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八世纪

第152章 平叛

津梁城头,血洗三遍。倭寇但见碍眼者,就是一顿乱刀,天孙兵不甘受戮,开始反抗。倭寇得益于事前准备,做了记号,虽是服饰相同,但一看便知是敌是友,是以一度占优。

本以为杀上一批,镇服住余众,好对付城外的泰华军,怎知天孙兵作战虽是弱鸡,但却不是笨蛋,只见混乱的士卒开始扎堆,一伙伙,一群群的聚集成团。

一个校尉,带一队兵,这个小团体内,大家还是认识的。校尉们又经常聚于将军之处,彼此相熟,几经尝试,便将那些倭人孤立了出来。这阵仗一拉开,人数众寡便开始影响到心理。天孙兵毕竟多上数倍,这几百倭寇,也是害怕被前后夹攻,乱刀分尸,眼见城头狭小绝地,易被包围,渐渐地竟退下了来。

到了街道,天孙兵竟是越聚越多,此时双方对峙,隔空比划,吆喝叫骂,偶尔有几只冷箭,呼啸而来,带走一条性命,惹得余众更加亢奋紧张。早有心思玲珑者,悄然溜去开了城门,引国王入城,此等大功,料定必有重赏。

思明瞻浩然正气,不怒自威,与夏国忠携手开进城中,倭人且战且退,往宫门而去。王宫守备之将,早已换成了尚氏族人,见小冢四郎仓皇逃回,心中顿感不妙。尚志琦此时正拘押王族众人与朝臣,稳坐大殿,只待前方捷报传回,便行那禅让大殿,指点江山,闻报倭人败退,也是大惊失色。

这宫卫与倭人合兵一处,加上尚府私兵,也有近两千人,城中天孙兵至多三四千,若论守势,还真可一战。

津梁城,毕竟由思氏王族经营千年,此番变故,也使思明瞻感慨良多。城中守军目前还算稳定,有些墙头草见国君未死,尚氏困守宫闱,便已作好了计较。百姓们自然还是龟缩家中,避之不及,兵荒马乱,都不知道谁与谁打,保命要紧。是以街道之上,诸军汇流成一,肃清顽敌,便都聚到了王宫门前。

夏国忠见天孙兵虽是浩浩荡荡,却是一群乌合之众,加之其中是否还藏匿着尚氏余党,亦未可知,便让思明瞻下了诏令,将兵卒铺散开去,围了宫城,主攻还是夏邑营的战士,能令自己踏实。正忙活着,却见一大队人马讻讻而来,人人肩头马上,挂满了血淋淋的首级。

柳步成带着特战队一连,闲庭信步般奔向王宫,只等摘下那最后的胜利果实,便是头功。此时远远看见了夏国忠,顿时就急了,只见这虎将策马扬鞭,边跑边喊:“夏国忠,你不在城外休整,跑进来作甚,元帅赐我军令,这津梁已在我囊中,你休要横插一脚,坏我好事。”

夏国忠呵呵一乐,这特战营早就入了津梁,他心知肚明,本来此地没他什么事,结果半路杀出一群流亡的倭寇,使局势多了变数,也算天公作美,掉下来的功勋。

当下虎目一瞪,佯装生气道:“尚氏勾结流寇,指挥部事先不察,将军恐你突袭尚府,弄巧成拙,吃了大亏,才令你等了一夜,由我策应与你。怎么,没有功劳也有苦劳,你好歹也是在我夏邑寄居多年,如今在战功面前,兄弟都不认了?”

“再说我看你硕果累累,也没饿着啊,哎呦,这杀得还真不少。”夏国忠粗略一看,这百八号人,应是将尚府数百条性命都害了,男女老少,活口怕没几个。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明朝第一航海家
明朝第一航海家
海军兵王郑海穿越明初,与郑和结拜,帮朱元璋杀功臣,与朱允炆成朋友,助朱棣打天下,开永乐盛世,造超级舰队,七下西洋。他成就了历史的辉煌,也留下了诸多历史谜团:为什么明朝太监马和成为了航海家郑和?为什么燕王朱棣能打败建文帝成为明成祖?为什么建文帝朱允炆神秘失踪,下落不明?为什么七下西洋之后明朝再无航海伟业?这一切历史谜团都与他有关,一个不被历史记录的英雄,明朝第一航海家。
文人鬼
寒门败家子
寒门败家子
一睁眼便看到一个如花似玉的老婆是什么体验?
风卷尘沙
三国:我是吕布大善人
三国:我是吕布大善人
人心中的成见是一座大山,任你怎么努力也休想搬动。穿越成吕布的吕小布心中明白,一个人想成事,需顺应天下大势而为。于是,吕布凭借自己的武力,在乱世中劫富济贫,布施天下,仁义广播,百姓爱戴。大丈夫生居天地之间,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惟贤惟德,能服于人。我吕布平生不好斗,唯好解斗,行善,讲道理。可你要是不和我讲道理,阻止吕某替天行道,那我就让你尝尝什么叫方天画戟吧!此身此武,天下无双,看我神威,
大干饭者
都穿越了,我还不能享受了
都穿越了,我还不能享受了
一次意外,主角穿越到了平行世界类似民国的世界,激活了系统。家里为上都第一富豪,本想好好享受。却不得不选择帮助受难的民族和国家。最后一步步影响世界的故事。
喜欢淡水
乱世烽烟:大石山房正说五代十国
乱世烽烟:大石山房正说五代十国
中国历史上的五代十国这一时期是一个着名的乱世,别看这段时间不长,可是这几十年里所发生的那些事儿,其精彩程度一点都不比《三国演义》里边所描写的那些故事逊色。在这期间,盗贼横行、奸雄并起、战乱不止、朝代更迭不休,闹得一塌糊涂。五代前后一共53年,换了八姓十三个皇帝,国号改了五次,这五个国号分别是:梁、唐、晋、汉、周。历史学家因为这五个名字前代都已经用过,担心会前后混乱,所以就给它们都加了一个“后”字,
大石山房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