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刘备谋主,谋尽天下

第158章 尊王攘夷,天子也需要哄

郑平明眸睿智:“劝和是需要平衡利益的。利益不够,公孙将军自然会怨恨使君;可利益够了,公孙将军只会认为使君仗义相助。”

刘备顿时喜道:“显谋,还请详说。”

郑平凝声道:“袁绍自知算计了公孙将军理亏,所以定然会先去大司马处状告公孙将军无故攻伐邺城之罪,希望大司马能约束部下。”

“大司马本就跟公孙将军有嫌隙,如今见公孙将军假借讨董之名攻伐邺城,必然会震怒。”

“然而,大司马即便问罪,公孙将军也不会理会的。”

“倘若使君不介入,最可能的是公孙将军南下进攻冀州、大司马引兵断其归路,腹背受敌的公孙将军就会调头攻打大司马。”

“如此一来,袁绍祸水东引成功,而大司马跟公孙将军就会正式决裂。”

刘备忿忿不平:“袁绍祸乱冀州还不够,还要祸乱幽州,简直可恨!”

郑平眼神微凛:“天子西迁,关东诸雄争权夺利,这已经是不可避免的了。”

“如今的青州,尚不真正具备威慑群雄的力量,只能以权谋之术尽可能的平衡各方利益。”

刘备无奈长叹:“显谋准备如何行计?”

郑平看向张逸:“常山国虽然有意结盟青州,但青州却不能直接跟常山国结盟。”

张逸心头一紧:“贤侄,这是为何?若不能结盟青州,如何能震慑袁绍?”

郑平轻笑:“袁绍想祸水东引,让大司马跟公孙将军的矛盾剧增,青州又距离常山国太远;倘若袁绍真要举兵常山国,不论是青州还是大司马都难以策应的。”

“既然如此,何不让常山国依附公孙将军?”

“如此,公孙将军得了利,而袁绍也不敢再轻易进攻常山国,大司马跟公孙将军的矛盾也不用激化,公孙将军亦会感激使君。”

“同样,幽冀两州暂时也不用出现战事,皆大欢喜。”

张逸凝声道:“可公孙瓒得了常山国,想要进攻魏郡就很容易了,一旦有了冲突,岂不是让常山国陷入战祸?”

郑平眼神一凛:“姑丈,公孙瓒跟袁绍的矛盾,只能暂时调和,是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的!”

“使君虽然有定天下之乱的大志,但青州目前需要时间来蓄势。”

“乱世之中,想要保境安民本就不易,若不能放眼于天下大势,即便能多苟延残喘一阵,最终也只会被这乱世洪流埋葬。”

“有公孙将军驻兵常山国,至少秋收之前不会再有战祸波及。”

“青州能替常山国争取的时间,也仅限于此了。”

“秋收之时,缺粮的黑山贼,同样会让常山国陷入战祸之中。”

虽然有了解决之法,但不论是张逸还是刘备都高兴不起来。

刘备眼神复杂:“显谋,兖豫战事尚未停止,幽冀战事又不可避免,洛阳讨董战也陷入僵持,汉室天下相继陷入战祸之中,青州该如何抉择?”

天下大势越来越复杂,刘备内心泛起出一种无力感。

虽说勉强保住了青州,但天下大势的变化太快,快得本就如履薄冰的刘备,不得不再次有了青州难保的担忧。

哪怕麾下聚拢了大量的文武贤士、又有圣旨册封青州牧,刘备此刻的心情也依旧沉重无比。

见刘备心气有些低迷,郑平大笑起身。

踱步轻迈,山河如在脚下,羽扇挥舞,江山皆在掌心。

“昔日周王室衰败,诸侯皆看不起周天子,不尊王令、擅自攻伐,连周围的夷狄也趁机进犯,周王室的权威被弃之如敝履。”

“于是齐桓公在葵丘会盟诸侯,以霸主身份宣告天下:尊周室,攘夷狄,禁篡弑,抑兼并。若有侵犯周王室权威的事,齐桓公都会过问和制止。”

“这便是《春秋公羊传》中记载的春秋旧事:尊王攘夷。”

“而如今,汉室权威同样被天下群雄弃之如敝履,各州郡国互不相服,亦是擅自攻伐、各逐私利。”

“当此之时,使君应当效仿齐桓公葵丘会盟旧事:尊汉室,攘夷狄,禁篡弑,抑兼并!”

“有任何侵犯汉室权威的事,使君皆可请诏问罪!”

