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到后来,他也支撑不住了,因为涉及到了一些老辈人之间的恩怨情仇,很多都是从旧日礼节上结下的冲突,比如谁家去谁家结亲,结果对方摆出来的架势失礼了,这两家不但亲结不下来,还要坐仇,这种事现代人是很难理解的。
关键是这些仇怨,一来时间太久了,只是有些传言出来,于大爷记得不是太清,二来他自己豁达,不拿这些事儿当回事,也烦着那些矫情的人,所以在这类事儿上没有什么发言权——不过他知道谁在这个事里门儿清。
于是乎得运社曲艺学校的教导主任,总教习郜凤被他拉了进来。
郜凤这个人日常里就很传统,他在相声界也不声不响名气不那么大,但是在一些年岁比较大的观众,还有一些老派艺人眼里,他才是得运社艺术水准最高的人。
平日里人很威严,弟子们也多怕他:他是教导主任呢,每隔一段时间他还要考校众弟子的课业,很多人演出一忙就把基本功放下了,结果一考就发懵,总是被训斥——其中代表人物就是章鹤立和覃宵乾。
可是谁也没想到,得运社里最八卦的人竟然是他,这宿老的恩怨,上溯四代都没有他不知道的,现代这帮人谁和谁怎么样,他一样也是了如指掌,如数家珍。
因为他是个说相声的,曲艺门里和戏曲门里他也得走动,所以就连这两个行当里的恩怨情仇,他也是如观掌纹——当然这就仅限于北方了,南方那边他接触不到,所以不熟。
找他来主要是挑剔一下,别在片子里带出来什么现实的恩怨,结果犯了忌讳,倒不是要拿这些事儿做成影片——其实章鹤立就这些故事灵感大发,写了不少粗稿,但是这些剧本别人拍可以,他们得运社却不能拍。
于是最后就攒下来二百多个合格的本子,本来说好了一个接一个拍,但是邹九梁根据这些故事,还有那些落选的故事里也摘出一部分来,凑合到一起,做了三个话本:卿卿我我或喜或悲的爱情故事集《上元佳会》;妖狐诡怪的故事集《中元夜话》;恩怨情仇,因果循环为主的故事集《下元杂俎》。
这三个话本里,《上元佳会》又称《赐福录》,是短故事集,几十个爱情故事各有各的主人公;《中元夜话》又称《赦罪记》,便就是江湖书,主人公就是个浪迹风尘的游侠,和他的朋友们遇到的诸多事件;而《下元杂俎》的主人公却是几个老朽,以这些退休老者的口吻讲述他们年轻时遇见奇闻异事,用来佐酒。
最后国得梁看了成书,感慨万分,亲自题名《三元劝善方》,找了好些个评书界的名家给写了序:这在行业内是惊人的盛事了,因为多少年以来,也没有年轻人创作全新的话本,老前辈们早已对这种事绝望了,都以为话本创作这件事已经绝了迹
——那些买了版权改编的不能算,不然是个人说一遍三国演义,都说自己创作了三国演义的新话本,那岂不是招人笑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