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多月之后,第一颗被抛射过来的小行星顺利的被气态行星的引力给抓住,在沿途布置的飞船牵引力作用之下,很快便被拉扯到气态星球的同步轨道之上,这颗小行星直径在2000公里左右,呈现不规则的球状,算得上是比较大的小行星,围绕这小行星而来散落的无数的直径在几厘米到几十米的小陨石在气态行星的强大引力拉扯作用下,逐步朝近地轨道飞去,最终会掉落在气态行星表面。
待小行星被锁定之后,等待多时的采矿机器人和巨型采矿设备便纷纷开始附着到小行星表面开始开采矿物。
由于这些小行星是经过挑选过的,因此,各类矿物含量比较丰富,虽然没有一些稀有矿物,但足以满足日常80%以上的矿物需求。
在接下来的时间内,又有接连数颗直径在1000~2000多公里的小行星被拉扯到气态星球的同步轨道进行开采,这使得原本空荡荡的气态星球轨道上顿时变的热闹起来。不到3个月的时间,已经有五六十颗小行星分布在气态星球轨道各处,他们的体积在数以亿计的机器人和几千个挖矿设备的开采下逐步变小并消失不见。随之而来的是几十个巨型的太空星舰制造工厂逐步建设完成,几百艘各式飞船正抓紧建造。
初期建造的飞船多是一些小型星舰和大型运输舰,而中型战舰和超级战舰倒没有开始建造。至于原因,一是业务中型以上战舰需要具备强大的攻击和防御能力,所需的稀有材料较多,目前的小行星带的矿物均不含有这些稀有材料,夏洛蒂星球上现有的材料存量也少的可怜,甚至一艘中型战舰的用量都无法凑齐。二是,如果建造中型以上星舰,所使用的技术仍然是亚纳帝国的星舰制造技术,这些战舰已经在前期与西迪斯人的对抗中验证过了实力相差悬殊,因此,花费大量材料制造的星舰以后用上了,可能仍然不堪一击。目前仅仅建造的小型战舰和运输舰无非是解决一些近地防御问题和运输矿物的问题,为后期的发展奠定基础。
而夏洛蒂星球的深度开采已经基本停止,目前大部分开采工作只是针对星球上存储的一些稀有矿物进行开采,已经开采的地方都已经开始陆续回填。此时的夏洛蒂星球上,除了一些被保护的区域供那些原始巨兽生存未开发之外,其他地区的山川和湖泊基本都已经被开发的“一马平川”了。
与此同时,古尔纳星云基地那边也传来了新的消息:之前计划对那些亚纳帝国星际边境区域的行星开采计划开始进展的也十分顺利,在初期大量机器投入不足的情况下,之前运输过去的几十万萨迪人起了很大的作用,随着机器人和采矿设备大量投入使用,这部分人的工作也逐步转向了行星防御,但是由于缺少冶炼设备和精加工设备,原材料的精加工进展十分的缓慢,大量的矿物只能被暂时运输到古尔纳星云内的备用基地,这其中不乏有大量的稀有金属材料。
不过,这样的发展没有一直持续,在半年多之前,西迪斯人似乎加强了边境星域的巡查力度,他们这些基地很快便被西迪斯人发现,这些西迪斯人调动了大量的星舰对各个星球进行毁灭性攻击,由于缺乏先进的防御和攻击武器无法与西迪斯人进行抗衡,致使所有一切发展化为泡影,而且还损失了2/3的舰船和人手。不过幸好之前已经运输回来大量的矿物足以建造上百艘舰船之用,不至于全军覆没。
由于受到西迪斯人的监视,这个消息未能及时发出,只能靠撤退回来的人兜兜转转传到古尔纳星云已经过了将近3个多月。
当王星辰收到这个消息的时候不知道是该庆幸还是该沮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