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续吃,马上就无敌了!

第176章 千夏之死

“那为什么告诉我呢?”

辉夜姬抿抿嘴,指了指楚穆的楚穆手腕上的星环。

“蓝色的,花纹也和千夏姐姐一样的。”

楚穆一愣,星环的问题好像是第一次被人注意到吧?

经过了改造的星环确实是蓝色的,并带有一些本源改造过得痕迹,也就是花纹,其实这点可以隐藏,但是楚穆一直在异世界活动,所以也没有注意过这点。

再加上楚穆觉得蓝色的蛮好看的,也就没有改过。

难怪任务大厅的那个工作人员还会那么的热情,看来是自己没有遮掩的问题。

至于为什么辉夜姬没有看到其他人带上蓝色的星环,那是因为这点事联邦中一件默认的事情,甚至在星环内部都有检测机制,在检测到有人将星环肆意改成蓝色的话,会提示一下。

强制执行的话还在有联网的时候发送到该公司中。

原因就是因为在刚刚开始的时候,有人模仿越界者的星环样子硬生生的白嫖了几个亿的物质,虽然后面人被抓了,但是渐渐地这个星环的样式以及颜色就变成了越界者独特的一个信息。

也是联邦对越界者的尊重。

既然这样的话,楚穆也就不隐藏了,直接问道:“那你有没有什么要告诉我的?”

辉夜姬看向远方,那是平安京中间的位置,皇宫。

“千夏姐姐一直想要的东西已经被十六谷姐姐找回来了,不过在回来的时候十六谷姐姐被控制在了皇宫中央,而那些怪物出来的黑洞就是被控制住的十六谷姐姐弄出来的。”

辉夜姬这么一说,楚穆就知道这是什么情况了,也知道了该大融合任务的完成方式。

只不过楚穆还有一个问题想不通,千夏到底是怎么战死的?

楚穆向辉夜姬问出了这个疑惑。

“不知道。”辉夜姬沮丧的摇摇头,“我只知道千夏姐姐在十六谷姐姐去拿东西的时候好像发现了什么,直接离开了,然后十六谷姐姐一回来就被控制,在皇宫里面开启了黑洞。”

“不过我有一次路过千夏姐姐房门口的时候,听到千夏姐姐说了高天原三个字。”

“高天原?”楚穆一惊,“平安京内有去高天原的通道?”

这可不是什么小事,难怪楚大校说这里有神,楚穆有些头疼了。

能让千夏这个到达行者三镜的越界者连离开的机会都没有的神,起码都是一个中位神,这已经是最好的的情况了。

稍微差点都是往高位神去的。

而高天原中那些神弱的不少,但是强的也不是没有,至少对楚穆来说是这样的。

那么问题来了,高天原虽然说是神的居住地,但也不可能千夏一过去就被秒了啊?

必定是出事了。

楚穆在凳子上思考了着,辉夜姬也在看着他,时间也是悄然的过去。

还好也没有几个傻子过来打扰,楚穆那蓝色的星环放在哪里,还有谁会不识趣的走过来打扰很明显在沉思的他。

突然,楚穆想到了什么,拿出了星环拨打了楚大校的号码 。

“我大概知道了,千夏的死很有可能是他。”

人气小说推荐More+

机甲狂潮:从教练机开始无限进化
机甲狂潮:从教练机开始无限进化
叶流云穿越蓝星,一个机甲狂潮的平行世界,每个人都拥有属于自己的机甲。叶流云却只有一个破铜烂铁般的0星教练机。好在他觉醒了无限进化系统,只要完成任务,就能够获得进化点,让机甲无限升级进化!0星动能系统?直接进化,10星恒星动力炉,无限能量!0星防御系统?直接进化,10星虚无量子防护立场,固若金汤!0星战斗系统?直接进化,10星终星武系列,毁灭星系,制霸宇宙,就在今天!你以为10星就是极尽巅峰了吗?不
是龙神啊
诸天:自遮天崛起
诸天:自遮天崛起
吾有一刀,可斩天骄。吾有一剑,可镇诸天。天帝出,镇世间,刀逆乾坤斩光阴!登天路,踏歌行,弹指遮天!自遮天崛起,于万界成帝!
徐一亿
安娜·卡列尼娜(下)
安娜·卡列尼娜(下)
《安娜·卡列尼娜》是托尔斯泰第二部里程碑式的长篇小说,创作于1873年至1877年。安娜是一个上流社会的贵妇人,年轻漂亮,追求个性解放和爱情自由,而她的丈夫却是一个性情冷漠的“官僚机器”。一次在车站上,安娜和年轻军官伏伦斯基邂逅,后者为她的美貌所吸引,拼命追求。最终安娜堕入情网,毅然抛夫别子和伏伦斯基同居。但对儿子的思念和周围环境的压力使她陷入痛苦和不安中,而且她逐渐发现伏伦斯基并非一个专情的理想
(俄)列夫·托尔斯泰
复活
复活
本书记述贵族青年聂赫留朵夫诱奸姑母家中养女、农家姑娘卡秋莎·玛斯洛娃,导致她沦为妓女;而当她被诬为谋财害命时,他却以陪审员身份出席法庭审判她。这看似巧合的事件,在当时社会却有典型意义。小说一方面表现作者晚年代表性主题——精神觉醒和离家出走;主要方面则是借聂赫留道夫的经历和见闻,展示从城市到农村的社会阴暗面,对政府、法庭、监狱、教会、土地私有制和资本主义制度作了深刻的批判。
(俄)列夫·托尔斯泰
安娜·卡列尼娜(上)
安娜·卡列尼娜(上)
《安娜·卡列尼娜》是托尔斯泰第二部里程碑式的长篇小说,创作于1873年至1877年。安娜是一个上流社会的贵妇人,年轻漂亮,追求个性解放和爱情自由,而她的丈夫却是一个性情冷漠的“官僚机器”。一次在车站上,安娜和年轻军官伏伦斯基邂逅,后者为她的美貌所吸引,拼命追求。最终安娜堕入情网,毅然抛夫别子和伏伦斯基同居。但对儿子的思念和周围环境的压力使她陷入痛苦和不安中,而且她逐渐发现伏伦斯基并非一个专情的理想
(俄)列夫·托尔斯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