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刘备谋主,谋尽天下

第79章 大汉良将,忠臣心在社稷

毕竟汉代的察举制,其中一项就是考察士子的孝道!

即便是如今被称呼为国贼的董卓,依旧是个大孝子。

这是这个时代的规矩。

如今羊耽还小,墓边的茅屋只有羊秘和羊衜两兄弟在。

守孝期间能做的事很少,两兄弟也因此在茅屋堆放了大量的竹简,用于读书和着述。

“衜公子,今日有客人送来名帖。”

一个仆人疾步来到茅屋前,将名帖送到羊衜手中。

“名帖?你未告诉对方,我如今在守孝,不宜见客吗?”羊衜微微蹙眉。

仆人答道:“小人已经说了,但客人说,此事关系到衜公子岳丈安危。”

羊衜吃了一惊,一扫名帖,只见上面豁然写着“北海郑玄次子郑平、显谋.”。

“是康成先生的次子郑平,前些日子岳丈来信说,已经将次女孔素许配给了郑平。”羊衜略思一阵,向羊秘一礼:“兄长,事关岳丈安危,不能不见,容小弟暂且离开。”

羊秘点头:“二弟自去便是。如今父亲故去,我兄弟名望又不足,若能替孔北海解决烦忧,对羊氏而言,也是幸事。”

羊衜整了整衣襟,策马返回羊氏大宅。

“愚弟冒昧来访,还请仲兴兄见谅。”郑平拱手一礼,身边的祢衡亦是见礼。

寒暄一阵。

羊衜问及正事,语气明显多了几分担忧:“显谋贤弟,岳丈出什么事了?”

郑平坦言道:“青州黄巾肆虐,贼人张饶在北海国聚众十余万,有攻打剧县之意。”

“愚弟已经请得刘府君举兵去救北海,但可惜兵力不足。”

“这次来南城,是希望能借助羊氏的名望,向泰山太守应劭借些兵马。”

羊衜一直在守孝,很少关注这天下事。

一听北海国聚众十余万黄巾,羊衜顿时惊吓不已:“北海国怎会有如此多的黄巾?”

郑平轻叹:“北海国的黄巾本就不少,昔日董卓让岳丈出任北海相,就是想借刀杀人,让岳丈死于黄巾之手。”

“今年青州又少雨水,田间收成不好,而青州各地的豪强又不体恤百姓黎庶,以至于百姓乡民纷纷加入黄巾。”

“岳丈虽有文略,但武略不足,各县又没有能人将其各个击破,这才让张饶成了气候。”

羊衜微微踱步,缓解内心的焦虑不安。

良久,羊衜凝声道:“显谋贤弟,家父去年因病去世,我和兄长名望又不够,应府君未必肯借兵啊。”

若是羊续还在,羊衜自然能笃信借到兵马。

但如今羊续死了,羊秘和羊衜又不似羊续有名望,应劭不一定会给羊秘羊衜兄弟面子。

郑平笑道:“仲兴兄勿需忧虑。仅有羊氏名望自然是不够的,但有家父和平原刘府君相助,再有岳丈在士林的声望,应府君会借兵的。”

“仲兴兄只需准备一封书信即可!”

