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禁城外。
传驿兵翻身下马,从背后取出装着奏折的桶囊,双手高举。
飞快向宫门跑去。
“卢督师紧急奏报,快呈与陛下!”
宫门口把守的军士、太监、官员见奏报上系红缨,知道这是十万火急之事,也不敢阻拦。
其中一官员接过奏报,从门缝中塞入。
门内值守的的官员、太监接到奏报后,也是疾步向东跑去。
紫禁城,城东部便是文渊阁所在。
今日负责值守的是刚上任内阁首辅的刘宇亮与刚入阁的杨嗣昌二人。
两位帝国的掌舵人,此刻已在下人的服侍下穿戴整齐,
再过半个时辰就是早操的时间,二人虽贵为阁臣,但也不敢有丝毫怠慢。
值事房内,两人开始用饭。
饭食比较简单,一碗清粥,一碟咸菜,仅此而已。
崇祯皇帝即位以来,到处开源节流,严令缩减宫中用度。
相应的,在京的各部大臣也只能跟着紧衣缩食,至少在明面上不敢有丝毫浪费。
但私下里...
花天酒地,胡吃海喝的不在少数。
“文弱兄,就这白粥,百姓一年之劳作,又可食几何?”刘宇亮拿着调羹在碗中翻拌,意有所指的说道。
对面的杨嗣昌哪能听不出他的意思,这是借粥来说秦晋两地大旱之事。
昨日朝中多人上书要免除两地税收,其中主使之人便是刚上位首辅的刘宇亮。
他想借此机会刷刷名望。
原本这是常规操作,一旦哪地有了旱灾,一般情况下只要有人上书,皇帝都会做做样子,免除一些税收。
但刘宇亮脑袋不知是不是被门挤了,在提出秦晋两地税收减免后,还不知足。
竟然还安排他的亲信门生上奏崇祯免除天下百姓的剿饷、辽饷。
这下捅了马蜂窝了。
崇祯皇帝当场变色。
开玩笑,现在的大明朝财政艰难无比,就靠着这两项饷银撑着呢。
真要是免除,那庞大的军费从何而来?
你刘宇亮家里吗?
昨日崇祯虽没有当堂发火,但散朝之后,还是找了些由头,把上书的官员统统免职外放。
这下刘宇亮偷鸡不成反蚀把米,不说名望,有没有增加。单就说他政治力量减弱不少倒是真的。
此刻刘宇亮借说米粥之事,就是想要探探杨嗣昌的口风。
明白其中原委的杨嗣昌哪肯轻易表态:“首辅所言极是。”
我是在问你,农民能吃几顿粥?
你回答的这是什么?
认同我?我说啥了?
“老滑头。”刘宇亮在心中暗骂杨嗣昌。
但他深知想要从那人口中得到些许口风简直难如登天,当下也不再纠缠,端起清粥一饮而尽。
对面的杨嗣昌也三下五除二吃完了粥。
之后,两人就这么大眼瞪小眼的干坐着。
这时,门外传来紧迫的声音:“阁老,八百里加急。”
二人面色一惊。
八百里加急,建奴入关了?
大内乾清宫。
此时已是寅时初刻,崇祯皇帝早早的就起了床。
这会正在几名宫女太监的服侍下穿戴朝服。
御极十一年来,崇祯没有一天懈怠。
每日处理完国政都已是深夜,草草浅睡两个时辰,又到了上朝的时刻。
昨日关于刘宇亮门生免除辽、剿两饷的提议又让他心烦意乱,更是一夜未眠。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