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刘备谋主,谋尽天下

第121章 赤胆忠心,关羽戏耍逢纪

但这个位置,除了关羽还能有谁?

其余响应袁绍的,谁不闻他逢纪之名而抢着来迎接?

“竟敢戏弄我!”

“跟我来!”

逢纪怒气冲冲,策马来到关羽的营寨外。

寨门口两个骑卒正在窃窃私语。

“你说那什么南阳名仕逢纪,会给钱吗?”

“给?怎么给?他随身难道还带了一千石的粮米啊?”

“或许有呢!名仕肯定不差钱啊,没准身上一块玉都价值一千石粮米呢。”

“一块玉就价值一千石粮米?名仕的世界好难懂。”

“哎,不对!关相的命令是不给粮米的、一概不见,有玉也不行啊。”

“那,就是不见?”

“嗯,不给粮米就不见!”

逢纪板着脸,策马来到寨门前:“渤海袁太守麾下、南阳名仕逢纪在此!尔等主将是谁?”

两个骑卒抬头一看,互相推嚷了一阵,看得逢纪直皱眉。

片刻。

左边的骑卒向逢纪喝问道:“你就是逢纪?你带钱了吗?哦不对,你带粮米了吗?”

逢纪握紧了拳头,但依旧保持着名仕风度:“渤海袁太守麾下、南阳名仕逢纪在此!尔等主将是谁?”

骑卒一愣,以为眼前的逢纪没听清楚,再次喝道:“你带粮米了吗?”

逢纪的眼睛瞪圆了,抬高了语气:“渤海袁太守麾下——”

话音未落,骑卒就打断了逢纪的自己介绍:“听到了,听到了!你叫逢纪,南阳名仕,不用一遍一遍的说了,我们又不是聋子。”

“哎你到底有没有粮米啊,没粮米就给钱,哦不对,没粮米就拿钱去附近购买粮米。”

“记住,询问主将六百石,通传一千石,可以多不能少!”

逢纪肺都快气炸了。

当了这么多年名仕,还是第一次被小卒给羞辱。

“尔等敢对我不敬?”

“我是南阳名仕逢纪!你家主将见了我,也得亲自出来迎接,你们敢无礼?”

“这主将是不是关羽?让关羽出来见我,他就是这么带兵的吗?一点礼数也不懂!”

逢纪气得破口大骂。

寨门口的骑卒瞬间不乐意了,论损人,这俩骑卒自问没怕过谁。

“就你这家伙,也配自称名仕?连个羽扇都没有,肯定是个不入流的。”

“名仕都是不骂人的,骂人的不配当名仕。”

“错了,名仕骂人都是拐着弯儿骂。”

“我们刚才也是拐着弯儿骂人,那我们也是名仕了?”

“那我就是名仕李,你就是名仕张。”

“哎,哥俩好啊!”

“.”

见这两骑卒越说越起劲,压根不将自己当回事,逢纪整个人都气得有些昏了。

本来就一路疾行、还没来得及好好休息,结果又被两个骑卒给戏耍。

“竖子!竖子!竖子!”逢纪气得直喘气。

就在此时。

一队粮车到来,为首一人,正是昨日回城后,给关羽准备粮草的沮授。

“逢纪?”

沮授一眼认出了被气得直喘气的逢纪,顿时有些警惕。

“逢纪忽然出现在关羽的营寨外,难道刘刺史真的选择支持袁绍当冀州牧了?”

“不,不对。看逢纪这模样,应是被气得不轻,看来是没谈拢。”

沮授心中很快有了猜测,毕竟逢纪此刻吹胡子瞪眼的,怎么看也不像受到了关羽的善待。

逢纪也认出了沮授。

看着沮授身后的粮草,逢纪冷哼一声,转身就走。

骁骑疑惑询问:“先生,我们就这么离开了?”

逢纪冷哼:“不离开又能怎么样?没看见连冀州别驾要见那主将,都得运粮来吗?”

“还好我这次带了些金银珠宝,区区一千石粮米,又不是买不起!”

见逢纪不言离开,沮授有些搞不清状况。

来到寨门,骑卒瞅了瞅沮授身后的粮车:“有多少粮米?”

沮授直言道:“约有两千石,还请通传关相。”

骑卒笑道:“一千石就可以通传,不用给这么多。但你非要给,那我们也不会拒绝的。”

这不在一条线的对话,饶是沮授智慧过人,听得也有些懵圈。

“什么一千石?”沮授问道。

骑卒解释道:“关相昨日下达的命令,若再有使者到来,先索取粮米。问主将者,收六百石粮米;要通传的,收一千石粮米;不给粮米的,一概不见!”

