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背上的戍边人

第232章 战争

许元辰见几人都明白了过来后,也随即又靠在了椅子上不由打趣道。

“那个时候年龄小,就是瞎琢磨的...”

闻言,戍声习惯性的摸了摸鼻头,同时也有些不好意思的说了出来。

那时的他还没有真正的经历过战争,因此也就想一出是一出,写下了那篇策论。

可当他真正感受过那尸山血海,遍地残骸后,当初的那个想法也随之被他视作为天真了。

不过如今许元辰的这番话让他又重新理解了那篇他原以为有些天真的策论,随即也不禁在心里感叹了句:小爷还真是个天才...

“许爷爷,我的队伍还在勾越诸岛内驻防,他们能随我一同去西疆吗?”

半天都没说话的孟子义这才开口说了出来,这也是刚才让他一直都在忧虑的事,毕竟不论是把沧龙卫交在谁手里,他都不放心。

“那是自然,带兵的要是连自己手底下的兵都丢了,那算怎么回事儿!”

许元辰笑着便打消了孟子义的忧虑,而后才接着开口道

“等大军开拔的日子定下后,你们便直接前往西疆,届时,你们的部队也会同一时间出发!”

“是!”

戍声连同王胖子,孟子义当即就站了起来向许元辰抱拳呵道,这一句在他们看来便是军令,当今忠武王亲自下发的军令。

这一夜,满天的大雪覆盖了整个帝都城,同时这场雪也代表着祥瑞,代表着大明即将要迈出的那一步。

而这一步下,必然会有着无数条鲜活的生命去作为踏板,为了大明那百世,千世的基业,以及他们的后世子孙去奉献去自己的生命。

对于长年驻守在各大郡之内的部队来说,他们在刚刚从军时也曾向往着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

可这些壮志凌云的理想终究被那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安逸所替代,他们的雄心也在这样的大环境下一点一点的被磨成了平角。

可如今,大明需要他们,大明的百姓需要他们,西疆那遍地狼烟的战场上同样需要他们。

也许,只有经过了那真正的浴火,他们才会逐渐的找到自己,找到那颗深藏在体内的初心。

当然,这其中会有很多人因此而彻底的倒下去,可最终还能站着的人,他们将作为大明真正的利刃,去为大明的万千子民打下一个万世无忧的盛世!

除夕夜的帝都很热闹,每家每户的红灯笼都很亮,炮竹声更是不绝于耳。

在这场大雪之下,有无数张洋溢着幸福的笑脸,每个人都很满足,尤其是一些年长者,他们更加珍惜现在的生活。

他们同样也要比那些没有经历过战乱之苦的人们知道现在的这种日子是怎么来的。

人气小说推荐More+

大汉匈奴王
大汉匈奴王
这是汉末南匈奴的故事。刘豹万万没想到自己穿越到三国,成了“其心必异”的匈奴王,与蔡文姬纠缠在一起。他蓦然发现,原来在大汉恢弘的篇章中,竟然有着这么一群胡人,替大汉镇守北关,甚至可能是你我的祖先。他们夹缝中生存,有人恨他们是爪牙,有人视他们为猛兽,有人把他们当走狗,唯独没有人愿意把他们当人。恰逢汉末渐失权柄,又有鲜卑崛起,匈奴难民大量涌入河套,汉廷最后用计再次分裂其部,之后再也无力握住缰绳。逐鹿中原
老李不似人
撞破皇帝女儿身,假太监扶摇而上
撞破皇帝女儿身,假太监扶摇而上
一朝魂穿,李逸竟然成为了一名宫内的假太监!意外之下,他撞破皇帝女儿身,从此,扶摇而上,平步青云!
三三木头
枭雄镇山河
枭雄镇山河
从活一次能做什么?想让家人过上富裕的生活,来了兵灾。想让对自己好的人活的好点,那些贪婪的人不肯!怎么办?打倒他们
红色疯子
沙土窝
沙土窝
翔实讲述农村生活的小说。有代农村生活情怀的读者慎入,怕你产生共鸣,哭湿枕巾。
沙土窝
明末红衫军
明末红衫军
明朝末年,各种自然灾害频发,而华夏大地群雄并起,是一个改朝换代的大时代。颓势的大明王朝面对着各种困难,一点招架的余地也没有,只是在大踏步走向灭亡。兴,百姓苦;亡,百姓苦;21世纪新一代施工员张元彪意外穿越,三观奇正的大好青年从流民乞丐做起,能否在这乱世力挽狂澜扶大厦于将倾,再造一华夏盛世。来,我们一起看看这个不开后宫,缺乏爽文的张元彪如何表现。
迷人的贾老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