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刘备谋主,谋尽天下

第128章 分治冀州,刘备劝和袁韩

逢纪则是会意的出言喝问:“沮别驾,大司马不想问罪,但袁太守身为讨伐董贼的盟主,理当约束会盟成员的言行。”

“韩使君德行有亏,不仅辱骂大司马,更是对青州饥民见危不救,不顾家国大义之人,如何有资格当这冀州牧?”

这袁绍不方便说的话,逢纪当仁不让的开口。

一阵质问,让韩馥又是畏惧又是愤怒。

有心想怒怼回去,但又怕因此将袁绍彻底惹怒。

“此言差矣!”一声轻笑,郑平摇扇而道:“韩使君从未对青州饥民见危不救,只因当时黑山贼进犯,韩使君担心将钱粮运往青州会而让魏郡的饥民没了饭吃,因此才回信婉拒。”

“这怎么能叫见危不救呢?”

逢纪一愣:“郑别驾,你怎么还替韩使君说话?”

这不对啊!

剧本不是这样的啊。

昨天不是说好了,不会帮韩馥的吗?

袁绍也是诧异的看向刘备,眼中有疑惑也有愤怒。

刘备却是面不改色,还给了袁绍一个“稍安勿躁”的示意。

袁绍冷哼一声,没有开口。

而如曹操、许攸等人,则是静静的坐着不说话。

“这不是替韩使君说话,而是事实本就如此,青州没必要恶意抹黑韩使君。”郑平摇着羽扇、从容不迫的道:“如今韩使君给了青州十万石粮草,足以证明韩使君没有见危不救的意思。”

主位的韩馥连忙道:“对,就是这样!当时的确是黑山贼有进犯之意,所以我才婉拒了刘使君的求助。”

“如今确认黑山贼来犯只是谣传,因此我又专程准备了十万石粮草,以示歉意。”

“此心昭昭,天地可鉴啊!”

还此心昭昭,天地可鉴?

我们信伱个鬼啊!

韩馥的发言引起了宴厅众人一阵阵的暗自鄙夷。

逢纪更是恼怒不已。

本还想着今天可以让韩馥主动让位,袁绍顺理成章的当上冀州牧,而他逢纪也能因此高升。

以他逢纪之才,当个冀州别驾岂不是绰绰有余?

结果。

这现实打脸的速度如此快,就过了一个晚上,风向直接变了?

回头看了一眼脸色逐渐阴沉的袁绍,逢纪有了胆气:“刘使君,明人不说暗话,青州到底是什么意思?”

刘备笑而不答。

郑平摇扇轻笑,回答逢纪的质问:“既然将话挑明了说,那便由我替刘使君回答你的问题吧。”

“青州的态度很简单,劝和不劝战!”

“刘使君有个提议,还请诸位细听。”

郑平扫了一眼众人,徐徐开口道:“既然冀州诸郡国认为,韩使君是庸碌之才不配当这冀州牧,袁太守名门之后、理当执掌冀州。”

“那不如双方来比一比,谁更适合当冀州牧如何?”

逢纪一愣:“怎么比?”

郑平笑道:“很简单!渤海郡、河间国、安平国和清河国由袁太守全权负责,中山国、常山国、钜鹿郡、赵国和魏郡则由韩使君来治理。”

“以一年为期,倘若一年之后,袁太守负责的一郡三国比韩使君治理的两郡三国,士民百姓过得更好,那青州就支持袁太守当这冀州牧如何?”

“反之,若袁太守治理不好这一郡三国,就安心当个渤海郡太守如何?”

逢纪怒道:“这不可能!这是个不公平的比试,凭什么韩使君要多一郡?”

郑平眼神一冷:“首先,常山国毗邻黑山,要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去抵挡黑山贼,而渤海郡、河间国、安平国和清河国却无黄巾之累。怎么算都是袁太守占了便宜。”

“其次,这是青州的态度!是否公平是由韩使君和袁太守来决定的,还轮不到你一个小小的帐前吏在这里指手画脚。”

“你是视我等大臣如无物吗?”

“还是说,你心存歹意,想为了一己之私而让整个冀州陷入战乱吗?”

“再敢乱言,便是在这里斩了你,谁敢道个不是?”

这骤然的呵斥,瞬间让逢纪呆立当场。

郑平那如实质一般的杀意,更是令逢纪冷汗直流。

那眼神,是真的会杀人的!

许攸在一旁暗暗冷笑。

逢纪为了能立大功、一步升天,只以帐前吏身份在袁绍身边出谋画策。

这本来是没什么问题的,毕竟帐前吏也是袁绍的亲信,自然不会亏待了逢纪。

但偏偏,今日的场合,有资格列席而坐的不是州牧刺史,就是太守国相别驾,以及如曹操一般的奋武将军。

一个帐前吏,还真没资格多言!

