汉室余音

第128章 关东!关西!

阎忠一听十分奇怪道:

“子云从何处听来贾文和此人?”

贾诩年少时并不出名,只有当时名士阎忠认为他与众不同,说他有张良、陈平那样的智慧。贾诩早年被察孝廉为郎,因病辞官,向西返回家乡到达汧地,路上遇见叛乱的氐人,和同行的数十人一起被氐人抓获。贾诩说:“我是段公(段颎)的外孙,你们别伤害我,我家一定用重金来赎。”当时太尉段颎,因为久为边将,威震西土,所以贾诩便假称是段颎的外孙来吓唬氐人,叛氐果然不敢害他,还与他盟誓后送他回去,而其余的人却都遇害了。贾诩拥有如此随机应变处理事情的才能,像这样的事情有很多。

贾诩是深得为人之道,所以才能在数次长安动乱和群雄逐鹿的乱世得以善终,所以贾诩可谓是苟住别浪的代表,阎忠一听谢龙说所自然十分疑惑了。

谢龙笑笑,“文和兄之才!吾甚知之!只望伯诚公引荐一二即可!”

阎忠一听倒是不置可否,缓缓开口道:

“既如此,子云和令弟暂歇吾府上,待三日后我等去见文和。”

谢龙自然没有拒绝的理由,当然是答应了下来。

是夜,阎府。

谢龙在庭院内踱步,手中拿着一幅舆图借着月光看去正是大汉十三州的地图,心中暗道:

“凉州羌乱?关东!关西!”

-------------------

三日后。

姑臧城中,一行三人,正是谢龙、代洋、阎忠,谢龙见人来人往一片繁荣景象道:

“伯诚公!姑臧真乃富邑也!”

阎忠闻言回道:

“终究不如关东洛阳也!”

谢龙闻言笑道:“伯诚公此言差矣,洛阳乃帝都自不相同,至于姑臧也可谓天下富邑也!”

谢龙一边看着姑臧城内的羌族与汉族交易和城内一片人来人往的繁荣景象,一边思索着阎忠所说的“关东”!

自西汉汉高祖时期开始的陵邑制度,陵邑制度传承自秦朝,陵邑是汉朝为守护帝王陵园所置的邑地,是西汉前期帝王陵的一大特色。

西汉为了加强中央集权,管理各地贵族富豪,在汉长安城附近皇帝陵墓处设陵城,而所谓的“陵城”,其实是消费性城市。

陵邑制度是西汉遏制世家的重要手段,每一位皇帝的陵墓周围都会设置陵城,征召天下世家大族和富商居住在此,一是可以防范匈奴入侵,二是强干弱枝。

在这些陵墓中,高祖长陵、惠帝安陵、景帝阳陵、武帝茂陵、昭帝平陵五个陵均设邑建县,比较出名故名“五陵邑”,所谓的五陵少年就成为有钱有势的子弟的代称,关中以西包括关中才快速发展起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撞破皇帝女儿身,假太监扶摇而上
撞破皇帝女儿身,假太监扶摇而上
一朝魂穿,李逸竟然成为了一名宫内的假太监!意外之下,他撞破皇帝女儿身,从此,扶摇而上,平步青云!
三三木头
枭雄镇山河
枭雄镇山河
从活一次能做什么?想让家人过上富裕的生活,来了兵灾。想让对自己好的人活的好点,那些贪婪的人不肯!怎么办?打倒他们
红色疯子
沙土窝
沙土窝
翔实讲述农村生活的小说。有代农村生活情怀的读者慎入,怕你产生共鸣,哭湿枕巾。
沙土窝
明末红衫军
明末红衫军
明朝末年,各种自然灾害频发,而华夏大地群雄并起,是一个改朝换代的大时代。颓势的大明王朝面对着各种困难,一点招架的余地也没有,只是在大踏步走向灭亡。兴,百姓苦;亡,百姓苦;21世纪新一代施工员张元彪意外穿越,三观奇正的大好青年从流民乞丐做起,能否在这乱世力挽狂澜扶大厦于将倾,再造一华夏盛世。来,我们一起看看这个不开后宫,缺乏爽文的张元彪如何表现。
迷人的贾老板
明末豪门
明末豪门
明朝末年,时局昏暗,民不聊生,老朱家靠不住,闯王这个清朝快递员更加不靠谱,而投靠清廷的汉人,没有几个有好下场的。既然如此,那就只能靠自己了!
小木子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