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德风华

第96章 河套战役(二十二)

“八百里加急,前线大捷,斩俘鞑靼人五千余人。”

“八百里加急,前线大捷,斩俘鞑靼人五千余人。”

“八百里加急,前线大捷,斩俘鞑靼人五千余人。”

广宁门外的许多商户又一次听到八百里加急吓了一跳,不过听到前线大捷,杀了几千鞑靼人,现场沉默片刻,所有人都是欢呼起来,毕竟当初被兵临城下不过几十年时间,许多老人尚且记得当初的场景,现在听到朝廷打赢了,总算是可以放心下来了。

信使一路并未停留,一路狂奔到兵部,之后翻身下马大声道:

“八百里加急,河套大捷!”

守卫的军士不敢怠慢,验过身份之后便带着信使一路到了兵部大堂外,刘大夏带着两名侍郎很快便到了,接过信使手中的捷报,验过火漆之后,打开慢慢看过之后,刘大夏不由得清喝一声:

“好!”

许进也是接着说道:

“先锋初战告捷,咱们总算可以松一口气了,我等现在便将消息上报吧,想来其他人也等不及了。”

“我等即刻进宫”

信使六部都看到了,几乎所有人人都是喜气洋洋的模样,果然很快传召入宫的旨意就到了,这次除了九卿等主官,六科官员和五军都督府的几位也一同入宫了。

乾清宫内,所有在京的重臣齐聚一堂,刘大夏首先出班说道:

“启禀圣上,兵部收到前线送来的前线大捷的消息,经过初步确认,消息属实,臣等恭贺圣上!”

迫不及待的拿起萧敬手上的奏折打开,只见上面写到“臣京城卫戍兵团第七师师长杨胜敬上:臣等六月十二接到急令集合全师前往河套地区,营救庆王殿下,于当日集结全军出发,星夜兼程之下臣等于六月二十二到达榆林镇,经过一天休息,七师分为三部出关。经过两天的适应和搜寻,臣于六月二十五侦知敌已全部撤退,仅在都思兔河一线留下了十数个军营共计五千余人留守监视我军动向,经过一天的准备,臣于六月二十六卯时对敌人各营发起了进攻,此战敌人无一人逃脱,俘虏敌军主将郭尔罗斯特下两千余人,阵斩三千余人,随后臣将斥候往更北方撒出,严防敌人来袭。另制定了如下的作战计划,臣决心在援军到来之前,重创敌人先锋,打击敌人士气,拖延其大军的进军速度。弘治十七年六月二十六日。”

看着最后一串密码字符,朱佑樘没有去管具体的作战计划,而是大笑着说道:

“好,杨卿不负朕望,首战告捷,诸位以为应当如何封赏?”

“回禀圣上,杨师长此胜提振我军心士气,理当重赏,不过此刻三路援军或许还未到达河套地区,臣以为当在战争结束之后再行论功行赏。”

“大司寇所言有理,不过前线将士舍生忘死,即使现在不宜奖赏,勉励之言却是必须的,刘阁老,内阁拟一封嘉奖的圣旨吧,不过现在三路大军已在路上,让他们不要再行险冒进。”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三国:我是吕布大善人
三国:我是吕布大善人
人心中的成见是一座大山,任你怎么努力也休想搬动。穿越成吕布的吕小布心中明白,一个人想成事,需顺应天下大势而为。于是,吕布凭借自己的武力,在乱世中劫富济贫,布施天下,仁义广播,百姓爱戴。大丈夫生居天地之间,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惟贤惟德,能服于人。我吕布平生不好斗,唯好解斗,行善,讲道理。可你要是不和我讲道理,阻止吕某替天行道,那我就让你尝尝什么叫方天画戟吧!此身此武,天下无双,看我神威,
大干饭者
都穿越了,我还不能享受了
都穿越了,我还不能享受了
一次意外,主角穿越到了平行世界类似民国的世界,激活了系统。家里为上都第一富豪,本想好好享受。却不得不选择帮助受难的民族和国家。最后一步步影响世界的故事。
喜欢淡水
乱世烽烟:大石山房正说五代十国
乱世烽烟:大石山房正说五代十国
中国历史上的五代十国这一时期是一个着名的乱世,别看这段时间不长,可是这几十年里所发生的那些事儿,其精彩程度一点都不比《三国演义》里边所描写的那些故事逊色。在这期间,盗贼横行、奸雄并起、战乱不止、朝代更迭不休,闹得一塌糊涂。五代前后一共53年,换了八姓十三个皇帝,国号改了五次,这五个国号分别是:梁、唐、晋、汉、周。历史学家因为这五个名字前代都已经用过,担心会前后混乱,所以就给它们都加了一个“后”字,
大石山房主人
重生明朝:我真的不是太监啊
重生明朝:我真的不是太监啊
现代的屌丝李瑾意外穿越到明朝正德年间的大太监刘瑾身上,本想以超越时代的知识和远见,改陈弊制,富国强兵,振兴中华,但因改革太过超前,不被百官理解,误认为奸臣。且看刘瑾如何游走于百官和正德皇帝之间,带领大明复兴,剿灭日朝,威震西洋,屹立世界之巅。
林星寒
三叔是刘邦
三叔是刘邦
两千年前,一个健身馆改变了大汉皇朝——一个热衷于打磨肌肉的黑道少年刘圣,穿越后,成为了汉高祖刘邦大哥的儿子、刘邦的亲侄子刘信。不出意外的话,他会成为后来的“羹颉侯”。“羹颉侯”是个戏谑、嘲讽式的封号。史书记载,刘邦在未发迹前,经常呼朋唤友去寡嫂家蹭饭,寡嫂不胜其烦,故意敲打锅底表示“羹尽”,意思是连汤都没有了。刘邦觉得很丢面子。当皇帝后,分封同姓诸侯,唯独不分亲哥哥的儿子刘信。经“太上皇”劝说,才
红掌清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