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如,东大创业孵化园的负责人邓金平。
“创业孵化园”这个名头,听着好像挺大的。实际上就是学校出几个指导老师,再给点扶持政策,成立了一个专门鼓励和支持学生自主创业的部门。
邓金平前段时间从学生会干事口中知道了“网吧收银软件”。当时他就觉得这是个好项目,开发者眼光很准,抓住了网吧这个时下高速扩张的朝阳产业,也抓住了网吧经营者的痛点。
尤其是得知开发软件的人,是东大计算机系的往届毕业生,邓金平忍不住合计,这个项目挺适合纳入创业孵化园的。
如果弄好了,很有希望成为东大应往届毕业生自主创业的牌面担当。
当然了,这只是一个想法,邓金平没有急着行动。
IT行业最不缺的就是好的,让人眼前一亮的,甚至是天才般的想法。
问题是,想法归想法,能不能成事的关键点,最终还是要落在“人”上。
现在的大学生大多有一些通病——自我、理想主义,甚至是偏执和狂妄。
尤其是学校的理科生,脑子里好的创意不少,问题在于他们中的绝大部分,都是只有技术人员的思维,缺少领导者的眼界。
简单地说,这帮理科生更适合做听令行事的打工人,至多是小项目负责人,无法胜任兼顾全局的掌舵人。
还有另一帮,以工商管理学院为代表的学生,一个个的张口宏观经济、市场营销,闭口企业战略、蓝海红海。
可真到了上手的时候,连个日杂超市都能干黄了。
让他们总结教训,有埋怨各货品厂家和代理没有眼光的缺少魄力,只注重眼前利益的。有埋怨周边同类店铺没有商业头脑,只知道算小账和恶性竞争。
甚至,还有人埋怨顾客素质低下,斤斤计较。只知道钻空子占便宜。没有情怀,缺少对生活质量的追求。
总之,全世界都有罪,就是没人找自己的原因。
邓金平见了太多只知道抬头看天,不知道低头看地。或者只知道低头看地,不知道抬头看天的创业者。也扶持过不少貌似有想法有能力,实则眼高手低的年轻人。
创业孵化园从成立到现在,扶持的应往届毕业生足有十好几个,可一个像样的典范都没立起来。以至于邓金平的年终总结都不知道该怎么落笔。
介于之前林林种种的经验教训,邓金平决定再观察一段时间。起码等网吧收银软件的用户量再涨一涨,最好有了一定的营收能力后,再把人喊来好好谈一谈。
毕竟软件现阶段还没有竞争,只要掌舵人有一定的能力,起步应该不算太困难。难点在于摊子铺开,竞争出现之后,该如何继续发展下去。
打算归打算,中午去食堂吃饭的时候,邓金平碰见了廖敏和曹君。
随口打了个招呼,廖敏可能是有意给曹君创造个机会,也可能是怕俩人一起吃饭,会让别人误会什么。主动向邓金平介绍了曹君。
既然碰上了,邓金平便邀请俩人一起吃饭。
说是吃饭,实则是对曹君的一场考核。
他首先要确认的是,曹君做收银软件,是一时间的灵光闪现,还是察觉到市场需求后有针对性的开发。
其次是,想听听曹君对软件后续运营的想法。
主要有两点,一是如何应对同类软件的冲击。二是如何解决必然会出现的盗版问题。
创业孵化园是曹君毕业后出现的东西,他并不知道到底是怎么个“孵化”法,也没人跟他解释。
所以,曹君下意识的以为是学校想搞投资。
这让他有点纠结。
首先,接不接受投资,他这个只占了百分之十股份的股东,根本决定不了。
再一个,罗一的饼画很大。让曹君对未来盈利的信心很足。
在他看来,注定会赚钱的生意,接受投资等于凭白送钱给别人。
但话说回来,尽管罗一多次表示钱不是问题,但曹君每每想到用户量继续暴涨后工作室的支出,都忍不住的头皮发麻。
他不知道罗一手里到底有多少钱,够不够支撑到工作室营利的时候。
如果不够,相比于那些吃人不吐骨头的资本家,接受东大的注资,好像是一个还算不错的选择。
毕竟是985加211双一流大学呀,吃相怎么着也不会太难看。
带着这种纠结的心态,曹君非常为难的应付着邓金平一个又一个的问题。
讲了他最初只是想设计一个,用于学校机房管理的软件,后来发现网吧似乎更有需求,最后决定改做收银软件的过程。
被问到准备如何应对同类软件的竞争后,曹君又说出了“永久免费”的想法。
这个说法很自然就勾起了邓金平的好奇心,顺势问起了软件如果免费,工作室该如何生存的问题。
曹君被难住了。
免费软件如何赚钱,可是工作室最核心的机密。罗一千叮咛万嘱咐,在培养出用户粘性前,只能闷声发财,绝对不能往外透露。
所以,面对邓金平的问题,他完全不知道该如何回答。
曹君从来就不是一个有城府的人,虽然他不吭声,但那纠结的表情,别说邓金平了,就连廖敏都能看出来不少东西。
为了打消曹君的顾虑,廖敏跟他解释了下东大创业孵化园具体是怎样的一个部门。如果能被选中,可以得到学校的哪些方面支持。
听完廖敏的介绍,曹君眼珠子顿时就亮了。
他这才明白,感情不是学校想入股,而是单纯的对应往届毕业生创业项目的扶持。
比如东软写字楼租金、水电、宽带费用的减免,比如必要的技术和资源方面的支持,甚至在一定范围内,还能提供担保和背书。
这……妥妥的大好事儿呀!
意识到眼前这位邓主任,就是个活脱的“散财童子”,曹君忙说:“这个…我,我得跟合伙人商量一下。”
“合伙人?”邓金平虽然说了个问句,但心里并没有太过意外。
他早就看出来了,曹君多说算是个技术型人才。能把软件做出来,还完成了初步的推广,背后多半有其它人在支持。
“呃~是。工作室不是我一个人的。我负责技术,我的合伙人负责产品设计。”
“哦。这样呀。”邓金平点了点头:“如果方便的话,把你那位合伙人找来,咱们可以好好谈一谈。”
“行。”曹君想都没想的点头,可答应完之后,脸上又泛起难色。
“怎么,不方便吗?”
“不,不是不方便。我那合伙人…马上就期末考试了,他,可能……”
“哦~”邓金平点了点头,下意识以为曹君的合伙人是个在读本科生,研究生,或者是博士生。
于是饶有兴趣的问:“你那位合伙人,是哪个学校的?”
“他呀,安市一中的。”
“老师呀。”邓金平又点了点头。
他以为自己刚才误会了,曹君说的“期末考试”,不是他的合伙人要考试,而是他合伙人的学生要考试了。
“不,不是老师。”曹君赶忙摆手,尴尬的解释:“他…他,他现在高二。”
“高二?”邓金平的眉毛瞬间挑起老高。
“咳~咳咳咳咳~~~”
一旁的廖敏猛烈的咳嗽起来,尽管努力的控制,但随着咳嗽声,还是不断有米粒从她的嘴里往外喷射,用手遮都遮不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