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不知夫人可愿和我共枕席否

第299章 董宁的谋划开始

乱世纷飞,战鼓如雷。

董军士兵开始操控着各种大型攻城器械,对着鄄城开始了第一轮轰炸。

轰轰轰——

不断地有巨石飞上城头,被轰击的城墙发出沉闷的闷雷之声。

“可惜,敌军显然就是为了消耗我们的士气,并不准备立即攻城。”

“唯今之计,也只能忍耐,等到敌军露出破绽,再行率军破坏器械。”

曹操看着城外有大军镇守的各种器械,脸色有些凝重。

“主公,董军的攻势虽然看起来很凶猛,但只要不派出士兵进攻,投石机、床弩是攻不破城池的。”

程昱在一旁猫着腰,对着曹操说道。

“你的意思是,董军有所顾忌?”

曹操眉头一挑,确认道。

“这...属下不知,只是一个猜测。”

程昱面色略一犹豫的答道。

“不用迟疑,敌军应该是有所顾忌。”

“难道说,他们已经率军进入兖州了?”

曹操摆了摆手,面露欣喜之色的说道。

按照他的猜想,如日中天的董军能有所顾忌,大概率是有其他诸侯施加压力了。

而且这个压力应该还不小。

“如果真的是有其他诸侯赶来,主公,那么现在我们只需要守住就可以了。”

程昱微微颔首,语气有些轻松的说道。

“没错,只需要守住就行了。”

“我可不会像袁绍那呆比一样,明知道野战打不过,还非得和董军野战。”

曹操点了点头,说话间还不忘埋汰一下自己的好朋友袁某。

在没有好的布局时,他绝对不会冒然和善于野战的董军在城外开战。

当然,有好的计谋的话,他曹操绝对不会放过的。

董军大营

除了负责统帅大军对鄄城轰炸的潘凤、黄忠不在外,其余将士、谋士都已就位。

就连刚刚赶来的徐荣与陈宫也在此处。

“你就是陈宫?”

董宁看着昂首挺胸,一身傲骨的陈宫,目光不由打量起了对方。

在他的印象里,这个人是一个比较复杂的人。

你说他不刚正忠义吧,他确实在投靠吕布后,便再没有改投他人。

但你说他忠义吧,他又有了背刺曹操的污点。

“没错,卑职正是陈宫。”

陈宫拱了拱手,不卑不亢的说道。

“缘何背曹操而降我?”

董宁语气有些古怪的问了一句。

“曹孟德入兖州之前颇具盛名,吾等认为此人可以让兖州发展得更好。”

“但时至今日,吾等都错了,曹操只会让兖州变成人间炼狱。”

陈宫没有丝毫迟疑的答道。

听到陈宫如此说来,董宁并没有继续问下去的心思了。

这个人无论人品如何,他都不方便在此时杀掉。

人家口口声声为了大义而投降你董宁,而且董宁打的也是朝廷的旗号。

他陈宫投靠朝廷,帮助朝廷打曹操有错么?

没错,不仅没错,而且还有功劳。

“陈宫刚正不阿,带朝廷反抗乱臣曹操,等班师回朝后,本将会上表陛下,封你为陈留太守。”

董宁看着陈宫,当即册封了陈宫。

“多谢大将军赏识。”

陈宫略感惊讶的看向董宁,随即朗声谢道。

【叮,陈宫好感度+10.】

见到陈宫这只金鸡已经开始下蛋了,董宁的目光也是愈发的满意。

他现在身边特别需要能够下金蛋的鸡。

毕竟他麾下的心腹,好感度已经无法继续提升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明朝第一航海家
明朝第一航海家
海军兵王郑海穿越明初,与郑和结拜,帮朱元璋杀功臣,与朱允炆成朋友,助朱棣打天下,开永乐盛世,造超级舰队,七下西洋。他成就了历史的辉煌,也留下了诸多历史谜团:为什么明朝太监马和成为了航海家郑和?为什么燕王朱棣能打败建文帝成为明成祖?为什么建文帝朱允炆神秘失踪,下落不明?为什么七下西洋之后明朝再无航海伟业?这一切历史谜团都与他有关,一个不被历史记录的英雄,明朝第一航海家。
文人鬼
寒门败家子
寒门败家子
一睁眼便看到一个如花似玉的老婆是什么体验?
风卷尘沙
三国:我是吕布大善人
三国:我是吕布大善人
人心中的成见是一座大山,任你怎么努力也休想搬动。穿越成吕布的吕小布心中明白,一个人想成事,需顺应天下大势而为。于是,吕布凭借自己的武力,在乱世中劫富济贫,布施天下,仁义广播,百姓爱戴。大丈夫生居天地之间,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惟贤惟德,能服于人。我吕布平生不好斗,唯好解斗,行善,讲道理。可你要是不和我讲道理,阻止吕某替天行道,那我就让你尝尝什么叫方天画戟吧!此身此武,天下无双,看我神威,
大干饭者
都穿越了,我还不能享受了
都穿越了,我还不能享受了
一次意外,主角穿越到了平行世界类似民国的世界,激活了系统。家里为上都第一富豪,本想好好享受。却不得不选择帮助受难的民族和国家。最后一步步影响世界的故事。
喜欢淡水
乱世烽烟:大石山房正说五代十国
乱世烽烟:大石山房正说五代十国
中国历史上的五代十国这一时期是一个着名的乱世,别看这段时间不长,可是这几十年里所发生的那些事儿,其精彩程度一点都不比《三国演义》里边所描写的那些故事逊色。在这期间,盗贼横行、奸雄并起、战乱不止、朝代更迭不休,闹得一塌糊涂。五代前后一共53年,换了八姓十三个皇帝,国号改了五次,这五个国号分别是:梁、唐、晋、汉、周。历史学家因为这五个名字前代都已经用过,担心会前后混乱,所以就给它们都加了一个“后”字,
大石山房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