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神【开局转生狂风之核】

第140章 骨哨?帝君信徒转化器?

甘雨颇有一种找到了知己的感觉,兴奋地脸颊微红。

只见方程一只手向优菈的腰间摸去,然后取下了那个之前他送给她的骨哨,骨哨依旧完好,完完整整地保存在一个制作精美的小皮袋中。

“你干嘛?”

优菈疑惑地看了方程一眼,这个骨哨她十分珍惜,可是除了平常执行完任务之后吹吹,用来放松放松之外,也没有其他的用处...吧?

“等等你就知道了。”

方程神秘一笑,然后取出放置在皮袋之中的骨哨,轻轻抚摸一下。

就像是和许久不见的老伙计问好。

【...是主人,又落入可怕的主人手里了...呜呜呜...】

骨哨子轻微抖动一下,似乎在宣泄自己的不满,作为几十抽光明正大抽出来的特殊up物品,作为一个神器,就这么没有排面的吗?

方程微微一挑眉,似乎感受到了骨哨的小情绪。

确实,自己自从抽到这个骨哨之后,就几乎没有怎么用过。

绝大多数的时间,都是给优菈来当玩具的。

“乖~事后补偿你...”

方程的语气有些像是在安慰小狗,手也没有闲着,带着些许怀疑,他调动着体内些许的魔神之力,试图注入骨哨之中。

没想到,方程这试图投喂的动作,居然得到了骨哨的认可。

【嗯~主人可算做了一件人事......】

片刻后,骨哨就像是一个解了嘴馋的孩子,外表闪烁着淡淡的满足荧光,方程见此,心中一喜,然后把嘴轻轻放在骨哨上扬,旋律陌生但却空灵,悠扬地环绕在这片黑暗的空间中。

荧,甘雨有些摸不着头脑。

方程这是在干什么?

怎么好好地就吹起了哨子?

在方程的指示下,旋律音符之中暗藏的丝线,朝那些被捆绑地结结实实的俘虏身上缠过去,这些丝线,五颜六色,是各种情绪的象征。

“让他们变成岩王帝君的死忠粉。”

【...虽然听不懂主人在说什么,但是调动名为‘忠诚’的情绪就对了吧?】

“也对。”

方程眼眸中流露出赞叹的意味。

果然不愧是神器。

下一刻,方程调动情绪丝线,它们的颜色不再分散,而是统一变成了耀眼的金灿灿之色。

金色的丝线,汇聚在一起,分明写着“岩王帝君”四个字。

这种感觉确实奇妙,方程感觉就像是在编写代码一样。

在金色丝线完全浸入这些家伙身体的那一刻,就像是编程时敲下最后一个代码,然后信心百倍,激情满满地按下“运行”这两个大字。

“程序”很快就奏效!

俘虏们面露痛苦的表情,在地上东打西滚,

可是这份痛楚并没有持续多久,仅仅是片刻过后,他们紧紧皱起的眉头终于松开,取而代之的是一脸“我是谁,我在哪,我在干什么?”

迷惘,不解,最终变成了脸颊上的红润之色。

这是独属于狂热信徒的兴奋!

“岩王帝君!”

“为了岩王帝君!”

“我真傻!真的!之前居然被那个无良奸商被的摩拉就蛊惑了心智!不行,我要亲自到岩王帝君面前谢罪...不然的话,我心中的的愧疚感,永远不会终结!”

一位地中海模样的大叔捶胸顿足,一脸痛心的样子。

殊不知,他暂时忘了之前璃月港资深小混混的身份,如果此时有熟悉的人见到他这幅模样,恐怕会笑出八块腹肌。

“同感!”

“请仙典仪就在眼前,我们要亲自到岩王帝君面前赎罪!”

“赎罪!”

“赎罪!”

“......”

天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诸天:自遮天崛起
诸天:自遮天崛起
吾有一刀,可斩天骄。吾有一剑,可镇诸天。天帝出,镇世间,刀逆乾坤斩光阴!登天路,踏歌行,弹指遮天!自遮天崛起,于万界成帝!
徐一亿
安娜·卡列尼娜(下)
安娜·卡列尼娜(下)
《安娜·卡列尼娜》是托尔斯泰第二部里程碑式的长篇小说,创作于1873年至1877年。安娜是一个上流社会的贵妇人,年轻漂亮,追求个性解放和爱情自由,而她的丈夫却是一个性情冷漠的“官僚机器”。一次在车站上,安娜和年轻军官伏伦斯基邂逅,后者为她的美貌所吸引,拼命追求。最终安娜堕入情网,毅然抛夫别子和伏伦斯基同居。但对儿子的思念和周围环境的压力使她陷入痛苦和不安中,而且她逐渐发现伏伦斯基并非一个专情的理想
(俄)列夫·托尔斯泰
复活
复活
本书记述贵族青年聂赫留朵夫诱奸姑母家中养女、农家姑娘卡秋莎·玛斯洛娃,导致她沦为妓女;而当她被诬为谋财害命时,他却以陪审员身份出席法庭审判她。这看似巧合的事件,在当时社会却有典型意义。小说一方面表现作者晚年代表性主题——精神觉醒和离家出走;主要方面则是借聂赫留道夫的经历和见闻,展示从城市到农村的社会阴暗面,对政府、法庭、监狱、教会、土地私有制和资本主义制度作了深刻的批判。
(俄)列夫·托尔斯泰
安娜·卡列尼娜(上)
安娜·卡列尼娜(上)
《安娜·卡列尼娜》是托尔斯泰第二部里程碑式的长篇小说,创作于1873年至1877年。安娜是一个上流社会的贵妇人,年轻漂亮,追求个性解放和爱情自由,而她的丈夫却是一个性情冷漠的“官僚机器”。一次在车站上,安娜和年轻军官伏伦斯基邂逅,后者为她的美貌所吸引,拼命追求。最终安娜堕入情网,毅然抛夫别子和伏伦斯基同居。但对儿子的思念和周围环境的压力使她陷入痛苦和不安中,而且她逐渐发现伏伦斯基并非一个专情的理想
(俄)列夫·托尔斯泰
战争与和平(中)
战争与和平(中)
《战争与和平》是世界文学史上的一部不朽名着,位居“世界十大名着”之首,作品共四卷。作家以1812年拿破仑入侵俄国为中心,描写了俄国人民奋起抗击侵略者的英勇场景,同时也探索了贵族阶级的历史命运问题。小说围绕着鲍尔康斯基等四大贵族家庭的生活展开,以四个家庭的主要成员的命运为贯穿始终的情节线索,描绘了俄国的社会风尚,展示了广阔的生活画卷。
(俄)列夫·托尔斯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