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仅仅是如此!”小神算急忙说道:“那刘文采为了防止定远县将战报传入京城,他一路上拦关设卡,在每一个驿站都派人亲自把守,若不是得到六王爷与江家的帮助,那封战报根本就不可能会传入京城的。”
承渊帝站起身对着太后说道:“孰是孰非相信母后心中已然明了,那刘文采见财起意,竟然敢与周国私下勾结,做这种人神共愤的龌龊之事,若是不将他严厉惩处,那我大康的朝廷在天下人的眼中岂不是个笑话了?”
此时所有人心里都清楚,那刘文彩的罪就算是抄家灭族一万次都不为过,可是他的手中还掌握着两万多的将士,真要动他,那和逼他造反没什么区别。再加上太后与宰相同样在朝堂上掌握着极大的话语权,而刘文采手中的那些人就是他们话语权的支柱。承渊帝心里清楚,此时她若用强,朝堂上的百官必将退避三舍,而她也会遭到难以承受的反噬。如今能做的只是将这个难题交给太后来处理了。
太后此时也是愁容满面,刘文采的罪孽绝对算的上是人神共愤,可是处置的轻了天下人不服,处置的重了自己又承受不起这样的损失。虽然刘文采入京城之后她这边的实力必然会大增,可是定远侯与柳宗天也在东境虎视眈眈,承渊帝有事他们二人绝对不会不管,以这二人的战力与威望,她根本就不可能压的住。思虑了半晌后才缓缓地说道:“刘文采如今的身份依然是咱们大康东境的大将军,此事处置起来牵扯甚广,哀家提议要不先将刘文采解除一切军权然后禁足于家中,暂时将军队交由他身边的武将曲屏来带领吧!等事情彻底查明之后再做严惩如何?”
这样的结果承渊帝已然预想到了, 她对着下面的小神算问道:“既然你说处置刘文采是你们定远县百姓的诉求,那对于这样的处置你可有异议?”
承渊帝从头开始就不相信什么定远县百姓的诉求,若不是萧因在背后支持,哪个百姓会跑到京城皇宫来与皇帝讨价还价的,因此她可以肯定这就是萧因本人的意思,只是这个冤家不想担名而已。
小神算上前一步说道:“刘文采勾结外敌残害大康已经是世人皆知的事情了,既然皇上与太后不愿意严惩此人,那贫道就要提出第三个诉求了。”然后顿了顿继续说道:“定远侯为了保卫大康朝廷带领着一众勇士出生入死,为了彰显公平正义,这样的人必须要得到应有的封赏。来的时候大家一致认为刘文采若是不死,那定远侯就必须要被封为一字并肩王。”
“什么?”这话一出承渊帝与太后同时站了起来,承渊帝更是怒声说道:“这绝对不可能!”
一字并肩王的权力几乎可以与皇帝平起平坐了,而那样的地位对皇权的威胁程度绝不亚于刘家,再加上萧因的手中还掌握着绝对的实权与威望,以后他若是想要造反的话,简直就是轻而易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