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八世纪

第169章 胡姬

百戏,指古代杂技、乐舞表演的总称。秦汉时已盛行。包括杂技、幻术和歌舞等。南北朝以后也称“散乐”。隋代曾把四方散乐集中到洛阳表演。唐代称“戏场”。另外官方的乐舞场所还有教司,管理俗乐的教习与演出。

唐代文化繁盛,民间歌舞表演遍地开花,其中,由于文化交流的促进与发展,胡舞尤其盛行。胡舞多姿,充满异域风情,一经传入便风靡大唐,其中以胡旋舞最为出彩。

胡旋舞,节拍鲜明奔腾欢快,多旋转蹬踏,故名胡旋。伴奏音乐以打击乐为主,与它快速的节奏、刚劲的风格相适应的。舞者在鼓乐声中急速起舞,象雪花空中飘摇,蓬草迎风飞舞,连飞奔的车轮和急速的旋风也逊色几分,左旋右旋不知疲倦,千圈万周转个不停。

《通典》云:“舞急转如风,俗谓之胡旋。”中唐文豪白居易、元稹,都有诗赞之,可见当时之人,对其痴迷的程度。而且四大美女杨玉环,乱世枭雄安禄山,皆是胡旋舞的高手,唐玄宗李隆基也好此技,以至于很多人将大唐中落与胡旋舞联系在一起,不过是为当权者开脱甩锅,寻一个借口罢了。

除了胡旋舞,还有一种经西域石国传入中原的男子独舞-胡腾舞。其属健舞,以跳跃和急促多变的腾踏为主,时而刚毅奔放,时而柔软潇洒,动作粗犷,朴实激昂。唐代诗人刘言史《王中丞宅夜观舞胡腾》诗中云:“石国胡儿人见少,蹲舞樽前急如鸟。织成蕃帽虚顶尖,细毡胡衫双袖小。”便生动刻画了此舞的情景与魅力。

其他诸如”平铺一合锦筵开,连击三声画鼓催。”的拓枝舞,还有与维吾尔族舞蹈如出一辙的阿连舞,执剑而舞的汉族舞蹈剑器舞,可谓百花齐放,争奇斗艳。

可惜洪毅花费了银钱打点,去戏场和教司转了一圈,却发现这官府渠道的乐舞,无半点生气。剩下的选择,便只有茶坊酒肆,风月之所了。一提到风月之所,众人神色立刻精彩了起来。

只见老孟一副过来人的样子,捻着胡须,含笑不语。长宁则一脸期待,大有一睹为快的执念。定邦则显得外强中干,表面上持重老成,不住对宜静说着弟妹放心,实则心痒难耐,不知飞到哪里去了。而宜静却很坦然,风月女子,最多一夜之欢罢了,哪能长久?

唯有洪毅的心思,和众人完全不在一个频道。盐帮在洛阳虽说式微,却也不是毫无作为,况且影武卫的触手,已然无声无息的摸了过来,对于情报方面,洪毅是比较满意的。

眼前桌面上的信息可谓事无巨细,详尽至极,包括消费水准,头牌是谁,主打节目,就连老板喜好,都略解一二。洪毅不觉微笑,做情报就要这样,游走于灰色地段。

然而这笑容在宜静看来,却甚感不妙,忙从旁偷瞄一眼:乐康居,主营胡旋舞,头牌:胡姬安媚儿,另有琴师:董厢兰,擅七弦琴、筚篥。可留宿,费十金。乖乖,可留宿,还要十金,这么贵的费用,不令人想入非非都难,偏偏自己与公子尚未大婚……这还得了,无论如何,一定要同行。

就在这样诡异的氛围下,终于捱到了夜幕降临。大街小巷,忽地燃起了万千灯火,橘红色的灯笼,映得人心浮躁,镂窗吊檐,影影绰绰,更显暧昧的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明朝第一航海家
明朝第一航海家
海军兵王郑海穿越明初,与郑和结拜,帮朱元璋杀功臣,与朱允炆成朋友,助朱棣打天下,开永乐盛世,造超级舰队,七下西洋。他成就了历史的辉煌,也留下了诸多历史谜团:为什么明朝太监马和成为了航海家郑和?为什么燕王朱棣能打败建文帝成为明成祖?为什么建文帝朱允炆神秘失踪,下落不明?为什么七下西洋之后明朝再无航海伟业?这一切历史谜团都与他有关,一个不被历史记录的英雄,明朝第一航海家。
文人鬼
寒门败家子
寒门败家子
一睁眼便看到一个如花似玉的老婆是什么体验?
风卷尘沙
三国:我是吕布大善人
三国:我是吕布大善人
人心中的成见是一座大山,任你怎么努力也休想搬动。穿越成吕布的吕小布心中明白,一个人想成事,需顺应天下大势而为。于是,吕布凭借自己的武力,在乱世中劫富济贫,布施天下,仁义广播,百姓爱戴。大丈夫生居天地之间,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惟贤惟德,能服于人。我吕布平生不好斗,唯好解斗,行善,讲道理。可你要是不和我讲道理,阻止吕某替天行道,那我就让你尝尝什么叫方天画戟吧!此身此武,天下无双,看我神威,
大干饭者
都穿越了,我还不能享受了
都穿越了,我还不能享受了
一次意外,主角穿越到了平行世界类似民国的世界,激活了系统。家里为上都第一富豪,本想好好享受。却不得不选择帮助受难的民族和国家。最后一步步影响世界的故事。
喜欢淡水
乱世烽烟:大石山房正说五代十国
乱世烽烟:大石山房正说五代十国
中国历史上的五代十国这一时期是一个着名的乱世,别看这段时间不长,可是这几十年里所发生的那些事儿,其精彩程度一点都不比《三国演义》里边所描写的那些故事逊色。在这期间,盗贼横行、奸雄并起、战乱不止、朝代更迭不休,闹得一塌糊涂。五代前后一共53年,换了八姓十三个皇帝,国号改了五次,这五个国号分别是:梁、唐、晋、汉、周。历史学家因为这五个名字前代都已经用过,担心会前后混乱,所以就给它们都加了一个“后”字,
大石山房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