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殿下请登基

第377章 哈兰城卫

朝鲜准新王李珦身着素衣,因为年初的时候,李裪薨逝,现在还是丧期。

面对董山等人的到来,准朝鲜王并没有不喜。

自己的父王虽然驱赶北方的女真人,但拉拢也有。

和大明差不多,对于前来投靠的人,朝鲜持着欢迎的态度。

董山的投靠,对于即将即位的李珦来说,就是一份大礼,预示着他执政受到了肯定。

所以在朝议上,董山直接拍起了李珦的马屁:“大王刚毅简默,锐意进取,有海东尧舜之称,学究天人,某自感五内,特来拜服。”

谁会不喜欢被拍马屁?

若是不喜欢,那一定是拍错地方了。

闻言,李珦大喜,直接给了董山一个中枢密使的职位。

朝鲜的朝廷,是学着中原朝廷建立起来的小规模政府,这枢密使,和胡元的差不多。

枢密院主管军事机密事务、边地防务、并兼禁军。

大明没有枢密院,其职责被都督府承担,并且划分了一些到锦衣卫这类的特务机关。

朝鲜地小,不需要如同大明那般精密的组织架构,所以说是枢密院,但其本身职责主要是禁军。

给董山一个护卫当当,在李珦看来,自己已经是大发慈悲了。

而对于董山而言,这位年轻的王,有点蠢笨,看来传言中,此王喜好性理之学,附庸风雅之说,名不虚传。

“末将谢大王赏赐。”

说着,董山便跪下来磕头,心想着,有这一层保护,自己也多一分保障。

大明对附属国的容忍度很高,以至于朝鲜会习惯于辩诬,就如同孩子做错事顶撞父母一样,通常情况下,明廷是不追究的。

以至于后来董山杀死抢走边民十余万,导致成化犁廷,明廷也没有对朝鲜怎么样。

在李珦沾沾自喜的时候,刘安部队已经绕过长白山,进入了合兰城卫的领地。

这里地处平原,卫所建立了城寨,地处图们江上游,从山地进入平原,入眼便是这座荒凉的古城。

和那小山村一样的虎儿文卫不同,合兰城卫是万户府。

明军走的是大明在胡元基础上加固的驿道,也被称为朝贡道。

靠近土城的时候,合兰城卫早早就收到消息,并让探马前来接洽。

大明和女真那若近若离的关系,让城里的人不免有些担忧。

而刘安也一样,他直接在距离土城三里处让大军停下休整,并让探马前去宣读明军的来意。

毕竟这里已经离大明完全掌控区域有些距离,对于让合兰城卫的指挥交出兵权,刘安也不敢打包票对方会束手就擒。

如果一旦打起来,明军必须速战速决。

王翱看着眼前的草原,问道:“将军是怕会有战事?”

根据刘安的排兵布阵,王翱很容易猜到。

闻言,刘安点了点头,没有隐瞒,道:“此处不是建州卫,离大明近,也不是虎儿文卫那种穷乡僻壤,看那土城便能知道,此地沟通东西,乃是朝贡要道,相对的,必然产生市集。”

王翱眯眼看向远方土城,心里亦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水浒粮草小兵甲
水浒粮草小兵甲
以贼窝里的吃饭、穿衣、利益、“官位”、人性等为主题,来讲述水浒故事,不求标新立异、耳目一新,但求探析好汉们内心深处的故事。
一弟于一
成亲后,我玩刀的娘子开始娇羞了
成亲后,我玩刀的娘子开始娇羞了
永嘉十二年,苏州府大水,房屋倒塌无数,良田被淹无算,数万百姓衣食无着,成为流民。李想穿越过来,就成了一名光荣的丐帮弟子,就在他感叹着老天或者系统不公的时候,却被一阵吵杂声惊醒。只见几名彪悍的汉子忽然闯了进来,为首的却是一名体型壮硕,膀大腰圆的少女。少女手提两只硕大的铜锤,至少五六十斤,这彪悍模样,后世的举重运动员,都没法比,这么猛的妹子可真是......没见过。少女环顾一圈,最后看到了李想,脸上露
佐蓝
科举,他们都说我是文曲星下凡
科举,他们都说我是文曲星下凡
(本书融合科举+感情+朝堂+官斗+战争等各种元素)赵琳,本是华夏最为年轻的古文学教授。穿越后,成为了大周一个享有“文曲星”“神童”人设的少年童生。却被提学大宗师,断定为“为人轻浮,终生无成”。面对人设的即将崩塌,他凭借着两世的超凡智商、才华,一举拿下院试案首。乡试中,更是一举夺魁,成为解元,夺得“中原第一才子”的名号。他鸿运滔天,救下的乞丐是书画诗词四绝的江南第一才子。大周魏王、未来的储君、皇帝,
林桐
站奴
站奴
难不成是因为前世随意断更,竟遭老天恶意穿越?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主角发现自己居然穿越了,更可气的是现在自己的身份竟然是一名奴隶。前身跟随着同样的三蕃俘虏来到了这被认为是苦寒之地的东北,被发配作了一名可怜的站奴。此时他发现驿站内只有一人看守……于是他决定反抗!“毋宁死,不为奴!”(本书别名:我在东北建八旗)
晓晓松松
大明小相爷
大明小相爷
江湖,庙堂,人心叵测;我苏景将以武证道,玩转大明风云,任由那宁王鬼卫、血士,从中作梗,我都将以一己之力将其斩尽。世人当我是京城第一纨绔,可在这波诡云谲的朝廷之中,我置身为棋、甘心做臣,用自己的手段,挽这大明之乱,成为这大明第一相爷!
锁星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