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刘备谋主,谋尽天下

第222章 沮授田丰,刘备谋事之士

偏偏曹嵩选择了嫁祸的方式,还失败了。

嫁祸失败,又移祸青州。

怎么看,都是十足的小人行径。

刘备没有惊扰郑平,而是召来了沮授和田丰问策。

虽然青州现在给不了沮授和田丰太高的官位,但刘备对沮授和田丰的礼遇没有因此而减少半分。

一有大事,都会召沮授和田丰商议,尽显器重之意。

田丰细思一阵道:“未曾有闻,州牧之间兴兵问罪只为报父仇的。”

“国家自有法度,陶谦杀曹嵩,曹操理当禀明天子,由天子将诏惩处陶谦。”

“曹操本是官宦世家,又曾在洛阳做官,不可能不清楚这些法度。”

“然,曹操却选择了兴兵问罪的方式,这是将自己当春秋诸侯王了。”

“丰以为,使君理当出兵劝和,避免徐州士民因曹操和陶谦的私恨而受难。”

田丰个性刚直,这言语也是颇为正直。

既然都是州牧,这有私仇自然就应该由天子来明断是非,又岂能私下兴兵问罪?

沮授道:“元皓之言,不无道理。”

“如今天下纷乱,朝廷法度早已不能约束各州州牧。”

“曹操此举,不过是想趁机吞并徐州,跟淮南的袁术并无区别。”

“授认为,可趁机击溃曹操的兵马,让其不能再兴兵祸,继而能将精力专注于豫州的民生诸事上。”

田丰要劝和,沮授更狠。

与其劝和,不如斩断曹操的爪牙,让其在豫州能本分一些。

但不论是田丰还是沮授,都赞成出兵。

刘备道:“我亦有此想法!然,陶谦毕竟有错在先,我若出兵,难免落人口实。”

“大汉以孝治天下,阻止曹操替父报仇,终究有些理亏。”

沮授道:“使君若担心名声受累,不如遣人告诉陶谦。”

“如今青州已经不缺粮食了,所以希望在东海屯田的十万乡民,可以返乡。”

“使君可再传讯曹操,秋收将至,这些屯田民得秋收后才能离开。”

“因此,青州今年不太想看到有兵祸波及徐州。”

“使君以大义而劝,曹操若还是要起兵伐徐,那就不用因为名声而受累了。”

“如今董卓已死,天下局势定然会有新的变化。”

“只要拖到秋收后,曹操未必还会再有伐徐州的意图。”

“陶谦谋事不密,如今肯定是希望使君能出兵相助的,所以陶谦即便不情愿,也断然不会阻止屯田的乡民返回青州。”

“如此,一举两得。”

刘备大喜:“公与之言甚善!”

“曹操担心我会出兵,所以见我要迁徙青州在东海的屯田民,即便再不情愿,也一定会答应的。”

“而我迁徙了屯田的乡民,曹操也会误以为青州不会再管此事。”

田丰和沮授商讨了细节后,刘备回书一封遣人送到驿馆交给王俊,同时让沮授前往郯城,说服陶谦让东海的屯田民返回青州。

王俊虽然不知道书信内容,但也没有多问,而是快马加鞭返回豫州。

沮授也不迟疑,径自来到郯城。

此时的陶谦,正因曹嵩之死而烦恼。

本来是一个完美的嫁祸之计,却不曾想张闿竟然会惦记曹嵩的钱财,以至于功亏一篑。

尤其是听闻张闿未死,陶谦更是恨不得亲手宰了张闿。

更令陶谦气愤的,是曹宏擅自做主移祸青州。

若不是看在曹宏多年追随自己任劳任怨,陶谦都想宰了曹宏向刘备表达歉意了。

移祸盟友这种愚蠢的计策,也就曹宏能想得出来了。

轻则青州按兵不动,重则青州反目成仇。

因此。

在得知沮授来到郯城后,陶谦连忙出城迎接。

“沮从事,老夫有失远迎,还望恕罪啊!”陶谦态度颇为谦恭。

若是以往,陶谦是不可能对一个从事态度谦恭的。

毕竟这身份地位的差距摆在这里,能正眼看就已经是有礼了。

但现在,陶谦急于知道青州的态度,自然也不愿因为一时的无礼而坏了大事。

沮授回礼道:“陶使君折煞在下了,今日来是奉青州玄德公之命,跟陶使君商议东海屯田民迁徙回青州的事。”

陶谦闻言大惊失色:“玄德莫非记恨移祸之事?此事并非老夫本意,老夫正欲遣人向玄德致歉。”

沮授暗暗鄙视。

真有致歉的意思,早就致歉了。

直到现在,陶谦都没遣人去青州述说原因。

想到此行的目的,沮授笑道:“陶使君误会了,若玄德公记恨此事,又岂会令我来跟陶使君商议屯田民迁徙回青州的事。”

“此乃权宜之计!”

