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刘备谋主,谋尽天下

第123章 西征之议,卢植誓破长安

按刘备的想法,能让田丰在青州协助刘惠处理下政务,增加双方的好感就很不错了。

结果郑平神来一笔,居然要让田丰在青州常驻!

郑平轻笑:“田典学是冀州的从事没错,可他也是大汉的臣子!这青州有难,冀州来帮,本就是一件值得歌颂的佳事。”

“冀州可以调钱调粮,自然也能调人啊!”

“倘若韩馥觉得亏了,使君也可以送个人去邺城常驻。”

“都是大汉的臣子,难道还要分个彼此吗?”

刘备哈哈大笑:“显谋,倘若田典学真能常驻青州,那定然是青州之幸啊。”

郑平眸有黠意。

既然田丰来了青州,郑平就没打算让田丰离开。

跟刘备去邺城劝和,固然能阻止袁绍这次的图谋,但这并不能阻止袁绍图谋冀州的大势。

郑平也不可能时时刻刻的去盯着袁绍如何算计韩馥!

以韩馥的本事,袁绍夺取冀州、取代韩馥成为冀州牧是必然的。

既然不能阻止,那么郑平就会尝试尽可能的替刘备将韩馥麾下的贤才俊杰给截了。

田丰有傲骨。

韩馥在的时候,田丰不会另投他主。

可韩馥若不在了,田丰总不能回冀州去投袁绍吧?

只要田丰人在青州,郑平就有办法让田丰一直留在青州!

当即,刘备采纳郑平的建议,修书一封令人快马加鞭的送往临淄城。

“使君,卢师请你和郑别驾去衙署大厅。”正跟郑平商议间,一个骑卒来报。

刘备眼神一凛,跟着郑平来到大厅。

大厅中,除了卢植、胡昭、刘子平、刘骏、邓旭外,自东莱郡而来的张飞和张纮也抵达了。

“大哥,你好偏心啊!”

一见刘备,张飞就凑了上来,语气尽是委屈。

刘备笑道:“翼德,让你来当平原相,伱还委屈了?”

张飞摊开手,一一说道:“大哥啊,你让宪和去当东莱郡太守,那俺是不是应该跟着卢师出征啊。”

“可你却让俺来当平原相,让二哥跟卢师出征,这不是偏心是什么?”

刘备哈哈一笑,顺手指向郑平:“那这事你得问显谋了。”

张飞顿时气势一泄,眼睛瞥向别处,语气讪讪:“大哥你说不过俺,就推给先生,好没道理。”

郑平也是笑道:“翼德啊,这可不能怪使君。是你之前来信说,使君都已经成婚了,你也可以娶妻了。”

“这调你来平原,你也正好能将婚事给办了。”

“胡县令的堂妹可是等你许久了,你可不能因为要跟云长争个高下就耽误了人家啊。”

关羽当平原相后,胡昭就顺理成章的接任了高唐县县令,还兼任了关羽的平原相府一部分曹书事宜。

故而胡昭时常会在平原县和高唐县两处奔走。

毕竟这胡昭的堂妹跟张飞看对眼了,胡昭又是最早跟着刘备的,也是能信任的人。

张飞嘟囔道:“那你怎么不早说卢师要出征董卓啊,若是早说俺也能等等的。”

刘备轻斥一声:“休得胡言!你能等,胡县令的堂妹能等吗?你跟子纲先生守好平原国,待我自邺城返回,就替你举办婚事。”

“那下次出征,大哥可得先考虑俺!”张飞瞪着环眼讨要。

刘备不由摇头应道:“好好好!下次出征,先让翼德你当先锋,这总可以了吧!”

张飞这才恢复了笑意:“那俺可记住了,大哥、先生,你们不能食言啊!”

待刘备张飞叙旧结束。

卢植这才徐徐开口:“玄德,老夫知道这个时候出征董卓,对青州而言颇为困难。但朱儁告诉老夫,董卓在长安越来越猖狂了,甚至还有染指长公主的意图。”

“如今袁术遣孙坚准备进攻洛阳,刘焉在朝中的长子、左中郎将刘范与次子、治书侍御史刘诞也跟朱儁有沟通,说关东若再起兵,刘焉也会走益州入长安。”

“这是再讨董卓的天赐良机啊!”

刘备凛然:“卢师,讨伐国贼董卓,营救天子,本就是我等汉臣应该做的事。”

“青州虽然困难,但只是在钱粮上有困难,青州的兵马也是可以动用的。”

“这次袁绍问罪韩馥,显谋已经策划了向袁绍和韩馥索要粮草的谋划,有这些粮草在,足以支持卢师西征。”

“卢师只管西征,筹措粮草有我和显谋在!”

