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刘备谋主,谋尽天下

第169章 以身为棋,奉天子封四方

第169章以身为棋,奉天子封四方

这是对孙坚撤兵的反击吗?

饶是权倾朝野的董卓,此刻也被卢植的计策给惊住了。

自拥立刘协称帝后,董卓为了让刘协的帝位稳固,也为了自己的权势。

不仅将远在幽州的幽州牧刘虞封为大司马,更是将被诬陷为叛贼的陈蕃、窦武以及第二次党锢之祸中背部遇害的众多党人平反,恢复陈蕃等人的爵位,并优待他们的子孙。

同时,董卓亲近周慎之子周毖、伍琼、原大将军府官员何颙、郑泰等人,又亲近士人,征召名仕荀爽、蔡邕、韩融、陈纪等人入朝为官。

更是让蔡邕先后出任侍御史、治书侍御史、尚书,三天之内,遍历三台,最后拜蔡邕为左中郎将、高阳乡侯。

不仅如此,董卓又选拔大量名仕如韩馥、刘岱、孔伷。张咨、孔融、应劭、张邈等人担任地方要职,连厌恶自己的袁绍、王匡等人都授以太守,希望这些人能支持自己。

然而。

董卓的这些示好的措施,除了蔡邕是真将董卓视为伯乐外,其余人都没怎么将董卓当回事。

虽然拥立了刘协,但董卓对于奉天子以令诸侯的理解实在是太浅薄了!

以至于这群被外放的朝廷大臣,有了招兵买马举兵勤王的权力。

若不是二袁内斗,就董卓这盲目的封赏,早就引火自焚了。

而现在,卢植却给了董卓一个新的思路!

二虎竞食!

以州牧等高位,诱使关东群雄自相攻杀。

一山岂容二虎,二虎相争,必有死伤,而坐山观虎斗的猎人,就可以从中渔利。

孙坚是袁术表奏的豫州刺史,但这个豫州刺史是不被长安朝廷承认的!

现在,长安朝廷将豫州颇有势力的陈王刘宠封为豫州牧、辅汉将军,让其跟孙坚斗,不论谁胜谁败,董卓都能得利。

但刘备的这个镇西将军,却让董卓有些迷惑了。

“卢尚书,这让陈王刘宠当豫州牧、辅汉将军,本太师还能理解;可这刘备当镇西将军,是否有些不妥?”

“即便老夫肯让刘备来西凉,他也未必会来。”

卢植不假思索:“太师误会了。镇西将军,镇的是青州以西,而非西凉。”

“太师还得替镇西将军一道圣旨,令其伺机镇压青州以西的反贼。”

“太师在西,镇西将军在东,这关东的反贼又还能猖狂多久呢?”

“昔日秦国,便是以远交近攻之策制衡六国,得寸则王之寸,得尺亦王之尺,太师以为如何?”

镇青州以西,镇压青州以西的反贼?

这是要让刘备寻袁绍袁术等人的麻烦?

董卓渐渐被卢植的计策给吸引了。

“先是刘宠,后是刘备,卢尚书这是要将关东的水搅浑啊。”董卓惊叹道:“但如此一来,老夫也能浑水摸鱼了!”

卢植冷笑:“关东反贼,就如池中之鱼,若是水太清了,这鱼儿狡猾难以抓捕;但若是将水搅浑了,这池中之鱼也会因此而昏了头。”

“幽州、青州、豫州、荆州、益州,都是刘氏宗亲王。”

“只要刘氏宗亲王皆支持陛下,即便关东反贼占了冀州和兖州,那也不过是太师的掌中玩物罢了。”

“待诛灭了反贼,以太师之功,必将青史留名!”

在卢植的一阵分析下,董卓如醍醐灌顶一般豁然开朗。

“妙啊!”董卓抚掌大笑:“卢尚书,本太师还有一事不解。昔日你在洛阳反对本太师,今日为何又替本太师谋划大势?”

卢植闭眼长叹一声,随即睁开双目,直视董卓:“以前反对太师,是老夫以为关东义士皆是忠义之辈,只要举兵勤王就可以匡扶汉室。”

“但两次勤王失败,让老夫看清了关东反贼的真面目。”

“替太师谋划,亦是替大汉谋划。”

“天下五个州都是刘氏宗亲王,太师倘若继续祸乱长安,自有刘氏宗亲王再来勤王。”

卢植的坦然,让董卓的眼神瞬间变得凌厉:“灭了关东反贼,却有刘氏宗亲王酣睡在侧,老夫为何要要用这计策?”

卢植无视了董卓的气势,淡淡开口:“太师若连饲养虎豹的勇气都没有,又如何能驱虎吞狼,灭了关东的反贼?”

“不用老夫的计策,刘氏宗亲王就没有酣睡在侧了吗?”

