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大明当皇孙,开局救活朱标

第124章 东北

郑和不知能否平安归来,更不知能否顺利完成使命?

假如郑和能从南美洲引进玉米、红薯、土豆,再加上东北一望无际的黑土地,谷满囤粮满仓的日子就近在眼前了。

有银子,有地,有粮食,有兵,有船……

这样的前景多么令人欢欣鼓舞啊!

再有个儿子就好了!

朱允熥正在沉思中,朱椿脚步匆匆走了进来。

\十一叔,我刚才跟四叔说,朝廷准备派他去开发东北。\

朱椿将一份奏折重重拍在案上,道:\先别提东北了,皇上先看看山西乱成什么样子了!\

朱允熥忙展开奏折,是驻守雁门关的老将郭英亲笔写的,八百里加急送到南京。

朱椿连珠炮说道:

\蒋瓛派到山西去的那个锦衣卫千户胡作非为,烧杀劫掠,强奸民女,引起了民愤,平阳三十三家士绅纠集十万乡民造反,杀死了三百名锦衣卫,扣押了二百名锦衣卫,朝廷新任命的平阳知府在混乱中被打死,府衙被焚毁。郭英请示朝廷要不要前往镇压。\

自古皇权不下乡,朝廷再强悍,地方上的事务总是绕不开士绅,朝廷在陕西山西又是抄家又是没收土地,做得太过火了,把士绅全推到了朝廷的对立面,这下怎么收场?总不能把他们全杀了吧?

在朝廷眼中,是他们在造反。但在他们眼中,又何尝不是朝廷在造反?不要说他们,就是臣也不明白皇上是怎么想的。为什么要夺士绅的土地分给民户?皇上知道外面人怎么议论吗?\

朱允熥:\怎么议论?\

朱椿:\说就算黄巢张角这样的反贼得了天下,也不过如此……\

这可是刻骨的阶级仇恨啊,朱允熥头皮一麻,\随他们说去。陕西有没有奏折?\

朱椿满脸不悦,高声道:\没有!\

朱允熥:\给察罕传旨,命他火速从延安带一万兵南下,控制西安。\

朱椿:\皇上是担心西安也会有变乱吗?\

\是!\

\那么朝廷怎么回复郭英?要不要命他带兵镇压叛乱?\

朱允熥摇摇头,\传蒋瓛!\

不一会蒋瓛来了。

朱允熥将奏折掷在地上,冷冷道:\自己看。\

蒋瓛匆匆看了一遍,辩白道:\皇上明察,这里面有文章!\

\什么文章?\

蒋瓛道:\微臣派往山西的这个锦衣卫千户,名叫向春,是个极老成极稳重的人,素来循规蹈矩,不可能激起这么大的变乱!\

\你怎么这么肯定?\

蒋瓛道:\郭英这份奏折上说,平阳府发生叛乱是因为锦衣卫千户向春强抢民财强奸民女,纯粹就是子虚乌有的事!\

\何以见得?\

蒋瓛道:\启禀陛下,洪武二十九年,向春随微臣缉拿要犯,伤了命根,从此不能人道,何来强奸民女一说?\

朱允熥也觉得有理,蒋瓛御下极严,哪个锦衣卫吃了熊心豹子胆敢捅下这么大篓子?一定是有人背后使坏!

人气小说推荐More+

寒门败家子
寒门败家子
一睁眼便看到一个如花似玉的老婆是什么体验?
风卷尘沙
三国:我是吕布大善人
三国:我是吕布大善人
人心中的成见是一座大山,任你怎么努力也休想搬动。穿越成吕布的吕小布心中明白,一个人想成事,需顺应天下大势而为。于是,吕布凭借自己的武力,在乱世中劫富济贫,布施天下,仁义广播,百姓爱戴。大丈夫生居天地之间,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惟贤惟德,能服于人。我吕布平生不好斗,唯好解斗,行善,讲道理。可你要是不和我讲道理,阻止吕某替天行道,那我就让你尝尝什么叫方天画戟吧!此身此武,天下无双,看我神威,
大干饭者
都穿越了,我还不能享受了
都穿越了,我还不能享受了
一次意外,主角穿越到了平行世界类似民国的世界,激活了系统。家里为上都第一富豪,本想好好享受。却不得不选择帮助受难的民族和国家。最后一步步影响世界的故事。
喜欢淡水
乱世烽烟:大石山房正说五代十国
乱世烽烟:大石山房正说五代十国
中国历史上的五代十国这一时期是一个着名的乱世,别看这段时间不长,可是这几十年里所发生的那些事儿,其精彩程度一点都不比《三国演义》里边所描写的那些故事逊色。在这期间,盗贼横行、奸雄并起、战乱不止、朝代更迭不休,闹得一塌糊涂。五代前后一共53年,换了八姓十三个皇帝,国号改了五次,这五个国号分别是:梁、唐、晋、汉、周。历史学家因为这五个名字前代都已经用过,担心会前后混乱,所以就给它们都加了一个“后”字,
大石山房主人
重生明朝:我真的不是太监啊
重生明朝:我真的不是太监啊
现代的屌丝李瑾意外穿越到明朝正德年间的大太监刘瑾身上,本想以超越时代的知识和远见,改陈弊制,富国强兵,振兴中华,但因改革太过超前,不被百官理解,误认为奸臣。且看刘瑾如何游走于百官和正德皇帝之间,带领大明复兴,剿灭日朝,威震西洋,屹立世界之巅。
林星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