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刘备谋主,谋尽天下

第260章 郑平论势,荀攸欲投刘备

第260章郑平论势,荀攸欲投刘备

对于许攸、郭图等人,荀谌再清楚不过了。

辛评、辛毗相对忠厚,或许还能记挂颍川同郡之情,许攸、郭图、逢纪和审配就未必会念及旧日共举袁绍之情了。

许攸性贪、郭图性嫉、逢纪性直、审配性专,这可是荀谌给予四人的评价。

平日里,荀谌就跟这几人不怎么和气。

倘若真如荀攸说的一样,此行不能功成,回去之后又该如何自辩?

邀荀攸入涿城本就引起了许攸、郭图等人的嫉恨,结果袁绍将尚书一职虚位以待、荀谌亲自去请却没能将荀攸请回。

不仅袁绍会对荀谌失望,许攸、郭图等人更会对荀谌落井下石。

如文丑等被荀谌断了立功机会的武将,亦会对荀谌冷嘲热讽。

荀谌这走一趟青州回去,直接就里外不是人了。

“公达,你真不愿意去涿城吗?”荀谌脸色极度难看,喃喃询问。

见荀攸轻轻摇了摇头,荀谌的心顿时如沉谷底,双眸也多了死灰之色。

乘兴而来,即将败兴而归。

而这次游说失败,也会让荀谌今后在袁绍麾下的地位十不存一,泯然众人了。

“叔父,其实你也不必如此沮丧。”在荀谌心灰意冷时,荀攸再次开口。

荀谌不由苦笑:“公达不必如此安慰,此行是我顾虑不周,小觑了郑显谋。”

荀攸却是静静的给荀谌斟酒,一边斟酒一边道:“叔父,你是身在局中,自陷迷茫之中了。”

“攸不去涿城当尚书,于叔父而言,反而是好事。”

“庙堂之争,往往风起云涌,杀机弥漫,稍有不慎就会一步踏入万劫不复的深渊之地。”

“然,攸不愿叔父受此磨难,故而有一计相赠。”

荀谌的双眸中顿时多了喜色,身体也不由前驱凑近:“公达有何良计,可助我脱离此难?”

荀攸将斟好的仙人酿递给荀谌。

荀谌虽然无心饮酒,但闻着就酒香、看着这清澈如泉的美酒,也忍不住酒瘾大动。

一樽清酒入肚,沁人心脾,让人不由暗道爽快。

“果然是好酒!此酒可有名?”

“仙人酿。”

“仙人酿,好名字,可惜不能长饮。”

仙人酿下肚,荀谌的心绪也平静了不少。

荀攸的语气依旧不疾不徐:“叔父来青州,一为邀请攸去涿城当尚书,二为打探刘青州在平原六营立旗的真正目的。”

“攸虽然不能去涿城,但叔父却已经打探到了六营立旗的目的。”

“倘若叔父有意,攸可助叔父拿下易京城,让叔父在袁大将军麾下立下大功。”

荀攸一提点,荀谌顿时理解了荀攸的用意,寻思道:“刘备要救公孙瓒,而大将军要破易京城。若能劝得公孙瓒离开易京城,如刘虞一般抵达青州。”

“就可不费一兵一卒,兵不血刃的拿下易京城。”

顿了顿,荀谌又有疑虑:“可公孙瓒又岂会轻易放弃易京城?即便公孙瓒有意,大将军也未必会遵守诺言。”

“如今大将军跟刘备,分属两国,兵不厌诈,即便大将军反悔了,刘备也奈何不得。”

荀攸继续斟酒:“以公孙瓒的傲气,即便放弃了易京城,也不会来青州的。刘青州想救公孙瓒,注定是救不了的。”

“袁大将军想兵不血刃拿下易京城,亦是不可能的。”

荀谌疑惑道:“既然大将军不能兵不血刃的拿下易京城,刘备又救不了公孙瓒,我去劝降又有什么意义?”

荀攸目光变得炯炯有神:“救不了公孙瓒,却能救公孙瓒的妻儿。”

“若袁大将军同意,青州六营的白袍营,会亲往易京城护送公孙瓒妻儿离开。”

“当公孙瓒的妻儿抵达青州之日,便是公孙瓒弃守易京城的死战之日。”

“届时,如何布局擒杀公孙瓒,便要看叔父你的本事了。”

易京城难以攻克,就因为公孙瓒在易京楼当缩头王八。

若公孙瓒弃守易京城,想要败公孙瓒,那就容易多了。

荀谌深深的吸了一口气:“这也是郑显谋的谋划吗?他就不怕大将军反悔灭了这支青州的兵马?”

