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不知夫人可愿和我共枕席否

第261章 杜绝一切医闹

简单的做了一些部署后,董宁便吩咐火头军埋锅造饭。

人是铁饭是钢,自己让这群医者们赶来,就算事情紧急,也需要让人家吃饱饭才能治病救人。

何况,如今的情况,就算是让他们饿死,他们也救不了。

现在只能等,等典韦将感染牛痘的耕牛带来。

根据自己有限的记忆,一头牛足够救数千人。

而司隶作为种粮大州,耕牛的数量极其惊人。

相信要不了多久就能够平息这次瘟疫。

“主公,一位自称是华佗的医者求见。”

程凌志拱了拱手,说道。

“华佗?”

董宁心里微微一惊。

这个老头在汉末乃至整个历史都是极为出名的医生。

这还要归功于后世某个小说作者,让他诈尸为二爷刮了一回毒。

“带他进来吧。”

片刻后,董宁收回心神,随口说道。

对于华佗,董宁并非志在必得,不过既然已经见到了,那就不妨试试。

如果这小老头愿意,自己也可以让他教导出一大批的军医。

战争的死亡率往往是伤情恶化后,才开始出现大规模的死伤。

真正死在战场上的少之又少,甚至可以说连受伤的三分之一都很少见。

“老夫华佗,见过大将军。”

华佗躬身施了一礼,并没有因为董宁身居高位就表现卑微。

“常听闻华神医悬壶济世,这些年走南闯北活人无数。”

“今日能够得见,本将军深感敬佩。”

董宁面色如旧的夸赞了对方一句。

“大将军为国操劳,没想到老夫区区薄名,竟已入了将军之耳,老夫深感荣幸。”

华佗拱了拱手,笑着说道。

“不知华神医求见于我,所为何事?”

一番客套过后,董宁便直奔主题。

“大将军,此番将军所吩咐之事,虽然看似条理清晰,但实则并没说明该如何救治灾民。”

“老夫想问,大将军是否准备将这些百姓当作弃子?”

华佗再次躬身一拜,面色严肃的问道。

“今日若非是先生发问,本将军必定不会予以理会。”

“但念在老先生为了天下百姓奔波劳碌,我便回答你这个问题。”

“我已有了救治之法,等时机一到,我自会告知尔等。”

董宁面色一沉,语气充满威严。

他好歹也是一个大将军,一介平民如此直言逼问,甚至还有一丝怀疑的语气在里面,换做何进那种人早就把这老头拉出去砍了。

【叮,华佗好感度+20.】

“老朽惭愧,误会了大将军,恳请大将军责罚。”

闻言,华佗面露愧疚之色的说道。

虽说老头对于当官与当官的人都不太感冒,但董宁为民之心值得他抱以尊敬之心。

试问天下官员无数,又有几人真的会在意百姓死活。

“无妨。”

“对了华神医,本将军有一个想法,或许能够比你四处奔走,更能活人无数。”

董宁面色缓和了一些,出言说道。

“哦?”

“不知将军有何打算?”

华佗一怔,很是好奇地问道。

“我准备在洛阳设立一间医署,不知你可愿坐镇其间,为百姓诊治?”

“如若愿意,你不仅可以救治百姓,还能够教导徒弟,让更多的人从医,从而让天下百姓有病之时皆能得到救治。”

董宁看着华佗,语气间带着一丝诱惑。

以他的权势,想要推行医生这个行业,简直不要太简单。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明朝第一航海家
明朝第一航海家
海军兵王郑海穿越明初,与郑和结拜,帮朱元璋杀功臣,与朱允炆成朋友,助朱棣打天下,开永乐盛世,造超级舰队,七下西洋。他成就了历史的辉煌,也留下了诸多历史谜团:为什么明朝太监马和成为了航海家郑和?为什么燕王朱棣能打败建文帝成为明成祖?为什么建文帝朱允炆神秘失踪,下落不明?为什么七下西洋之后明朝再无航海伟业?这一切历史谜团都与他有关,一个不被历史记录的英雄,明朝第一航海家。
文人鬼
寒门败家子
寒门败家子
一睁眼便看到一个如花似玉的老婆是什么体验?
风卷尘沙
三国:我是吕布大善人
三国:我是吕布大善人
人心中的成见是一座大山,任你怎么努力也休想搬动。穿越成吕布的吕小布心中明白,一个人想成事,需顺应天下大势而为。于是,吕布凭借自己的武力,在乱世中劫富济贫,布施天下,仁义广播,百姓爱戴。大丈夫生居天地之间,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惟贤惟德,能服于人。我吕布平生不好斗,唯好解斗,行善,讲道理。可你要是不和我讲道理,阻止吕某替天行道,那我就让你尝尝什么叫方天画戟吧!此身此武,天下无双,看我神威,
大干饭者
都穿越了,我还不能享受了
都穿越了,我还不能享受了
一次意外,主角穿越到了平行世界类似民国的世界,激活了系统。家里为上都第一富豪,本想好好享受。却不得不选择帮助受难的民族和国家。最后一步步影响世界的故事。
喜欢淡水
乱世烽烟:大石山房正说五代十国
乱世烽烟:大石山房正说五代十国
中国历史上的五代十国这一时期是一个着名的乱世,别看这段时间不长,可是这几十年里所发生的那些事儿,其精彩程度一点都不比《三国演义》里边所描写的那些故事逊色。在这期间,盗贼横行、奸雄并起、战乱不止、朝代更迭不休,闹得一塌糊涂。五代前后一共53年,换了八姓十三个皇帝,国号改了五次,这五个国号分别是:梁、唐、晋、汉、周。历史学家因为这五个名字前代都已经用过,担心会前后混乱,所以就给它们都加了一个“后”字,
大石山房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