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帝国时代暴兵,朱元璋惊了

第137章 海上势力,宝岛东湾

能为华夏保全所有海上势力,这无疑是朱桂最欣慰的事情。

华夏从唐代开始通商西洋,与波斯等国贸易。

无数代人积累下的海上势力,总算是保住了!

虽然不是完全保住,仍然有一些船只被销毁。

但绝大部分主力已经保存。

作为后世人的朱桂,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如果把华夏近千年来积累的海上资源全部销毁,那简直是噩梦般的结果!

后世华夏的衰落,跟这有直接关系!

如果明清两代不闭关,继续允许海上贸易,积极拥抱外界先进文化。

那么,这个世界走上巅峰的必然是华夏,而不是西方那些强盗!

大明颁布全面禁海令之后,东湾岛显然成了远北至关重要的地方。

虽然远北可以通过自己努力,发展各种行业,但由于气候的原因,有部分行业无论如何都是无法进行的。

就比如种植金鸡纳树和橡胶树!

朱桂在东湾建立了两座城池之后,郑成功便留守了下来。

他对于开发东湾简直胸有成竹,毕竟该走过的弯路,他前世都走过了!

这个时间段,东湾没有汉人,但山里却住着十几万的野人。

这十几万人当中,大概有3万多,全是猎头族的,他们平时无比残暴,常常狩猎人头。

郑成功清楚的知道他们的据点,所以一到东湾不久,便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将这三万猎头族全部铲除!

之后,他又根据前世的记忆,剿灭了数个前世记忆中龌龊的部落。

最后剩下的东湾本土高山人,他将依据朱桂的政策,暂时授予他们准国民劳工身份,用这种方式将他们同化掉,这些也是未来开发东湾的一股力量。

而之后,郑成功便将朱桂给他的橡胶树和金鸡纳树种到了南部。

而且,他还在布袋沙滩成功开垦出盐田。

与远北大规模开垦农田不同,东湾的经济今后将以茶叶等远北不生产的东西为主。

之后,他就派遣船只到大明沿海各地,四处招募移民!

虽然大明已经禁海,但这并不是个事儿,毕竟当年的大清同样禁海,郑成功同样能从沿海拉走20万移民。

偷渡这事情郑成功太熟了!

东湾岛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三国时期,三国时期的吴国曾经派军队巡视东湾宣示主权。

不过,因为地理原因,华夏一直都没能有效开发东湾,这主要是因为洋流导致。

不要看东湾距离大陆很近,台湾海峡洋流凶猛,想要横渡在古代很不容易。

一般进入东湾只有两条路线,一条是驾驶船只到海峡中央的澎湖岛,等待风浪小之时一口气横渡,可谓是九死一生。

另一种则是从大北方的浙江沿海,顺着洋流一路南下直接飘到东湾北部,但此路线只有冬季才能通行。

相比之下,从大陆去东南亚反而更方便,不会受到巨大风浪侵扰!

而东湾的第一个开拓者是严思齐,他带领1000半商半盗,在岛屿南部定居,然后又到东南沿海招募了几千农民。

但严思齐不久便死了,他的小弟郑芝龙继承和整合了他留下的所有势力,并继续向东湾移民数万。

而这时,郑芝龙得到大明朝廷的诏安,率领他的全部精锐离开东湾,不仅放弃了辛苦开垦的基地,也将那里的移民彻底扔给了荷兰人。

再后来郑芝龙投靠大清,他的儿子郑成功反清复明,在即将失去大陆上最后据点之前,郑成功选择退守东湾。

然而这时东湾已经被荷兰人彻底占领,于是郑成功率大军将其从荷兰人手中夺了回来,之后就是暗中从大陆向东湾移民。

所以说,这一切郑成功太熟了,简直是将他当年做的事情再做一遍,所以对他并不难。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撞破皇帝女儿身,假太监扶摇而上
撞破皇帝女儿身,假太监扶摇而上
一朝魂穿,李逸竟然成为了一名宫内的假太监!意外之下,他撞破皇帝女儿身,从此,扶摇而上,平步青云!
三三木头
枭雄镇山河
枭雄镇山河
从活一次能做什么?想让家人过上富裕的生活,来了兵灾。想让对自己好的人活的好点,那些贪婪的人不肯!怎么办?打倒他们
红色疯子
沙土窝
沙土窝
翔实讲述农村生活的小说。有代农村生活情怀的读者慎入,怕你产生共鸣,哭湿枕巾。
沙土窝
明末红衫军
明末红衫军
明朝末年,各种自然灾害频发,而华夏大地群雄并起,是一个改朝换代的大时代。颓势的大明王朝面对着各种困难,一点招架的余地也没有,只是在大踏步走向灭亡。兴,百姓苦;亡,百姓苦;21世纪新一代施工员张元彪意外穿越,三观奇正的大好青年从流民乞丐做起,能否在这乱世力挽狂澜扶大厦于将倾,再造一华夏盛世。来,我们一起看看这个不开后宫,缺乏爽文的张元彪如何表现。
迷人的贾老板
明末豪门
明末豪门
明朝末年,时局昏暗,民不聊生,老朱家靠不住,闯王这个清朝快递员更加不靠谱,而投靠清廷的汉人,没有几个有好下场的。既然如此,那就只能靠自己了!
小木子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