荀攸目光复杂似有疑惑:“攸亦如此询问过,但郑显谋却言,倘若袁绍有胆,可以试试。”

荀谌凛然:“敢说这话,必然有后手。连公达也看不透郑显谋的谋划吗?”

荀攸摇头:“郑显谋向来善诡计,能让你看到的,往往只是郑显谋想让你看到的。”

“此人诡术,变化莫测,常人很难猜中他的真正心思。”

“就比如曹操奉孝杀戮,兴兵讨伐陶谦。”

“这本是曹操跟陶谦的私仇,结果,先是演变成刘备以假节号令关羽和曹操一同征讨袁术,之后又演变成太史慈入扬州,兵不血刃定扬州四郡。”

“郑显谋仿佛早就料到陶谦会死于曹操之手一般,不仅趁此机会定鼎徐扬,还借孙坚之手将豫州牧曹操打了个半残。”

“而孙坚,如今却又是青州六营中的破军营主将!”

“曹操忙前忙后,除了杀了陶谦、损兵折将外,几乎没得到什么好处,反倒全让刘青州得了利。”

“这样的结局,谁又能猜得到?”

“叔父,攸善意奉劝你一句:千万别去打白袍营的主意,公孙瓒家眷到青州,袁大将军破易京城,各取所需就可以了。”

“即便有人要献策攻杀白袍营,叔父你也决不可附议。一定要以信义二字反驳,记住,只论信义,不论其他,否则会引祸上身!”

荀谌愕然:“公达,你就如此断定,攻杀了白袍营,大将军就会吃大亏?”

荀攸轻叹:“叔父,攸只是不想你被引祸上身,郑显谋行事,向来诡异莫测,不可不防。”

荀谌细思一阵,但没有将荀攸的忠告当回事。

此时的荀谌,只想回去破了公孙瓒的易京城,立下让许攸、郭图、逢纪、审配等人不得不仰视的定幽大功!

荀攸暗暗摇头,没有继续劝谏,而是将一封书信递给荀谌:“这是刘青州的亲笔书信,本想寻个信使送往易京城。”

“既然叔父来了,就劳烦叔父送一程了。”

“书信没有封口,叔父或袁大将军若想看书信内容,可任意观之。”

荀谌更是吃惊,当着荀攸的面,取出了刘备写给公孙瓒的书信。

书信的内容很简单。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明朝第一航海家
明朝第一航海家
海军兵王郑海穿越明初,与郑和结拜,帮朱元璋杀功臣,与朱允炆成朋友,助朱棣打天下,开永乐盛世,造超级舰队,七下西洋。他成就了历史的辉煌,也留下了诸多历史谜团:为什么明朝太监马和成为了航海家郑和?为什么燕王朱棣能打败建文帝成为明成祖?为什么建文帝朱允炆神秘失踪,下落不明?为什么七下西洋之后明朝再无航海伟业?这一切历史谜团都与他有关,一个不被历史记录的英雄,明朝第一航海家。
文人鬼
寒门败家子
寒门败家子
一睁眼便看到一个如花似玉的老婆是什么体验?
风卷尘沙
三国:我是吕布大善人
三国:我是吕布大善人
人心中的成见是一座大山,任你怎么努力也休想搬动。穿越成吕布的吕小布心中明白,一个人想成事,需顺应天下大势而为。于是,吕布凭借自己的武力,在乱世中劫富济贫,布施天下,仁义广播,百姓爱戴。大丈夫生居天地之间,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惟贤惟德,能服于人。我吕布平生不好斗,唯好解斗,行善,讲道理。可你要是不和我讲道理,阻止吕某替天行道,那我就让你尝尝什么叫方天画戟吧!此身此武,天下无双,看我神威,
大干饭者
都穿越了,我还不能享受了
都穿越了,我还不能享受了
一次意外,主角穿越到了平行世界类似民国的世界,激活了系统。家里为上都第一富豪,本想好好享受。却不得不选择帮助受难的民族和国家。最后一步步影响世界的故事。
喜欢淡水
乱世烽烟:大石山房正说五代十国
乱世烽烟:大石山房正说五代十国
中国历史上的五代十国这一时期是一个着名的乱世,别看这段时间不长,可是这几十年里所发生的那些事儿,其精彩程度一点都不比《三国演义》里边所描写的那些故事逊色。在这期间,盗贼横行、奸雄并起、战乱不止、朝代更迭不休,闹得一塌糊涂。五代前后一共53年,换了八姓十三个皇帝,国号改了五次,这五个国号分别是:梁、唐、晋、汉、周。历史学家因为这五个名字前代都已经用过,担心会前后混乱,所以就给它们都加了一个“后”字,
大石山房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