逢纪那个气啊。

想发怒却又不敢!

虽然是袁绍的亲信,但郑平扯官职,他这个小小的帐前吏,有什么资格跟郑平一个别驾对话?

郑平肯解释已经是对逢纪的礼貌了,逢纪不识趣还发怒,那不就是在无视郑平的别驾身份吗?

辩论?

郑平压根没心思跟逢纪辩论。

能以权势压人,何必逞口舌之利呢。

逢纪正准备再开口,但被袁绍轻声斥退。

看向依旧面带笑容的刘备,袁绍强忍怒意:“刘使君,这就是青州的意思?”

刘备微笑回应:“袁太守,正所谓冤家宜解不宜结!如今大司马尚未到来,袁太守跟韩使君还有罢手言和的机会。”

“若是大司马来了,可未必会同意分治冀州。”

“难道,袁太守是没有信心能赢过韩使君吗?”

请将不如激将。

刘备这最后一句反问,让袁绍心中的怒意更甚:“我岂会不如韩馥?但我敢同意比,韩馥敢比吗?”

袁绍直呼其名,一双冷眼盯着韩馥,如毒蛇一般。

韩馥畏惧的看着袁绍,语气变得吞吐:“比就比,只要你不插手中山国、常山国、钜鹿郡、赵国和魏郡的事务。”

袁绍大笑凛声:“我需要插手吗?韩馥,不要将你的无能怪罪在我的身上!”

(本章完)

人气小说推荐More+

乱世烽烟:大石山房正说五代十国
乱世烽烟:大石山房正说五代十国
中国历史上的五代十国这一时期是一个着名的乱世,别看这段时间不长,可是这几十年里所发生的那些事儿,其精彩程度一点都不比《三国演义》里边所描写的那些故事逊色。在这期间,盗贼横行、奸雄并起、战乱不止、朝代更迭不休,闹得一塌糊涂。五代前后一共53年,换了八姓十三个皇帝,国号改了五次,这五个国号分别是:梁、唐、晋、汉、周。历史学家因为这五个名字前代都已经用过,担心会前后混乱,所以就给它们都加了一个“后”字,
大石山房主人
重生明朝:我真的不是太监啊
重生明朝:我真的不是太监啊
现代的屌丝李瑾意外穿越到明朝正德年间的大太监刘瑾身上,本想以超越时代的知识和远见,改陈弊制,富国强兵,振兴中华,但因改革太过超前,不被百官理解,误认为奸臣。且看刘瑾如何游走于百官和正德皇帝之间,带领大明复兴,剿灭日朝,威震西洋,屹立世界之巅。
林星寒
三叔是刘邦
三叔是刘邦
两千年前,一个健身馆改变了大汉皇朝——一个热衷于打磨肌肉的黑道少年刘圣,穿越后,成为了汉高祖刘邦大哥的儿子、刘邦的亲侄子刘信。不出意外的话,他会成为后来的“羹颉侯”。“羹颉侯”是个戏谑、嘲讽式的封号。史书记载,刘邦在未发迹前,经常呼朋唤友去寡嫂家蹭饭,寡嫂不胜其烦,故意敲打锅底表示“羹尽”,意思是连汤都没有了。刘邦觉得很丢面子。当皇帝后,分封同姓诸侯,唯独不分亲哥哥的儿子刘信。经“太上皇”劝说,才
红掌清波
祖宗保佑之风起大明【君临天下】
祖宗保佑之风起大明【君临天下】
明朝末年,社会动荡,天灾人祸,十室九空。徐闲在徐达的强坑下,来到了大明。他将凭一己之力,救崇祯,挽民生,收台湾,占北美。凭借一众中国古代科学家的力量,造战船,入深蓝,并世界。打造一个万邦来朝的大明帝国,更打造一个铸剑为犁的和平世界。“我要让日光照处,皆为大明土地!让月光撒落,全是大明公民!”
烟雨蓑翁
三国:我家军师是神棍
三国:我家军师是神棍
++++开局跟随刘备,以一手装逼大法混成蜀汉第一军师,灭东瀛,平漠北,渡北美,征南洋,铸就刘备一统天下,成千古一帝。吕布:太残暴了,想当年张元德在虎牢关一棍子把老子敲晕。张飞:俺四弟人中龙凤,独爱偷看村头王寡妇洗澡。关羽:论装比,关某仅排第二,我四弟天下无敌!赵云:军师,我必用坦克连踏平西方蛮夷之地?周瑜:元德,开航母去东瀛小国是不是有点过分?
雨夜独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