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
萧玥儿要去突厥和亲?
这几乎又是一个类似于未卜先知的预言。
太子在云州战败,尚未回到宫中,但陈舞儿似乎已经预知了朝廷接下来的应对策略。
纵观朝廷的局势,大燕议和的意图已然板上钉钉。
最好的结果,便是如太子所想。
先击退突厥,而后以战胜国的身份逼迫对方妥协求和。
此番太子却在云州战败,对于内阁来讲,求和之势更加迫切。
元博事先能想到很多种求和的方式,包括对突厥开放禁令,赔款,甚至是割地。
但唯独想不到内阁会以萧玥儿为筹码,去稳住阿史那的野心。
以战败国的身份谋求和亲,俨然是一种极为卑微与愚蠢的做法。
突厥人全力攻破燕云之地,是意在中原沃土,大燕的社稷国祚,而非只是简单的掳掠,更不是为了一个公主。
以公主为筹码和亲,或许能暂缓突厥的野心,但同时也会暴露出朝廷的顾忌与软弱。
一旦战事再起,突厥人只会越来越肆无忌惮,并不会因为一层表面的“姻亲”关系,就对大燕朝放下觊觎之心。
内阁若真是以如此手段谋求议和,必会动摇民心与国本。
“你是从哪里得到的消息?萧坚未到京城,按理说内阁应该不会那么快有决议才对!”
得知此消息,元博脸色肃然,回身走向了陈舞儿。
但陈舞儿似乎并不愿就此问题与元博细说,高声呼喊了门外的守卫一声,便自顾走向了大殿的后室。
元博无奈,毕竟与陈舞儿明面上还留着一层君臣关系,侍卫在场也由不得他强行拉回对方。
离开了凤霞宫,元博心情颇显沉重,直去皇帝的寝宫求见萧玥儿。
刚到门口,发现皇帝寝宫的守卫居然换了一批面生的人。
通传过后,元博得到的回复却是公主微恙,且事忙不便相见。
元博皱眉,隐隐有种预感,或许这些侍卫根本就没有把消息传到萧玥儿耳中。
萧玥儿想通过金面人之手,探知到元博生死的消息,怎会拒绝见他?
怕是此时已经有人暗中将公主与皇帝“封锁”了起来。
是上官瑛和赵白眉的手笔?
若真是二人所为,要想见到萧玥儿,便只能先去见见这位天山师尊了。
元博转头离开了皇宫,通过有茗茶馆的暗桩得知,此时的赵白眉就在京城。
但通传之后,赵白眉却同样以事忙为由,拒绝相见。
元博随后又折返回宫中,欲见上官瑛,同样被拒之门外。
令元博有种忐忑不安的情绪。
萧玥儿若真被送往突厥和亲,无异于堕入火坑,此生便算是毁在了突厥人手里。
受尽凌辱不说,来日与大燕再起战事时,甚至可能会成为对方的人质。
次日午时。
太子萧坚与万宗德回到京城后,便召开内阁会议,并开启了宫禁。
元博闻讯入宫,连门口都进不去。
萧天云下了禁令,就连元博手中的太常令都失去了特权。
五日后。
皇宫中派出了几队宫人,在京城的各大显眼处张贴皇榜。
内容是,诛杀燕云两地的驻军主将,十三镇布政官亦遭诛连,宣威侯张风晓御敌不力,革去所有功名,但以戴罪之身,暂留职权,仍带领随后赶到的各地募兵于燕云之地外围镇守,防止突厥人继续南下。
军机阁中。
还是在那张长形的紫檀桌前,负伤而归的萧坚坐在主位上,脸色惨白,愁眉紧锁。
面前,内阁官员已然乱成了一锅粥。
大体上分成两派,主战与主和一方。
但两方并未形成均势,主和的一方压倒性地占据了多数,而主战之人唯有萧天云,这点便显得犹有微妙。
萧天云以一敌众,与内阁之人争得面红耳赤,不可开交。
作为先帝年纪最小的儿子,萧天云虽已年近五旬,但犹有血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