“刚才有个自称南阳名仕逢纪的,就是因为不给粮米,被我们给怼回去了。”

“瞧见没,就是那三骑!”

“嘴巴那么臭,也好意思自称名仕。”

骑卒往逢纪的放向一指。

沮授下意识的回头看向离去的逢纪。

“逢纪这是,被两个骑卒给怼了?怪不得刚才一副气得要死的模样。”沮授不由暗暗一喜。

关羽这般态度,就意味着不是来帮袁绍的!

这一琢磨,沮授也明白了刘备的态度:“待价而沽,刘刺史这是想看韩使君和袁绍谁出的价更高啊!”

这心中有了底,沮授的思路瞬间开阔了。

“劳烦通报,冀州别驾沮授请见关相!”沮授拱手一礼,嘴角泛起了笑意。

骑卒也没迟疑,立即去帅帐向关羽汇报。

沮授带来了足够的粮米,那就应该去通报。

听得沮授运了两千石粮草到来,关羽严肃的表情也变得柔和。

这沮授若再不运粮草来,关羽就得自己花钱去购买粮草了。

“请沮别驾进来吧!”

新的一月,求月票,求追定。

读者都是会走好运的帅哥靓女。

(本章完)

人气小说推荐More+

乱世烽烟:大石山房正说五代十国
乱世烽烟:大石山房正说五代十国
中国历史上的五代十国这一时期是一个着名的乱世,别看这段时间不长,可是这几十年里所发生的那些事儿,其精彩程度一点都不比《三国演义》里边所描写的那些故事逊色。在这期间,盗贼横行、奸雄并起、战乱不止、朝代更迭不休,闹得一塌糊涂。五代前后一共53年,换了八姓十三个皇帝,国号改了五次,这五个国号分别是:梁、唐、晋、汉、周。历史学家因为这五个名字前代都已经用过,担心会前后混乱,所以就给它们都加了一个“后”字,
大石山房主人
重生明朝:我真的不是太监啊
重生明朝:我真的不是太监啊
现代的屌丝李瑾意外穿越到明朝正德年间的大太监刘瑾身上,本想以超越时代的知识和远见,改陈弊制,富国强兵,振兴中华,但因改革太过超前,不被百官理解,误认为奸臣。且看刘瑾如何游走于百官和正德皇帝之间,带领大明复兴,剿灭日朝,威震西洋,屹立世界之巅。
林星寒
三叔是刘邦
三叔是刘邦
两千年前,一个健身馆改变了大汉皇朝——一个热衷于打磨肌肉的黑道少年刘圣,穿越后,成为了汉高祖刘邦大哥的儿子、刘邦的亲侄子刘信。不出意外的话,他会成为后来的“羹颉侯”。“羹颉侯”是个戏谑、嘲讽式的封号。史书记载,刘邦在未发迹前,经常呼朋唤友去寡嫂家蹭饭,寡嫂不胜其烦,故意敲打锅底表示“羹尽”,意思是连汤都没有了。刘邦觉得很丢面子。当皇帝后,分封同姓诸侯,唯独不分亲哥哥的儿子刘信。经“太上皇”劝说,才
红掌清波
祖宗保佑之风起大明【君临天下】
祖宗保佑之风起大明【君临天下】
明朝末年,社会动荡,天灾人祸,十室九空。徐闲在徐达的强坑下,来到了大明。他将凭一己之力,救崇祯,挽民生,收台湾,占北美。凭借一众中国古代科学家的力量,造战船,入深蓝,并世界。打造一个万邦来朝的大明帝国,更打造一个铸剑为犁的和平世界。“我要让日光照处,皆为大明土地!让月光撒落,全是大明公民!”
烟雨蓑翁
三国:我家军师是神棍
三国:我家军师是神棍
++++开局跟随刘备,以一手装逼大法混成蜀汉第一军师,灭东瀛,平漠北,渡北美,征南洋,铸就刘备一统天下,成千古一帝。吕布:太残暴了,想当年张元德在虎牢关一棍子把老子敲晕。张飞:俺四弟人中龙凤,独爱偷看村头王寡妇洗澡。关羽:论装比,关某仅排第二,我四弟天下无敌!赵云:军师,我必用坦克连踏平西方蛮夷之地?周瑜:元德,开航母去东瀛小国是不是有点过分?
雨夜独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