“幽州、益州、荆州,皆有汉室宗亲。”

以刘宠为虎,二虎竞食;以刘备为虎,驱虎吞狼。

董卓眼神变得深邃,显然在衡量卢植这计策的利弊。

“卢尚书,本太师越来越钦佩你了。”董卓徐徐开口:“你孤身西入长安,是为了让那两千余兵马能安全撤回青州。”

“伱向本太师索要千里神驹,是想让关羽这骁勇之将也能安然返回青州。”

“你让本太师封陈王刘宠为豫州牧、辅汉将军,是要给青州寻一个强力盟友。”

“你让本太师封青州牧为镇西将军、附赠圣旨,是想让青州今后能师出有名。”

“你故意坦白、让本太师察觉到此计的潜在威胁,是想让本太师多施仁政、多纳良策,以收长安士民之心。”

“本太师原本以为,你这一夜白头,应该是心交力瘁、是来赴死的,现在本太师明白了,你这是打破了以前迂腐守旧的观念,要换个活法了。”

卢植眼神微有赞许之意:“能猜到老夫的心思,太师也令人惊叹啊!”

董卓哈哈大笑:“有趣!太有趣了!”

“年轻的时候,本太师也曾是沙场勇将,旅力少比亦能左右驰射,替大汉也立下不少功劳。”

“但边将武人屡受鄙视,本太师军功不少,却总是不能升迁,一点小过就会被免职。”

“还有那张奂,本太师念他是上官,就遣兄长给他送礼,他却认为本太师粗鄙!”

“叨天之幸,让本太师有机会执掌权柄,但朝中内外,皆认为本太师粗鄙不堪,本太师给他们官做,他们却依旧要反。”

“自迁徙天子百官入长安后,本太师就已经对汉室的未来感到无趣了。”

“可现在,卢尚书你让本太师又找到乐趣了。”

“驱虎吞狼,好想法!”

“本太师就如你愿,养虎自警!”

“本太师也想见识下,你器重的这只猛虎到底有什么样的本事,值得你连过往的名声都不要了。”

卢植暗暗凛然。

世人皆道董卓残暴,但大部分人并不知道董卓的武勇和权谋。

如今以养虎之术激起了董卓的斗志,卢植也不不知道未来的局势会向着什么样的方向推进。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重生明朝:我真的不是太监啊
重生明朝:我真的不是太监啊
现代的屌丝李瑾意外穿越到明朝正德年间的大太监刘瑾身上,本想以超越时代的知识和远见,改陈弊制,富国强兵,振兴中华,但因改革太过超前,不被百官理解,误认为奸臣。且看刘瑾如何游走于百官和正德皇帝之间,带领大明复兴,剿灭日朝,威震西洋,屹立世界之巅。
林星寒
三叔是刘邦
三叔是刘邦
两千年前,一个健身馆改变了大汉皇朝——一个热衷于打磨肌肉的黑道少年刘圣,穿越后,成为了汉高祖刘邦大哥的儿子、刘邦的亲侄子刘信。不出意外的话,他会成为后来的“羹颉侯”。“羹颉侯”是个戏谑、嘲讽式的封号。史书记载,刘邦在未发迹前,经常呼朋唤友去寡嫂家蹭饭,寡嫂不胜其烦,故意敲打锅底表示“羹尽”,意思是连汤都没有了。刘邦觉得很丢面子。当皇帝后,分封同姓诸侯,唯独不分亲哥哥的儿子刘信。经“太上皇”劝说,才
红掌清波
祖宗保佑之风起大明【君临天下】
祖宗保佑之风起大明【君临天下】
明朝末年,社会动荡,天灾人祸,十室九空。徐闲在徐达的强坑下,来到了大明。他将凭一己之力,救崇祯,挽民生,收台湾,占北美。凭借一众中国古代科学家的力量,造战船,入深蓝,并世界。打造一个万邦来朝的大明帝国,更打造一个铸剑为犁的和平世界。“我要让日光照处,皆为大明土地!让月光撒落,全是大明公民!”
烟雨蓑翁
三国:我家军师是神棍
三国:我家军师是神棍
++++开局跟随刘备,以一手装逼大法混成蜀汉第一军师,灭东瀛,平漠北,渡北美,征南洋,铸就刘备一统天下,成千古一帝。吕布:太残暴了,想当年张元德在虎牢关一棍子把老子敲晕。张飞:俺四弟人中龙凤,独爱偷看村头王寡妇洗澡。关羽:论装比,关某仅排第二,我四弟天下无敌!赵云:军师,我必用坦克连踏平西方蛮夷之地?周瑜:元德,开航母去东瀛小国是不是有点过分?
雨夜独酌
重生:从小兵开始争霸天下
重生:从小兵开始争霸天下
凡外夷明犯,扰我国门者,尽斩!这威武霸气之言出自大雍开国大帝之口。然。就在这尽扫所有入目之敌且足以进入史册前列的大帝突然归天之后。雍大乱。太子之位悬而未定,二十八皇子同时夺嫡,强盛无匹的大雍瞬间支离破碎,血流成河。二十八皇子同时夺嫡攻杀,大雍内手握兵权及胸有丘壑者纷纷自立,为争更多银钱州域相互攻伐不止。雍乱,境外之敌也是蠢蠢欲动。只待雍溃一刻肢解大雍。就在二十八皇子夺嫡攻杀,境内掌军者自立攻伐之时
伦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