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三国,开局激活霸王神力

第225章 《长河吟》与《观沧海》

他朝着公孙续微微一笑:“公孙公子,我的诗已作,到你了!”

所有人齐刷刷看向了公孙续。

有的人,希望公孙续落败,也有的人,希望公孙续拿出更好的诗作。

乔玄和大乔互相看了一眼。

周瑜的是的确不错,可以是这个时代的上乘之作了。

可对公孙续来说,却吃了亏。

因为周瑜这首诗,是他之前已经作好了,只不过现在拿出来念一遍而已。

可对于公孙续来说,要想赢过周瑜,必须拿出一首媲美好诗才行。

如今公孙续面对周瑜的挑战,却没有任何准备,临时写出一首,那得需要何等的底蕴和才华。

然而,公孙续没有半点紧张,反而信步闲庭走了起来。

一步,两步,三步,忽然他身子一顿,脸上露出了笑容:“有了!”

“周兄面临大江大河有所感慨,这让我想起了在幽州之时,征讨乌桓首领蹋顿至辽西,路过碣石山,看到了茫茫大海!”

“那我便以观沧海为题!”

周瑜见的是江,而公孙续见到的是海。

海纳百川,逼格完全不是一个层次。

其他一众青年才俊更是一脸惊恐。

他们听说许都的曹操儿子曹植,年少聪慧,才思敏捷,能七步成诗。

而现在,公孙续竟然走了三步,就能做出诗来了。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随着公孙续朗声念出,周瑜也呆住了。

他不仅惊叹于公孙续可以三步成诗,而且公孙续现在写的这首诗,所表达的含义以及高度,远超于周瑜的长河吟。

周瑜感叹的人生无常,珍惜时光,乐观积极。

而公孙续念出来的诗,却是有一种借景抒情,表达自己的雄心壮志。

意境开阔,气势雄浑。

全篇写景,并无直抒胸臆的感慨之词。

但是纵观全文,却深深寄托一种豪迈壮阔的情怀。

波涛汹涌、吞吐日月的大海,仿佛让人看到了奋发进取,立志统一国家的伟大抱负和壮阔胸襟。

所有的士子都震惊当场。

这是何等胸怀,才写出如此大作。

比起周瑜的诗来,格局立辨。

他们看向公孙续,那戏谑的神情消失,取而代之的满是惊叹。

乔玄也不禁捻着花白胡子陷入了沉思。

一个才二十多岁年纪的人,怎么能写出如此苍凉高远的言语?

大乔早已将公孙续所念的每一个字都记了下来,反复念着,感慨无比。

她长这么大,也是第一次见到如此隽永豪情的诗词。

芳心被激得如同小鹿乱撞。

这个公孙续,身上有一股让人难以抗拒的魅力!

公孙续太强了!

周瑜神情复杂看向公孙续。

他前几日从孙策与公孙续斗将,已经对公孙续的了解来看。

以为公孙续是一个官二代,能有如此成就,不过是公孙瓒在背后支持。

可以,当现在真正接触到了公孙续本人,周瑜才知道自己的情报错得多离谱。

人气小说推荐More+

撞破皇帝女儿身,假太监扶摇而上
撞破皇帝女儿身,假太监扶摇而上
一朝魂穿,李逸竟然成为了一名宫内的假太监!意外之下,他撞破皇帝女儿身,从此,扶摇而上,平步青云!
三三木头
枭雄镇山河
枭雄镇山河
从活一次能做什么?想让家人过上富裕的生活,来了兵灾。想让对自己好的人活的好点,那些贪婪的人不肯!怎么办?打倒他们
红色疯子
沙土窝
沙土窝
翔实讲述农村生活的小说。有代农村生活情怀的读者慎入,怕你产生共鸣,哭湿枕巾。
沙土窝
明末红衫军
明末红衫军
明朝末年,各种自然灾害频发,而华夏大地群雄并起,是一个改朝换代的大时代。颓势的大明王朝面对着各种困难,一点招架的余地也没有,只是在大踏步走向灭亡。兴,百姓苦;亡,百姓苦;21世纪新一代施工员张元彪意外穿越,三观奇正的大好青年从流民乞丐做起,能否在这乱世力挽狂澜扶大厦于将倾,再造一华夏盛世。来,我们一起看看这个不开后宫,缺乏爽文的张元彪如何表现。
迷人的贾老板
明末豪门
明末豪门
明朝末年,时局昏暗,民不聊生,老朱家靠不住,闯王这个清朝快递员更加不靠谱,而投靠清廷的汉人,没有几个有好下场的。既然如此,那就只能靠自己了!
小木子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