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秦始皇陛下【前传】

第244章 评价风水,赵辰对占卜的兴趣

霍去病看了一眼自己被某个人霸占的位置,想了想站在沈清的身后近距离的看一下他是怎么样进行坑蒙拐骗的。

沈清从怀里面拿出来一个通体金黄的铜板,随意用手指弹向空中双手接住,替到赵辰面前,端正着身姿问道“猜一下,是凶是吉。”

所有人的目光都放在了沈清双手合十的手上,哪怕不相信神明的人一样。

很多人就是这样,他可能真的不相信世界上有一些莫须有的东西。但是每次遇到关于这样的事情都会下意识的凑过去,嘴上说的不信其实内心是信的。

世界上从来都不缺少口是心非的人,也不缺少能面对自己真心的人。

赵辰指尖轻放在空中,思考了一会开口道“吉。”

沈清闻言轻笑一声将左手拿开,上面写的是“镇民通宝”,语气平淡的说道“确实是吉。”

赵辰拿过铜板放在眼前看了看,脸上写满了疑惑。

问道“这是什么?我怎么从来没有见过。”

沈清接过铜板,笑着说道“铜板,这个是我自己做的。”

嘴上是一个说法,心里面是另一个说法“废话,你能见过,现在流行的是秦币,就算是其他的六国流行的也不是这样的铜板,更何况是被我改造过的。”

赵辰感兴趣的盯着沈清手上的铜板,用有些命令的语气说道“回去之后,记得给本公子也准备几个。”

“可以,不过是所用的金子……”

赵辰利索的说道“本公子会让人送到太子府的。”

沈清满意的点头,做生意他最喜欢跟着像赵辰这样的人做,人傻钱多,没有太多的防备心。

赵辰询问到“除了这一种是否还有其它验证的方法。”

嬴政注意到沈清有些失神,轻轻拉了一下沈清的衣袖。

沈清收回视线,揉了揉有些发酸的眼睛,疑问道“你刚才说什么?”

“本公子想问一下除了这个方法,还有其他验证的方法么?”

赵辰重复道。

沈清眼前一亮,在心里面想道“机会来了,原来真的会自投罗网啊!那就别怪我不择手段了。”

嘴上说道“其实有很多种,刚才我表演的那一种是最简单的,也是最容易出错的。”

赵辰开心的说道“快讲。”

“有一种就是在“人和物”上面的,比如你之前一路顺风顺水,直到你开始遇到一个人之后,你的运气就变得特别差,总是出错,这就代表这个人与你相克。”

沈清列举出一个说法。

话音刚落,剩下几个人的目光再次从赵辰的身上移到沈清身上。同样的是沈清也没有发现赵辰看他的目光越来越不对劲,不止是看他,还有他旁边坐着的某个人。

赵辰问道“该和解?”

沈清看了一眼陈言,又看向问他解法的赵辰,回答道“很简单,远离他,不断的远离他。”

赵辰闻言冷笑了一声,站起身说道“原来是这样啊!本公子说为什么近期运气一直不好,看样子是遇到了与本公子相克的人。”

“嗯?”

沈清被赵辰的动作弄得一愣,什么情况,他说错了什么?

索性赵辰也没有让沈清思考太多时间,咬着牙说到“本公子确实遇到两个人之后,运气一直很差,差到极致的那种。有时候本公子在想为什么会这样,百思不得其解,今日还多亏了沈清你的解释,本公子才恍然大悟。”

“草。”

沈清对上赵辰的目光,忍不住说了一句脏话。

心里面想道“常年打雁,如今却被雁啄了眼。本来是想要挑拨一下赵辰跟着陈言的关系,给他们加点油,加点醋。没有想到会变成这样,真是一言难尽。”

但是为了拉住赵辰这个肥肉,笑着说道“任何事情都会有很多解决的方法,所以对于刚才的那种情况还有一种解法。”

赵辰冷眼看了一眼沈清,打了一个响指问道“哦?另一种解法是什么?”

他自然也想知道另一种解法是什么?第一种解法根本就不适合他。嬴政现在是秦国的太子,很大可能会是下一任的秦国王上,他怎么可能会一直远离太子嬴政,除非他不想要自己的家族了。

所以在沈清说还有另一种解法的时候,他内心还是很激动的,是真是假早就没有太大的希望了。

人气小说推荐More+

皇孙白手起家
皇孙白手起家
李昭的父王李齐是个坑货,逼宫失败,然后全家跑路。李齐被抓回长安,李昭逃进大山里。部下不知所措的看着他,李昭淡定道:“诸位放心,一切皆在我谋划之内。”李昭心里很慌,谁能告诉我,大山里该如何生存。
大千飞雪
大明状师
大明状师
高律李子谦穿越大明,成为了大明朝治下的一名状师。于是,他破悬案,鸣不平,登朝堂,平天下。
不吃白菜先生
鼎锅底人
鼎锅底人
明初年间,未来皇妃与贫寒小子偷吃禁果,当处死。一出假死他们得以金蝉脱壳,逃进原始森林。他们遭遇猛兽、野火顽强活下来。又遭遇地陷沉入几百丈的天坑与世隔绝。在他们准备就在那共度余生之际迎来了他们的孩子,为了孩子,男主想尽了法子终于爬出了天坑。在他们安居乐业时又遭战乱,他们收留一群妇女儿童回避天坑过着世外桃源般的生活
甘望明
高考后,带着种子系统去参军
高考后,带着种子系统去参军
重生平行世界,高考结束后,才知道早已激活了系统,但是系统要求他去参军。可,他已经确定自己是高考状元了,没办法,他只能带着种子,先去参军,一步步走上巅峰。
燕草
弘唐
弘唐
那一年,王勃准备南下,看望被自己连累贬官交趾的老父。那一年,骆宾王在长安郁郁不得志,南下巴蜀巧遇卢照邻。那一年,杨炯待制弘文馆,渴望仕途,却怀才不遇。那一年,贺知章正天下求学,背起行囊,准备远赴长安。那一年,唐军在西域对吐蕃战事取得大胜,吐蕃再次向大唐请和。那一年,刘仁轨破新罗兵,新罗王金法敏遣使长安“谢罪”。那一年,高宗李治风眩症日重,召群臣议武后摄政之事。那一年,洛阳合璧宫,高宗嫡长子李弘卒,
染血的剑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