“使君在劝和之前,可先遣人往长安请诏,将劝和的方案呈送给天子,并请天子宽恕越权之罪!”

“态度一定要谦恭,也要多夸夸天子的聪慧和仁德,要让天子有参与感和成就感。”

刘备迟疑道:“可如今朝政有董卓把持,这奏疏如何能送达长安天子之手?”

郑平笑道:“董卓虽然把持朝政,但他名义上依旧是汉室的臣子,他也需要这天下人都承认长安天子的正统。”

“遣刘艾来青州,本就存有拉拢使君的用意在。只要在奏疏上强调长安天子的正统,董卓就不会阻拦!”

刘备恍然大悟:“显谋的意思,是想暂时利用董卓的权力来维护汉室的权威。借董卓之力反制袁绍等人?”

郑平持扇拱手:“使君英明!董卓挟天子以令天下,使君亦可尊天子以制不服。”

刘备沉吟,思考这权略的利弊。

良久。

刘备询问道:“但如今卢师正在洛阳讨伐董卓,我这个时候上表奏疏,岂不是跟卢师讨董背道而驰了?”

郑平笑道:“使君多虑了!叔父讨董,名义是董卓废帝违背了人臣之礼。使君上表奏疏,尊的是长安天子,两者并不冲突!”

“叔父并非迂腐之人,即便讨董成功了,这天子也只能是长安的天子,而不会再变成其他宗室王。”

“使君现在要做的,就是尽可能的让长安的天子以及公卿大臣们,知道这天下还有一个会请诏的州牧!”

“当然,这青州的难处,使君也得在奏疏上尽可能多的提及。”

“民间有俗语:会哭的孩子有奶吃,懂事的孩子没人疼。”

“天子虽然年幼,但对于臣子而言,依旧如衣食父母,得哄着!”

一旁的张逸已经看呆了。

这是要让刘备学佞臣,去阿谀奉承吗?

刘备沉思,他跟张逸的想法是不同的。

郑平的理论:

高情商:让天子有参与感和成就感,君臣融洽。

低情商:谗言媚上的阿谀之徒。

而刘备的理论:

恨不能跟天子把臂同游、促膝长谈、抵足而眠

十二点前还有一更

(本章完)

人气小说推荐More+

寒门败家子
寒门败家子
一睁眼便看到一个如花似玉的老婆是什么体验?
风卷尘沙
三国:我是吕布大善人
三国:我是吕布大善人
人心中的成见是一座大山,任你怎么努力也休想搬动。穿越成吕布的吕小布心中明白,一个人想成事,需顺应天下大势而为。于是,吕布凭借自己的武力,在乱世中劫富济贫,布施天下,仁义广播,百姓爱戴。大丈夫生居天地之间,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惟贤惟德,能服于人。我吕布平生不好斗,唯好解斗,行善,讲道理。可你要是不和我讲道理,阻止吕某替天行道,那我就让你尝尝什么叫方天画戟吧!此身此武,天下无双,看我神威,
大干饭者
都穿越了,我还不能享受了
都穿越了,我还不能享受了
一次意外,主角穿越到了平行世界类似民国的世界,激活了系统。家里为上都第一富豪,本想好好享受。却不得不选择帮助受难的民族和国家。最后一步步影响世界的故事。
喜欢淡水
乱世烽烟:大石山房正说五代十国
乱世烽烟:大石山房正说五代十国
中国历史上的五代十国这一时期是一个着名的乱世,别看这段时间不长,可是这几十年里所发生的那些事儿,其精彩程度一点都不比《三国演义》里边所描写的那些故事逊色。在这期间,盗贼横行、奸雄并起、战乱不止、朝代更迭不休,闹得一塌糊涂。五代前后一共53年,换了八姓十三个皇帝,国号改了五次,这五个国号分别是:梁、唐、晋、汉、周。历史学家因为这五个名字前代都已经用过,担心会前后混乱,所以就给它们都加了一个“后”字,
大石山房主人
重生明朝:我真的不是太监啊
重生明朝:我真的不是太监啊
现代的屌丝李瑾意外穿越到明朝正德年间的大太监刘瑾身上,本想以超越时代的知识和远见,改陈弊制,富国强兵,振兴中华,但因改革太过超前,不被百官理解,误认为奸臣。且看刘瑾如何游走于百官和正德皇帝之间,带领大明复兴,剿灭日朝,威震西洋,屹立世界之巅。
林星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