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天子李元吉

第80章 朕赐你诏书

没有拳头解决不了问题。

眼下为何变成了一个 难题,无非是揍儿子的成本太大,大唐扫荡六合完成山河一统离不开李世民。

怪也怪太子李建成的统帅水平不足,但话说回来,纵观历史千百年,领兵作战能与李世民比肩的能有几位?

心中思绪纷飞,这种难题李元吉一时也不知该如何作答,拳头砸在这二位谁身上,终究是关系很多人的身家性命,这种话李元吉不敢去说,只是如今李渊一直盯着他,别无他法之下,只能硬着头皮道,“圣人若是遵循正统,作战之事以秦王为先锋,扫贼寇,授勋爵良田;太子随其后,抚人心,施圣人仁政之术。”

说完这些,李元吉不说话了,他的意思已经很明确了,如果不重新立太子,打仗便让李世民去,收拾残局安抚民心让李建成出马,为了防止李世民拥兵自重,只授予闲职,给富贵但不给兵权。

唯有这样才能解决兄弟争权的困局。

而李渊又岂能不明白,但是其中尺度委实难以掌握,加上李渊心中对李世民颇为喜爱,李世民得胜归还时不忍做出让他寒心之举,故而封赏颇为丰厚,也算是间接造成了眼下难解的局面。

屋中一片寂静,李渊目光一直落在了李元吉的身上,目光中似乎不含悲喜,但却让李元吉有些头皮发麻。

“四郎,你说得确实有道理。”

李渊终于打破了沉寂,此刻他的脸上多了思绪的落寞和无奈,这已然不是一个天子帝王,而是成了因家事烦忧的半百老人。

继而李渊站了起来,并不穿鞋,来回走了几步,意味深长的道,“太子与秦王已经让朕头疼得紧,四郎你不会像他们一样吧?”

声音不大,但是听得李元吉打了一个寒颤,也顾不得腿上的伤势,立马跪了下来,惶恐的说道,“元吉只想着办好圣人交代之事,心中不敢有其他想法,还望圣人明察。”

平阳公主三两步走上前,搀扶住李渊左臂,略带嗔怪的道,“阿耶,四弟还是个孩子,你怎的这般吓他,再说四弟在太原深得百姓爱戴,哪里会给阿耶与朝廷添乱。”

女孩家总归有女孩儿家的好处,即便是皇室也不例外,听得这些话,李渊又是呵呵一笑,“朕不过是感慨一句,又怎有怪罪四郎之意。”

说完,李渊示意李元吉起身,“四郎你虽然年少,但是朕知晓你能看得清时事,不是朕不想留你在身边,长安城的事很多时候身不由己,你还是回太原,守好大唐的龙兴之地,日后长安城若有异变,须得你出手匡扶朝纲。”

这番话,李渊是看到了大统之争的最差结局,若是他不能阻止,长安城必然会有一番动乱,言语之意届时李元吉需进长安平定乱局。

刚刚起身的李元吉不禁再度跪下,“元吉随时听候圣人差遣。”

平阳公主面露犹豫之色,最终深吸了一口气,鼓足勇气道,“阿耶,倘若事情真的到了那地步,恐怕四弟即便有心也进不了长安城。”

“无妨,朕已料想到了” ,李渊从衣袖中取出一道黄色锦缎,递到李元吉身前,“元吉,朕赐诏书与你,日后有变,你可凭此诏书进长安。”

人气小说推荐More+

明郑日不落
明郑日不落
“战舰千艘,兵二十万,岁入千万,富可敌国”这,是福建郑氏。本应是抗清事业的中流砥柱,却最终只能止步东南沿海,为何?整顿郑氏,驱逐荷夷,收复吕宋,当郑氏的旗帜飘扬在南洋的各个角落时,郑森抬头北望,喊出了那句振奋人心的口号。“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赢山雪下枫
新明
新明
崇祯二年,陈正穿越成了一个边军士卒。这个腐朽没落的大明王朝已经命不久矣,在这个乱世里奄奄一息。这是一个好人不长命的时代,只有真正的强者才能笑到最后。为了活下去,陈正不得不走上了造反哗变,推翻大明的道路。就让我来把这个混乱的时代拉回正规吧!
蘸辣酱的薯条
重生汉献帝,还好我是亡灵法师
重生汉献帝,还好我是亡灵法师
什么歪门邪道?什么灭世邪术?他将一生都用在了进修亡灵法术上面,他真的只想让自己的亡灵法术变强而已。等一下,这是怎么一回事?他竟然重生到了东汉末期,董卓祸乱天下的时期。这次有了世界之首的亡灵法师的记忆与蕴藏,再加上关于东汉末期到三国的历史知识,目标复兴大汉。
种田的猫
穿越水浒之宋江传
穿越水浒之宋江传
当我穿越到宋江身上,看我活出不一样的宋江
梨树芳心如故
大明:徐妙云非我不嫁,朱棣崩了
大明:徐妙云非我不嫁,朱棣崩了
朱樉穿越到了大明老朱家二子身上,开局就因偷了徐妙云的东西而被逐出京城。老朱本以为这次教训会让自家这不成器的儿子有所长进。谁料接下来朱樉做出的事一次比一次混账。……某天,大明帝都兵临城下,领头之人真是朱樉。老朱:“逆子,你这是要造反吗?”朱樉:“父皇,我这不是在练兵吗,一不小心就练到了自家楼下……”
破碎的白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