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世:从大学城开始发育

第482章 争锋相对

李斯可是跟傲踏天说过,龙墓非常凶险。

诸神禁区可不是随意乱叫的。

这狐狸现在说要进龙墓。

可把夜君莫微微惊讶了一番。

将臣此时轻声细语开口道:

“天海王对吧?本宫不管你和白霓裳有何冤仇,今日看在本宫面子上,暂且放下如何?”

夜君莫闻言一脸微笑点头道:

“好的将臣大神。”

女魃可是对他说过,将臣是四大尸祖里面最牛批,最神秘的存在。

传说她本体乃一株世界神木。

创世古神女娲和她哥哥伏羲,把吼斩杀后,尸体交由昊天处置。

昊天把吼的尸体封印在世界神木里面。

经过岁月的沉淀,世界神木浮生了灵智。

随后吸食了吼的躯体上遗留的神力。

从而从世界神木里面脱离出来,才幻化的人身,化为四大尸祖之一的将臣。

此时将臣亲自开口,说给她一个面子。

他夜君莫自然不敢不给面子。

先不管白霓裳和将臣是如何搞到了一起。

就刚刚女魃和将臣的交谈来看,这两个妹子应该有着某种羁绊。

将臣对夜君莫的态度很是欣慰,随后她目光看向女魃。

见女魃此时秀眉紧锁,一双美眸不断扫视耸立在广场上的九座古碑。

将臣淡淡一笑,道:

“你应该看出来了,这是九幽炼魂大阵,而且下方还有一座大阵和九幽炼魂大阵形成对峙之势,这龙墓帝陵里面,应该蕴藏着大秘。”

“九幽炼魂大阵?”傲踏天吓的惊呼出声,一双马眼在眼帘中乱转。

“什么九幽炼魂大阵?”

夜君莫眉头一皱,看向女魃询问。

光听这名字就知道是某种炼魂阵。

只是他想知道有何具体作用。

女魃收回目光,眼底划过一丝温怒。

显然是因为这座囚禁仙秦战魂的炼魂大阵,让她心里很不舒服。

女魃当即为夜君莫解释了一番,九幽炼魂阵的具体作用。

众人听完女魃的解释,无不倒吸了一口凉气。

一旁的苏菲直接抽出尸屠,望着那森寒凌利的刀身,清冷出言:

“此地既然有凶恶的炼魂大阵,为何李斯还要让我带仙秦百万战魂来龙墓?这不是让他们来承受灵魂万世生灭灼烧之苦吗?”

傲踏天赶紧解释道:

“女主人,李斯那老小子应该不知道。”

“他和白起大将军以及仙秦百万战魂,是死在荒古末,神道一万一千年。”

“而仙秦帝国被诸天仙神彻底镇压,是在神道三万三千年。”

傲踏天摇了摇头又感叹道:

“李斯那老小子的残念如果没消散,当他知道仙秦战魂居然被生生世世炼魂,绝对会老泪纵横,哭的原地升天。”

苏菲听完傲踏天的解释,微微颔首,轻声自语说道:

“那尸屠里面的仙秦战魂怎么办?我怕让他们在里面呆久了,忍不住让尸屠吞了他们。”

墨青语,傲踏天闻言嘴角狂抽。

还得是你这冷女王,从来没有考虑过还李斯的恩情。

居然想让尸屠吞了百万仙秦战魂来养刀。

这女人,卧槽。

“回了天海,交给我吧!我用来打造亡灵军团。”女魃忽然说道。

苏菲收好尸屠,颔首表示没问题。

人气小说推荐More+

江南之南
江南之南
江南宋城赣州,地处“江南之南、岭南之北”,是一座多元文化交融共生的城市。《江南之南》是一本关于赣州的本土读物,为赣州存留了一份温馨的文化遗痕和时代记忆,但“不止于赣州”,同时也是一道认识江南、洞察客家的视窗。全书共5辑,分别为此山此水、客家风情、烟火记忆、人物春秋、诗赋江南,收录了99篇文章。“以文为镜,借字传情。”作者采用文学性笔调,透过不同的视角,或散文随笔娓娓道来,或诗词歌赋简约凝练,叙写了
陈相飞
机甲狂潮:从教练机开始无限进化
机甲狂潮:从教练机开始无限进化
叶流云穿越蓝星,一个机甲狂潮的平行世界,每个人都拥有属于自己的机甲。叶流云却只有一个破铜烂铁般的0星教练机。好在他觉醒了无限进化系统,只要完成任务,就能够获得进化点,让机甲无限升级进化!0星动能系统?直接进化,10星恒星动力炉,无限能量!0星防御系统?直接进化,10星虚无量子防护立场,固若金汤!0星战斗系统?直接进化,10星终星武系列,毁灭星系,制霸宇宙,就在今天!你以为10星就是极尽巅峰了吗?不
是龙神啊
诸天:自遮天崛起
诸天:自遮天崛起
吾有一刀,可斩天骄。吾有一剑,可镇诸天。天帝出,镇世间,刀逆乾坤斩光阴!登天路,踏歌行,弹指遮天!自遮天崛起,于万界成帝!
徐一亿
安娜·卡列尼娜(下)
安娜·卡列尼娜(下)
《安娜·卡列尼娜》是托尔斯泰第二部里程碑式的长篇小说,创作于1873年至1877年。安娜是一个上流社会的贵妇人,年轻漂亮,追求个性解放和爱情自由,而她的丈夫却是一个性情冷漠的“官僚机器”。一次在车站上,安娜和年轻军官伏伦斯基邂逅,后者为她的美貌所吸引,拼命追求。最终安娜堕入情网,毅然抛夫别子和伏伦斯基同居。但对儿子的思念和周围环境的压力使她陷入痛苦和不安中,而且她逐渐发现伏伦斯基并非一个专情的理想
(俄)列夫·托尔斯泰
复活
复活
本书记述贵族青年聂赫留朵夫诱奸姑母家中养女、农家姑娘卡秋莎·玛斯洛娃,导致她沦为妓女;而当她被诬为谋财害命时,他却以陪审员身份出席法庭审判她。这看似巧合的事件,在当时社会却有典型意义。小说一方面表现作者晚年代表性主题——精神觉醒和离家出走;主要方面则是借聂赫留道夫的经历和见闻,展示从城市到农村的社会阴暗面,对政府、法庭、监狱、教会、土地私有制和资本主义制度作了深刻的批判。
(俄)列夫·托尔斯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