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人就更容易了。用漫画、影视剧、歌曲等等东西,不经意间就能改变他们对小日子的认知,甚至能让他们心生向往。
一番操作后,再次在网上进行地产项目吹风,继续收集反馈。通过分析,确定之前那些手段对不同年龄段受众的效果。
总结成功和不足的地方。加以改进优化后,继续有针对性的催眠洗脑……
您猜,一两年,三五年,甚至更长的时间。只要我持之以恒,最后能不能在金陵搞出一个热卖的地产项目?”
“嘶……”蒋主任下意识挺起腰板,缓缓吸气。
开始时,他真以为罗一说的“房子”,听着听着才意识到,他说其实远不止是“房子”,甚至远不只是“和风建筑”。
看了眼同样在认真思索的高玥,蒋主任给出了非常肯定的回答:“会,只要持之以恒,不断调整和优化洗脑方案,你的房子一定会热卖!”
“这还只是大数据最基础的应用,高级些的,比如……”
不等罗一的话说完,蒋主任就迫不及待的问:“比如信息茧房?”
“对。”罗一点头:“信息茧房,是十九世纪一个叫托克维尔的高卢人提出的。简言之,就是利用人的选择性心理,强化人的固有观点……”
现阶段还没有“大数据”这个概念,这对罗一来说是好事,也是坏事。
“好事”是因为,他可以先知先觉其中的价值,并加以利用。
“坏事”是因为,他不是做理论研究的。在找不到对应资料,也缺少现实依据的情况下,想系统的进行论述,非常困难。
还好,后世他不可避免的深陷“信息茧房”的同时,也从网上和短视频中接触到了不少相关的理论知识。
花了不少时间回忆并整理后,拿出来“忽悠”蒋主任这样的门外汉已经足够了。
从“信息茧房”开始,说到了“回音壁效应”,再延伸到“漏斗效应”,通过对这些理论的阐述,配合上各种基于后世种种事实编出的例子,讲述了如何向特定人群灌输大量同质化信息的同时,潜移默化的加强或者改变他们固有认知的过程。
等罗一讲完时,蒋主任的背上已经在不知不觉间出了一层细汗。
他深刻的意识到了,所谓“大数据”,其实网络发展到一定程度后的一种“武器”。
一种威力巨大,且不容易被察觉到武器。
罗一见蒋主任整个人都绷紧了,没心没肺的说:“别紧张,网络这东西,对于全世界来说,都还属于应用的初级阶段。
我们有足够的时间去了解它,规范它。同时,学会如何掌控它。”
被一个年轻人用安抚的语气说教,蒋主任表情有点讪讪的。深吸了一口气,缓缓呼出。眼睛看向高玥,感慨:“后生可畏,后生可畏呀。”
“别。”罗一早没了之前侃侃而谈的模样,嬉皮笑脸的说:“您甭捧,也许从头到尾都是我的异想天开罢了。”
“不不不~”蒋主任摆手,笃定地说:“绝不是异想天开!”
“得~”罗一洒脱的起身:“该说的说完了,撤了哈。”
“先别走。”蒋主任喊住罗一,笑着问:“不要好处啦?”
“什么好不好处的,逗您玩儿呢。”罗一哈哈一笑,冲高玥摆摆手,潇洒的转身就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