虽然天子被董卓劫持去长安了,但大汉的威望依旧还在。

这士林的规矩也没有被打破。

应劭要在士林混,就不得不去权衡利弊。

郑平是郑玄的儿子、孔融的女婿,刘备是卢植的门生,羊衜又是南城望族。

借兵救孔融、扫荡北海国的黄巾,不仅有美名,也能获得功绩。

今后遇到难处了,还能得到郑平、刘备、孔融、卢植等人的帮助。

可若应劭不愿意借,不仅会得罪郑玄、孔融、卢植及其门生故吏,还会引起如羊氏一般地方望族的不满,更是会因此得一个见危不救的恶名。

这其中的利弊权衡,应劭不可能不去考虑。

借兵,亦是借势。

毕竟大家都是一个圈子混的,当不成朋友,以后就可能是敌人了。

羊衜见郑平笃信自然,便不在迟疑,按郑平的意思给应劭写了一封信。

“显谋贤弟,愚兄不善军战,又要在家守孝,救岳丈的事,就尽托付给显谋贤弟了。”羊衜拱手一礼。

郑平点头,没有在南城逗留,往北前往泰山郡的治所奉高县。

应劭是个管理能力很强的太守。

懂放权,懂制衡,更懂法治。

因此在这泰山郡,各级官吏大抵都能各司其职。

应劭这个泰山太守,还有闲暇的时间去研究和考证历代名物制度、风俗、传闻,以及民间的风俗迷信、奇闻怪谈。

说通俗点,应劭就是个当着太守的官还有空写志怪小说的奇人。

在得到郑平的名帖时,应劭还在研究最新得到的志怪文献。

“北海郑平,康成先生的儿子?”应劭有些惊讶。

郑平投递名帖的时候,基本都会加上郑玄次子的身份。

正如郑平回答祢衡时说的一样,郑玄儿子这个身份,足以让郑平知名于世,没必要再去求虚名。

只要在名帖上写上“郑玄次子”四个字,几乎都会得到各郡名仕的接见。

人的名,树的影。

有郑玄的名气在,可以让郑平行事变得更有效率。

若是别的什么人来投递名帖,应劭还真未必肯见。

毕竟应劭不仅是名仕,也是泰山太守,不是谁都有资格造访的。

但郑玄的儿子,应劭却不能不见。

“设宴,请客人到正厅,本官稍后便来。”应劭起身,将手中的志怪文献放下,然后换上了正服来到正厅。

这士人间的礼仪,虽然有些繁琐,但也是必要的,不论是客人还是主人,都是对双方的尊敬。

寒暄一阵。

郑平挑明了来意:“北海国黄巾肆虐,贼首张饶更是聚众十余万,想要攻打剧县。”

“平原相刘备,本是汉室宗亲,又是大儒卢植门生,弘雅有信义,又擅长用兵,不到一月时间,就平定了平原九县的黄巾贼人。”

“听闻北海国黄巾祸民,刘府君毅然决定出兵相救。”

“但贼兵势大,刘府君恐兵力不足。”

“听闻泰山应府君急公好义,又是这世间少有的仁德君子,刘府君多有仰慕之意,故而派在下来奉高,希望应府君能借些兵马。”

求追定啊。至于章节名,我知道肯定有想吐槽的,唉,我取名废物。

要是看章节名跳定,会错过很多关键信息的哟。

(本章完)

人气小说推荐More+

撞破皇帝女儿身,假太监扶摇而上
撞破皇帝女儿身,假太监扶摇而上
一朝魂穿,李逸竟然成为了一名宫内的假太监!意外之下,他撞破皇帝女儿身,从此,扶摇而上,平步青云!
三三木头
枭雄镇山河
枭雄镇山河
从活一次能做什么?想让家人过上富裕的生活,来了兵灾。想让对自己好的人活的好点,那些贪婪的人不肯!怎么办?打倒他们
红色疯子
沙土窝
沙土窝
翔实讲述农村生活的小说。有代农村生活情怀的读者慎入,怕你产生共鸣,哭湿枕巾。
沙土窝
明末红衫军
明末红衫军
明朝末年,各种自然灾害频发,而华夏大地群雄并起,是一个改朝换代的大时代。颓势的大明王朝面对着各种困难,一点招架的余地也没有,只是在大踏步走向灭亡。兴,百姓苦;亡,百姓苦;21世纪新一代施工员张元彪意外穿越,三观奇正的大好青年从流民乞丐做起,能否在这乱世力挽狂澜扶大厦于将倾,再造一华夏盛世。来,我们一起看看这个不开后宫,缺乏爽文的张元彪如何表现。
迷人的贾老板
明末豪门
明末豪门
明朝末年,时局昏暗,民不聊生,老朱家靠不住,闯王这个清朝快递员更加不靠谱,而投靠清廷的汉人,没有几个有好下场的。既然如此,那就只能靠自己了!
小木子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