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帝国时代暴兵,朱元璋惊了

第139章 奇观完成,意外发生

虽然数九寒天,但纳城海湾受洋流的影响,仍然碧波荡漾,与周围覆盖皑皑白雪的大地形成鲜明对比。

这也是纳城的独特之处,正是因为洋流的影响,才让它冬季也能正常和外界通航。

然而,朱桂狩猎的队伍,沿着海岸边缘一路行走,快要接近苏和河口的时候,终于看到了纳城海湾内有结冰现象,但并不严重。

而等众人正式进入苏河谷地,才看到此地与外界完全不同的景象。

外界的纳城海湾,碧波荡漾,甚至还有很多海鸟在飞行。

而进入苏河谷地,河面已经全部变成坚硬的冰面。

而此时在冰面上,有很多往来的车辆。

虽然纳城到舒城之间的道路,是最早被修通的,但在冬季仍然有很多人选择在冰面行走。

原因无他,因为冰面的摩擦力小,可以让马车拉更多的东西。

在地面上长途运输,木质车轮的马车拉上500公斤都很多了。

然而在冰面上,马车的底部镶上冰刀,马儿只需很小的力量就能拉动之前十倍的重量。

这一点还真让朱桂没想到!

他本以为在远北,河流封冻就不再能作为交通渠道。

然而,他却发现他的子民,给他玩出了新花样。

“王爷,要不您也感受一下这冰橇?”

远北子民所改良的冰面行走车辆,外形原理和雪橇很像,所以就被命名为冰撬了。

然而冰橇和雪橇还是不同的。

雪橇为了在雪面滑行,与雪面接触的平面必须宽长,这样才能不沉入雪内。

而冰橇为了尽可能减少摩擦力,那自然是用冰刀了。

就比如花样滑冰,运动员正因为脚下的冰刀,所以能让他以很小的力,在冰面上得到飞快的速度。

“好吧,让本王也感受一下这冰橇!”

朱桂坐到了冰橇上,然后随着士兵一声鞭响,负责拉冰橇的马便行动起来。

“好平稳啊!”

在朱桂感觉,和火车的平稳度相似,比在道路上行走要平稳的多!

不过这冰橇的原理,其实跟火车减少摩擦力是一个道理。

火车为什么要让轮子在道轨上行走?

正是因为摩擦力轻,可以用更小的力量拉动更重的货物。

而现在的冰橇也是同理。

“我远北的交通运输方式,倒是奇特,河流夏季走船,而冬季走冰橇!”朱桂感叹一声。

“是啊,这恐怕是我远北仅有的特色了,纵然是南方结冰,冰期和冰层的坚固程度都无法当作公路来用。

而在我远北大地,河流夏天是水运航道,冬季是冰橇航道!

因冰橇的摩擦力小,所以正常一匹马可以装载原来十倍的货物!

这比普通道路不知要高效多少倍!”

朱桂微微点头。

在蒸汽火车未出现之前,人们就修建木质道轨,让马在木轨上拉车,这样一匹马可以轻松拉动更重的货物。

然而对于现在的朱桂来说,整个远北大地的所有河流,不都变成了大自然馈赠的天然道轨吗?

大队人马在苏河冰面上一路疾驰,他们身边不停的有各种车辆往来。

有商队拉各种货物的,还有四匹马同时拉动的超大号运煤车,那个大个头,让朱桂感觉像一节火车车厢!

这一切太壮观了!

而所有驾驶员们,身上都穿着厚重的棉衣和皮衣,来抵抗着远北的风寒!

【叮,奇观白色恐怖修建完毕,奖励所有民用马匹升级为大力挽马,所有战马升级为伊犁马。】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撞破皇帝女儿身,假太监扶摇而上
撞破皇帝女儿身,假太监扶摇而上
一朝魂穿,李逸竟然成为了一名宫内的假太监!意外之下,他撞破皇帝女儿身,从此,扶摇而上,平步青云!
三三木头
枭雄镇山河
枭雄镇山河
从活一次能做什么?想让家人过上富裕的生活,来了兵灾。想让对自己好的人活的好点,那些贪婪的人不肯!怎么办?打倒他们
红色疯子
沙土窝
沙土窝
翔实讲述农村生活的小说。有代农村生活情怀的读者慎入,怕你产生共鸣,哭湿枕巾。
沙土窝
明末红衫军
明末红衫军
明朝末年,各种自然灾害频发,而华夏大地群雄并起,是一个改朝换代的大时代。颓势的大明王朝面对着各种困难,一点招架的余地也没有,只是在大踏步走向灭亡。兴,百姓苦;亡,百姓苦;21世纪新一代施工员张元彪意外穿越,三观奇正的大好青年从流民乞丐做起,能否在这乱世力挽狂澜扶大厦于将倾,再造一华夏盛世。来,我们一起看看这个不开后宫,缺乏爽文的张元彪如何表现。
迷人的贾老板
明末豪门
明末豪门
明朝末年,时局昏暗,民不聊生,老朱家靠不住,闯王这个清朝快递员更加不靠谱,而投靠清廷的汉人,没有几个有好下场的。既然如此,那就只能靠自己了!
小木子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