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刘备谋主,谋尽天下

第142章 苦肉奇计,玩战术心都脏

田豫大惊失色,连忙来到关羽面前询问:“二哥,卢师说的可是真的?你真的答应董卓了?你这样做如何对得起卢师?”

关羽闭上眼睛,长长的呼了一口气:“国让,关某行事,只为兄长,愧对卢师,唯有一死。”

见关羽承认了私通董卓,田豫顿时不知道该如何做了。

曹豹亦是不知所措。

若是董卓离间还能劝,这关羽都承认了,如何能劝?

“好好好!老夫对你的恩情,始终比不过你兄长吗?”卢植气得胡须都吹起来了:“刀斧手,还愣着做什么?既然你求速死,那老夫就成全了你!”

“卢师,刀下留情啊!”田豫连忙跪在卢植面前:“卢师,还请看往日薄面,饶了二哥一回。二哥这么做都是为了刘使君,并无私心啊!”

众将纷纷跪地求情。

麴义更是直接:“卢尚书,若我杀了那刘艾,是不是可以饶关将军一命?”

话音刚落,关羽猛然暴起:“麴义,你若敢杀刘艾坏我兄长大事,关某跟你势不两立!”

麴义被喝斥得瞠目结舌,暴脾气也上头:“关羽,我这是在救你!”

“关某不需要你救!”关羽丹凤眼圆睁:“兄长立足青州,一直以来都是如履薄冰,只因他这个青州刺史只是个伪职,随时都可能新任的青州刺史驱逐青州。”

“如今好不容易得到了天子的诏令和印绶,兄长可以名正言顺的号令青州诸郡国,关某宁可死,也绝不会允许任何人破坏!”

麴义气得咬牙切齿:“关羽,天子的诏令就那么重要吗?若你真想要,等打破了长安,一样可以得到,何须向董卓索要!”

关羽凝声道:“麴义,你不懂!打进长安,不是一年半载能办到的,而兄长,等不了太久。”

说完,关羽转身将头伏在断头桩上:“请速斩!”

卢植已经气得快喘不过气来了:“好,好,好!既然你求速死,老夫就当没你这个门生!”

而在关羽营帐,久不见关羽回来的刘艾,听得帐外嘈杂、军士私语,脸色顿时一变。

“卢植要杀关羽?”

“这怎么可能?”

刘艾连忙跟着军士凑近,却见关羽伏在断头桩上,众军将正苦苦向卢植求情。

“坏了,关羽定然是去寻卢植鉴别圣旨和印绶的真假,然后触怒了卢植。”刘艾顿时有些焦急。

虽然当了董卓的长史,但刘艾并非是跟董卓同流合污的。

如刘艾第一次见关羽自辩的一样,他是受天子令当的董卓长史!

刘艾有自己的忠君方式!

答应关羽的条件、并且说服董卓,可以让汉室多一个有杰出能力的宗室大臣。

这对天子是非常有利的。

可以说,董卓之所以能如此爽快的答应关羽的条件,跟刘艾的劝说是分不开的!

想到这里,刘艾再也忍不住了,出列喝问道:“卢植,你要违抗圣命吗?”

卢植两眼一冷:“刘艾,你竟然还敢出来?老夫恨不得将你斩杀在此!”

刘艾冷笑:“我乃是刘氏宗亲,天子亲自任命的相国长史。你要斩我,可问过天子的意见?”

麴义直接拔刀,怒喝道:“原来是你这个小人在作祟,若非关将军死保你,今日非斩了你不可!”

刘艾无视了麴义,双眸直视卢植:“卢植,你当真要当着天子使者的面,斩杀天子要册封的臣子?”

卢植握紧了拳头,深深的呼了一口气:“刘艾,这是老夫的军营!”

“但我是天子的使臣!”刘艾凛然不惧:“你不是说勤王吗?信不信我在天子面前参你一罪。看天子是信你还是信我?”

卢植的脸色不断的变化,忽然喝令道:“来人,将关羽吊起来,重责一百军棍!天子的使者,难道还要阻拦老夫惩罚以下犯上的罪将吗?”

“刘艾,你要不要留下来,看老夫如何行刑?”

刘艾见卢植松了口,知道自己再留在这里,反而会让关羽受到更多的责难,当即甩袖道:“卢植,关羽若死,哪怕你破了长安,天子也会定你忤逆之罪!”

“我们走着瞧!”

但还未等刘艾走出几步,卢植却是喝令:“行刑!”

看着那几乎没有任何留力的军棍打在关羽身上,刘艾气得胸口直起伏。

“卢植老匹夫,为了一己私利坏天子大事!”

“必须尽快劝太师遣使去青州。”

刘艾快速返回洛阳城,将关羽差点被卢植斩的情报告知董卓。

董卓惊疑不已:“长史,卢植那老匹夫,真的要斩关羽?不会是故意做给你看的吧?”

