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八世纪

第147章 琉球

就在三川道建设如火如荼的时候,千里与至信率海军主力,自九州南下琉球。千名隼人自成一军,负责先礼后兵,尝试和平解决。这琉球土着,与隼人也算源自一脉,只是时过境迁,沧海桑田,这血缘还能否亲近,却不得而知了。

琉球群岛,位于东海以东的大陆架上,自东北向西南分布着大隅诸岛、吐噶喇列岛、奄美诸岛、大岛诸岛、冲绳诸岛、大东诸岛和先岛诸岛,共有近五百个岛屿组成。

虽然这些小岛土地面积不大,仅有六十座岛屿可供人居住,但其连接着东北亚与东南亚,战略位置极其重要。加之所属海域内的航线,及海底资源,价值变得不可估量。

公元六世纪中后期,隋炀帝令羽骑尉朱宽出海寻访海外异俗。行至今日北起奄美大岛,南至与那国岛时,见一片珍珠般的岛屿浮在海面中,若虬龙浮在水面,遂为其取名流虬。因“虬”意为小龙,为避帝王龙讳,将该地更名为流求。

相比之下,琉球开国的神话传说,则更富传奇色彩。据说,天神阿摩美久下凡,由天帝赐予草木土石,做成岛屿。之后又求上天赐予人口,于是天帝命其子女二人降临世间,因风为缘,结合生三男二女,长男天孙氏建立了天孙王朝。天孙王朝共有二十五位国王,其史所记,历近两万年。

千里不禁咂了咂嘴,望向这如春笋般的诸多小岛。至信呲笑一声,打趣道:“这什么劳什子天孙国,不正好是咱公子的孙子所建?就这不足三万人的撮尔小国,竟敢吹牛立国两万年。若不是因同为长生天子民,咱们这一路平推,旬日内便可让他国破家亡。”

千里毕竟长了三岁,虽都是毛头小伙,却也强装老练道:“公子曾言,此地将来会是海路枢纽,南来北往,船首相连,该是多么壮丽的景象。货物中转,带来税赋,必将令琉球富甲一方,飞黄腾达。若依你一路平推,打烂了坛坛罐罐,如何是好。反正我只管扫荡海面,你负责登岸抢滩,到时公子怪罪,可与我无关。”

至信见他耍滑,无奈笑笑。其实上次与公子相见,未来规划早已布置清楚。这琉球弹丸之地,古往今来不善战斗,往往都是墙头草般,遇强则附,这也算此时代的大势所趋。

公子给予的权限也很宽泛,只要顺利南下,在更南方的夷州建立据点,便算大功一件。所以大军方至,他便派了柳南正几人登岸谈判,此刻,应在这天孙朝廷的大殿之上,讨价还价。

按照众将观点,战功近在眼前,如此小国,当去社稷,废世袭,改国为郡,如若不从,杀将过去便是,但主帅萧千里与东方至信则并不想如此草率。

想那第二舰队的大志与萧驭,协同北山白氏,利用加盟结姻之策,拓地万里,挺进美洲,生生将一旅偏师,带成了主力。而今势头正盛,自己再不灵活应变,恐怕这海军主帅与陆战队司令,都要易主了。

此时的天孙国主思明瞻,端坐于王位之上,看着大殿之上站着的数位来使,也是头痛不已。国祚延续至今,传到自己手中,实属不易,想来供奉中土为主,百余年了,除了华夏来使曾光临这群岛之国,自己也确实如那井底之蛙,多少闭塞了视听。这泰华是何方神圣,此前竟从未听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明朝第一航海家
明朝第一航海家
海军兵王郑海穿越明初,与郑和结拜,帮朱元璋杀功臣,与朱允炆成朋友,助朱棣打天下,开永乐盛世,造超级舰队,七下西洋。他成就了历史的辉煌,也留下了诸多历史谜团:为什么明朝太监马和成为了航海家郑和?为什么燕王朱棣能打败建文帝成为明成祖?为什么建文帝朱允炆神秘失踪,下落不明?为什么七下西洋之后明朝再无航海伟业?这一切历史谜团都与他有关,一个不被历史记录的英雄,明朝第一航海家。
文人鬼
寒门败家子
寒门败家子
一睁眼便看到一个如花似玉的老婆是什么体验?
风卷尘沙
三国:我是吕布大善人
三国:我是吕布大善人
人心中的成见是一座大山,任你怎么努力也休想搬动。穿越成吕布的吕小布心中明白,一个人想成事,需顺应天下大势而为。于是,吕布凭借自己的武力,在乱世中劫富济贫,布施天下,仁义广播,百姓爱戴。大丈夫生居天地之间,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惟贤惟德,能服于人。我吕布平生不好斗,唯好解斗,行善,讲道理。可你要是不和我讲道理,阻止吕某替天行道,那我就让你尝尝什么叫方天画戟吧!此身此武,天下无双,看我神威,
大干饭者
都穿越了,我还不能享受了
都穿越了,我还不能享受了
一次意外,主角穿越到了平行世界类似民国的世界,激活了系统。家里为上都第一富豪,本想好好享受。却不得不选择帮助受难的民族和国家。最后一步步影响世界的故事。
喜欢淡水
乱世烽烟:大石山房正说五代十国
乱世烽烟:大石山房正说五代十国
中国历史上的五代十国这一时期是一个着名的乱世,别看这段时间不长,可是这几十年里所发生的那些事儿,其精彩程度一点都不比《三国演义》里边所描写的那些故事逊色。在这期间,盗贼横行、奸雄并起、战乱不止、朝代更迭不休,闹得一塌糊涂。五代前后一共53年,换了八姓十三个皇帝,国号改了五次,这五个国号分别是:梁、唐、晋、汉、周。历史学家因为这五个名字前代都已经用过,担心会前后混乱,所以就给它们都加了一个“后”字,
大石山房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