袁绍问罪韩馥的事,卢植也是听说过的。

此时听刘备提及,卢植不由长叹:“冀州本就钱粮多、兵将广,不思西征讨董,却还在争抢谁来当这冀州牧。”

“自太傅死后,袁氏子弟再无人能约束了啊。”

卢植很痛心。

有钱有粮有兵有将,却还在冀州玩争权夺利的把戏。

而玩这权斗的,还是四世三公之后的袁绍!

果真是袁隗等人死了,这袁氏就没有一个能约束袁绍的了。

“卢师,既然其他人靠不住,那就我们自己来!”刘备豪言凝声:“只要我等还在,这大汉就还有征讨国贼的人在!”

听着刘备的豪言壮语,卢植心中欣慰不已。

“好,说得好!”卢植大笑:“求人不如求己!只要老夫还有一口气,就必然要将董卓斩之马下!不破长安,誓不回返!”

郑平不由一颤,出言劝道:“叔父,西征董卓不是短时间内办到的。”

“西凉军骁勇,当以步步为营之计,自虎牢入潼关,恢复沿途的险要关隘,跟董卓打持久战。”

“董卓残暴不仁,西凉军又不事生产,必然不能持久。”

“待其内乱,叔父方可寻机而灭!”

(本章完)

人气小说推荐More+

乱世烽烟:大石山房正说五代十国
乱世烽烟:大石山房正说五代十国
中国历史上的五代十国这一时期是一个着名的乱世,别看这段时间不长,可是这几十年里所发生的那些事儿,其精彩程度一点都不比《三国演义》里边所描写的那些故事逊色。在这期间,盗贼横行、奸雄并起、战乱不止、朝代更迭不休,闹得一塌糊涂。五代前后一共53年,换了八姓十三个皇帝,国号改了五次,这五个国号分别是:梁、唐、晋、汉、周。历史学家因为这五个名字前代都已经用过,担心会前后混乱,所以就给它们都加了一个“后”字,
大石山房主人
重生明朝:我真的不是太监啊
重生明朝:我真的不是太监啊
现代的屌丝李瑾意外穿越到明朝正德年间的大太监刘瑾身上,本想以超越时代的知识和远见,改陈弊制,富国强兵,振兴中华,但因改革太过超前,不被百官理解,误认为奸臣。且看刘瑾如何游走于百官和正德皇帝之间,带领大明复兴,剿灭日朝,威震西洋,屹立世界之巅。
林星寒
三叔是刘邦
三叔是刘邦
两千年前,一个健身馆改变了大汉皇朝——一个热衷于打磨肌肉的黑道少年刘圣,穿越后,成为了汉高祖刘邦大哥的儿子、刘邦的亲侄子刘信。不出意外的话,他会成为后来的“羹颉侯”。“羹颉侯”是个戏谑、嘲讽式的封号。史书记载,刘邦在未发迹前,经常呼朋唤友去寡嫂家蹭饭,寡嫂不胜其烦,故意敲打锅底表示“羹尽”,意思是连汤都没有了。刘邦觉得很丢面子。当皇帝后,分封同姓诸侯,唯独不分亲哥哥的儿子刘信。经“太上皇”劝说,才
红掌清波
祖宗保佑之风起大明【君临天下】
祖宗保佑之风起大明【君临天下】
明朝末年,社会动荡,天灾人祸,十室九空。徐闲在徐达的强坑下,来到了大明。他将凭一己之力,救崇祯,挽民生,收台湾,占北美。凭借一众中国古代科学家的力量,造战船,入深蓝,并世界。打造一个万邦来朝的大明帝国,更打造一个铸剑为犁的和平世界。“我要让日光照处,皆为大明土地!让月光撒落,全是大明公民!”
烟雨蓑翁
三国:我家军师是神棍
三国:我家军师是神棍
++++开局跟随刘备,以一手装逼大法混成蜀汉第一军师,灭东瀛,平漠北,渡北美,征南洋,铸就刘备一统天下,成千古一帝。吕布:太残暴了,想当年张元德在虎牢关一棍子把老子敲晕。张飞:俺四弟人中龙凤,独爱偷看村头王寡妇洗澡。关羽:论装比,关某仅排第二,我四弟天下无敌!赵云:军师,我必用坦克连踏平西方蛮夷之地?周瑜:元德,开航母去东瀛小国是不是有点过分?
雨夜独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