刘艾摇头,语气也多了愤恨:“不会有假,军中诸将全都在求情,他们甚至想杀了我。”

“若非我威胁卢植说,若杀了关羽必定在天子面前参他一个忤逆之罪,关羽当场就被斩了。”

“但即便如此,关羽还被卢植用以下犯上的罪名打了一百军棍,卢植那老家伙,还故意在驱赶我出营的时候打关羽军棍,生怕我听不到似的。”

“太师,如今圣旨和印绶都落入了卢植手中,卢植肯定不会将其送回青州。”

“我以为,应当立即自长安派遣天子使者去青州宣旨,同时将卢植要斩杀关羽之事一并告诉刘备。”

董卓仔细盘问了刘艾细节,见这其中的确没什么可疑之处,不由冷笑:“卢植老匹夫,这是准备孤注一掷了。”

“宁可得罪刘备,也要以勤王名义讨伐本太师。”

“他真以为能赢得了本太师?”

“刘艾,你亲自去青州宣旨!”

待得刘艾离去,一旁的李儒却是幽幽出声:“太师,这其中或许有诈,当心卢植故弄玄虚,演了这么一出戏给刘艾看!”

董卓冷笑:“文优多虑了!本太师已经许诺,关羽又何必再跟本太师演一出戏?这对他们有什么好处?”

李儒眼神阴沉:“太师,倘若卢植是想让太师以为关羽可以当内应,所以故意演了一出苦肉计呢?”

“刘艾的愤怒,不像是在作假,那么可以推断,关羽是真的被卢植打了一百军棍!”

“然而,以常理来看:即便刘备奉诏了,也最多让关羽撤兵,卢植这般仗责关羽,会让其余将士寒心的。”

“又有传闻,关羽是卢植的门生,这撤兵之前配合下卢植,想必关羽也不会拒绝。”

“事出反常,必有阴谋。”

“太师不可不谨慎。”

听了李儒的分析,董卓的眼神变得玩味:“苦肉计?若真有苦肉计,那本太师就不用那么麻烦了。”

“将皇甫嵩带上来吧。”

(本章完)

人气小说推荐More+

乱世烽烟:大石山房正说五代十国
乱世烽烟:大石山房正说五代十国
中国历史上的五代十国这一时期是一个着名的乱世,别看这段时间不长,可是这几十年里所发生的那些事儿,其精彩程度一点都不比《三国演义》里边所描写的那些故事逊色。在这期间,盗贼横行、奸雄并起、战乱不止、朝代更迭不休,闹得一塌糊涂。五代前后一共53年,换了八姓十三个皇帝,国号改了五次,这五个国号分别是:梁、唐、晋、汉、周。历史学家因为这五个名字前代都已经用过,担心会前后混乱,所以就给它们都加了一个“后”字,
大石山房主人
重生明朝:我真的不是太监啊
重生明朝:我真的不是太监啊
现代的屌丝李瑾意外穿越到明朝正德年间的大太监刘瑾身上,本想以超越时代的知识和远见,改陈弊制,富国强兵,振兴中华,但因改革太过超前,不被百官理解,误认为奸臣。且看刘瑾如何游走于百官和正德皇帝之间,带领大明复兴,剿灭日朝,威震西洋,屹立世界之巅。
林星寒
三叔是刘邦
三叔是刘邦
两千年前,一个健身馆改变了大汉皇朝——一个热衷于打磨肌肉的黑道少年刘圣,穿越后,成为了汉高祖刘邦大哥的儿子、刘邦的亲侄子刘信。不出意外的话,他会成为后来的“羹颉侯”。“羹颉侯”是个戏谑、嘲讽式的封号。史书记载,刘邦在未发迹前,经常呼朋唤友去寡嫂家蹭饭,寡嫂不胜其烦,故意敲打锅底表示“羹尽”,意思是连汤都没有了。刘邦觉得很丢面子。当皇帝后,分封同姓诸侯,唯独不分亲哥哥的儿子刘信。经“太上皇”劝说,才
红掌清波
祖宗保佑之风起大明【君临天下】
祖宗保佑之风起大明【君临天下】
明朝末年,社会动荡,天灾人祸,十室九空。徐闲在徐达的强坑下,来到了大明。他将凭一己之力,救崇祯,挽民生,收台湾,占北美。凭借一众中国古代科学家的力量,造战船,入深蓝,并世界。打造一个万邦来朝的大明帝国,更打造一个铸剑为犁的和平世界。“我要让日光照处,皆为大明土地!让月光撒落,全是大明公民!”
烟雨蓑翁
三国:我家军师是神棍
三国:我家军师是神棍
++++开局跟随刘备,以一手装逼大法混成蜀汉第一军师,灭东瀛,平漠北,渡北美,征南洋,铸就刘备一统天下,成千古一帝。吕布:太残暴了,想当年张元德在虎牢关一棍子把老子敲晕。张飞:俺四弟人中龙凤,独爱偷看村头王寡妇洗澡。关羽:论装比,关某仅排第二,我四弟天下无敌!赵云:军师,我必用坦克连踏平西方蛮夷之地?周瑜:元德,开航母去东瀛小国是不是有点过分?
雨夜独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