“毕竟陶使君这事做得不厚道,玄德公有心相助,又担心落人口实,引得兖州的臧洪也举兵介入。”

“陈留太守张邈跟曹操相交莫逆,若曹操真要举兵徐州,兖州也定然会出兵牵制青州。”

“故而,玄德公才想到了迁徙屯田民回青州的计策,用来拖延时间,好趁机游说兖州不参与曹操跟陶使君的争端。”

陶谦这才松了一口气,但依旧有疑虑:“玄德是想以此为理由,让曹操不敢轻易的出兵郯城。”

“虽然能拖延时间,但屯田民迁徙回青州后,老夫又该如何应对曹操?”

“到时候玄德没了出兵的理由,老夫岂不是只能任由曹操宰割?”

沮授轻笑:“陶使君莫非忘记了,淮南的袁术跟曹操亦有仇隙。”

“虽然陶使君跟袁术也有仇隙,但此一时,彼一时,有时候敌人也是可以成为盟友的。”

“曹操再恨陶使君,也不敢以寡敌众。”

“而在这期间,陶使君可表奏天子,具言曹嵩在琅琊国勾结官吏祸害百姓,让天子出面来化解争端。”

“即便是曹操,也不敢违了天子的命令。”

陶谦大喜:“若真如沮从事断言,老夫就不用惧怕那曹操了。”

“曹嵩违反律令,老夫杀了他是为了明正典刑,曹操如何能假借替父报仇的名义,妄自兴兵徐州?”

“他若真敢违背天子之意出兵,那就是叛逆之贼,人人得而诛之!”

今天第三更结束。后面几天保底一更吧。小孩刚好一天,又发烧了…~…明天如果还是反复烧,可能得挂大医院的专家号看看。

哎…………

(本章完)

人气小说推荐More+

三国草根:没作弊器只能拼操作了
三国草根:没作弊器只能拼操作了
东汉末年。江山穿越到大宦官蹇硕的义子身上,可他来的真不是时候,他的大靠山蹇硕事败,被砍了脑袋。现如今,大将军何进和宦官们鹬蚌相争,一死一逃,被士族们渔翁得利。江山为了自保,盯上了宦官带着皇帝出逃的良机,磨刀霍霍……“你、你别搂着我~”“再离我远点……”“别放手,呜呜……”江山沾沾自喜,斩获从龙之功,竟然还顺到了一个一副小倒霉样的“宫女”……
半舟
重生七皇子横扫六国
重生七皇子横扫六国
兵器研究院的高材生叶秋,因一场车祸穿越到武朝,重生化身为七皇子武泽天!这里是另外一个历史时空,七国割据乱世,各国常年互相攻伐,百姓苦不堪言!庙堂之上权谋不断,江湖之远亦纷争不休,天下竟没有一寸净土!武泽天临危受命,镇守嘉陵关御敌!随后他决心考察列国,游历江湖,红颜蓝灵儿誓死追随!在游历燕国的路上,他们碰巧发现了可以燃烧的黑色石头,还有在大雨中离奇消失的黄金......这一路,他遵循内心,或行侠道,
南溟七叔
贞观合伙人
贞观合伙人
一个普通的躺平中年李丰,车祸之后发现回到了贞观年间。本想继续过着躺平生活的他,却意外的当了那只改变历史的蝴蝶。一代明君李世民和这个现代人又能擦出怎样的火花呢?李丰田:“如果是因为我的出现改变了历史,那么我就要为这段历史负责!”李世民:“如果不知便罢,现在既然已经知晓未来,那么朕就要做一些九死而无悔之事!请先生出山助我!”君臣二人会将历史的车轮推向何方?(无系统无外挂,一个普通人如何撬动历史的车轮呢
种蘑菇的兔叽
回到东汉,做女帝蔡琰背后的男人
回到东汉,做女帝蔡琰背后的男人
+男人靠征服天下来征服女人,而女人靠征服男人来征服天下。谁说女人就不能做皇帝?!大唐李治能把武则天宠成天后,最后自己上位做了皇帝...那他直接就把蔡琰送上皇位,他要开历史先河,他要历史永远记住蔡琰是第一女帝...而他只做女帝背后的男人。再说当皇帝有什么好的,起的比鸡早,睡的比狗晚,过一把瘾就行了,剩下的给女人搭建一个平台,让她在那千万人中央,感受那万丈荣光。然后他就开始躺平,没事的时候带带儿子女儿
大泥鱼
帝王之名
帝王之名
百年风雨,百年血泪,乱世权谋。英雄少年,马踏天下,长剑在手,所向无敌!天下枭雄无数,惟我为帝!一个可有可无的皇子,一个风雨飘摇的国家,一步一步踏上至高的权利,联兵百万,山河驰骋。这天下纷纷扰扰,而我不喜纷杂,定要让天下重归平静。我一生孤独,只想在心里留下一点美好。天下皆在剑下,天下诸国早晚是囊中之物。以帝王之名,授万民以太平!(单女主,一生挚爱。)(不是感情文,主角忙着打天下,感情戏较少。)且看一
无尘了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