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八世纪

第113章 悯农

酒足饭饱之后,话题仍离不开这国家建设。对洪毅来讲,自己可以开疆拓土,不在话下,但治理乃自己短板,自然需要留心学习。

首先便是如今这北苍全国人口,按粗略统计,今年开春便有八万移民,自唐、渤海、室韦前来落户。目前北苍道所辖北苍郡、库页郡、桦太郡和思慕郡,民众已逾三十万,因政府还在不停接纳新来移民,并向玄武道分流,是故详细数据,还需稳定一段时日,才能将户册整理完毕。

移民政策的效果显着,令洪毅放下心来,有人便有一切,毕竟红利长远且巨大。回城路上,长清曾报,新练军士三千人,一度让洪毅担忧疲敝了民力。如今犹如吃了一颗定心丸,直将那阴霾驱散的一干二净。移民渐多,尤其是多半为南来的汉人农户,土地分配便又紧张起来。

洪毅不禁好奇,现在大唐也算土地广袤,人均土地并不算少,为何这些农户遭逢天灾,宁可背井离乡,远赴塞外,也不就近取材,开荒取食呢?

其中缘由,自然还属宇文兄弟明了。首先便是这大唐毕竟是封建社会,法令法度都是维护贵族地主阶级。农民辛苦一年,缴纳赋税、田租之后,余粮竟难以维持温饱。

加之土地兼并日益严重,破产农民成为佃户,更是雪上加霜,犹如奴隶。这样的恶性循环,农民就算永生永世,也难得到属于自己的土地。

其次便是开荒之难,简直一言难尽。普天之下,莫非王土,若要开荒,必要衙门许可,而官官相护,新开垦的荒地若是上好,马上便被官家强占了去,长此以往,劳而无获,谁还愿去开荒。

再者便是成本过高,古代开荒,全靠双手双脚,清理草树杂木,翻地松土,若没有水源,还要挖池,单靠双手和简陋的工具,一块适合庄稼生长的地,真是要费尽时间与心血。

耕种当年,土地尚不成熟,肥力欠缺,若运势不好,地力不足,仍会以失败告终,何况农家往往难有余粮,来支持垦荒,拓地期间的吃食,也是个难以逾越的困难。更遑论自古便有祈祷风调雨顺之说,这水旱天灾,随意一样,便能灭了前期的辛苦,如此算来,需鸿运加身,方能恳出一块属于自己的好地,用以栖身。

而北苍的黑土地异常肥沃,一年只收一季,地力浑厚。特别是政府组织垦荒,部队大力协助,农具免费发放,虽然土地只有使用权,没有所有权,但养活一家没有问题。最根本的还是赋税低,户户能有存粮,改善生活。耕种优异者甚至奖励禽苗畜崽,搞搞副业,有了奔头,人活得才有劲头。

洪毅认真听着,不住点头。面朝黄土背朝天,农民自古便是最劳苦功高的阶层。当然,北苍大力兴建的水利系统,更为先进的曲辕犁,以及免费向儿童提供的教育,都是巨大的前期投入,这些其实也为吸引移民,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正所谓无农不稳,无工不强,无商不活。一个国家先要打下坚实的基础,必须要从兴农开始。心有所感,洪毅提笔写下悯农二首。其一: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其二: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明朝第一航海家
明朝第一航海家
海军兵王郑海穿越明初,与郑和结拜,帮朱元璋杀功臣,与朱允炆成朋友,助朱棣打天下,开永乐盛世,造超级舰队,七下西洋。他成就了历史的辉煌,也留下了诸多历史谜团:为什么明朝太监马和成为了航海家郑和?为什么燕王朱棣能打败建文帝成为明成祖?为什么建文帝朱允炆神秘失踪,下落不明?为什么七下西洋之后明朝再无航海伟业?这一切历史谜团都与他有关,一个不被历史记录的英雄,明朝第一航海家。
文人鬼
寒门败家子
寒门败家子
一睁眼便看到一个如花似玉的老婆是什么体验?
风卷尘沙
三国:我是吕布大善人
三国:我是吕布大善人
人心中的成见是一座大山,任你怎么努力也休想搬动。穿越成吕布的吕小布心中明白,一个人想成事,需顺应天下大势而为。于是,吕布凭借自己的武力,在乱世中劫富济贫,布施天下,仁义广播,百姓爱戴。大丈夫生居天地之间,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惟贤惟德,能服于人。我吕布平生不好斗,唯好解斗,行善,讲道理。可你要是不和我讲道理,阻止吕某替天行道,那我就让你尝尝什么叫方天画戟吧!此身此武,天下无双,看我神威,
大干饭者
都穿越了,我还不能享受了
都穿越了,我还不能享受了
一次意外,主角穿越到了平行世界类似民国的世界,激活了系统。家里为上都第一富豪,本想好好享受。却不得不选择帮助受难的民族和国家。最后一步步影响世界的故事。
喜欢淡水
乱世烽烟:大石山房正说五代十国
乱世烽烟:大石山房正说五代十国
中国历史上的五代十国这一时期是一个着名的乱世,别看这段时间不长,可是这几十年里所发生的那些事儿,其精彩程度一点都不比《三国演义》里边所描写的那些故事逊色。在这期间,盗贼横行、奸雄并起、战乱不止、朝代更迭不休,闹得一塌糊涂。五代前后一共53年,换了八姓十三个皇帝,国号改了五次,这五个国号分别是:梁、唐、晋、汉、周。历史学家因为这五个名字前代都已经用过,担心会前后混乱,所以就给它们都加了一个“后”字,
大石山房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