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纪动以一郡国相的官威,气势如刀一般的割向刘备。
但刘备的眼神并未因此而有退缩,反而更多了三分坚韧。
刘备深知,这个时候不能有半点退缩之心。
一旦退了,别说暂代平原相了,连高唐令都当不下去了。
这还不是最主要的,最主要的是退缩了就意味着会跟郑平分道扬镳。
跟郑平相处的时间虽然不长,但刘备对郑平的个性却是摸得很清楚。
别看郑平外表儒雅,但个性却是十分的果决。
刘备若是不退缩,即便被陈纪驱逐出平原郡,依旧能得到郑平的真心追随。
可刘备若是退缩了,哪怕还当着高唐令,郑平也会寻个理由离开的。
在共同的道路上,唯有彼此信任,才能走得更远!
“陈相,下官曾立誓,上报国家,下安黎庶。”
“如今正是下官报国安民之时,又岂能畏权而退缩?”
“陈相对下官有知遇之恩,若无陈相,下官也当不了这个高唐令。”
“此举,下官自知无礼。”
“但,下官且还记得,昔日党锢之祸时,陈相之父仲躬先生为保全亲朋,自愿投案入狱。”
“如此舍己为人的高洁品行,正是下官应该效仿的。”
“郑县丞的十二策论,对执行者的名声影响颇大,一着不慎,满盘皆输。”
“下官不愿陈相担此污名,斗胆效仿仲躬先生之德行,担此重责,伸大义于天下,还百姓以太平。”
刘备这番说辞,情真意切。
即便是陈纪和陈群,此刻也挑不出毛病来。
陈纪不由想到了三年前故去的陈寔,暗暗一叹,心中也多了几分羞愧。
应付黄巾的良策,陈纪想不到。
郑平的十二策论,陈纪不敢用。
如今刘备又自请,若是再要呵斥,那陈纪真就如郑平借古讽今的举例一样,成了尸位素餐的庸官了。
良久。
陈纪长长的呼了一口气,心中已经有了答案。
“幸事啊!”陈纪轻捋短髯,善言夸道:“没想到本相年过六旬了,还能再见到汉家宗亲有如玄德一般立大志的。”
顿了顿,陈纪看向长史刘子平:“子平,本相有意向青州刺史焦和举荐玄德,定为今年的茂才如何?”
刘子平本就欣赏刘备,否则也不会两次举荐刘备了。
此时听陈纪这般说,顿时明白了陈纪的意思。
刘备终究是名望太小,即便陈纪有意让出平原相一职,刘备也是难以服众的。
但如果有陈纪和刘子平联名向青州刺史焦和举荐刘备为今年的茂才,那就不一样了。
虽然董卓西迁天子和百官去了长安,这举茂才的文书也难以送到长安。
但至少对于平原郡九县而言,刘备的名望会急剧增加。
想执行郑平的十二策论,光有胆略和官职还不行,名望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有名望,豪强富商才敢相信刘备不会反悔!
这也是为何,郑平会让郑玄和孔融助刘备扬名,让华缉去信跟华家交好的士人替刘备扬名。
平日里细碎事如刘备下乡体察民情,也不忘替刘备扬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