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殿下请登基

第276章 莫谈国事

“不就是体力活吗?为啥还要识字?”

有人不解,那人笑着回答:“之前俺就去试过了,像咱工地那些架构,就要会算学,而且还要画什么图,不识字可做不了。”

“这么说也对,难怪工头最近晚上都不喝酒了。”

不少人点头认同着。

高谷却有些听不明白,连忙问道:“这么说,难不成读了书,出来还是干些体力活?”

闻声,众人的目光看了过来。

工人们彼此之间说没什么事,可是高谷一个书生模样的老人,那就和他们不是一个世界的。

“干体力活怎么了?俺这工地上,一个月也能五六两,以前可想也不敢想!当衙门差役才几两?”

有人不喜说道,觉得自己被冒犯了。

但是在高谷眼里就不一样了,以前这些人,面对读书人都是唯唯诺诺,现在竟然敢还嘴了。

“倒不是这么说,只是寒窗苦读,最后却没改变什么,那读书又何用?”

高谷扬起嘴角,十分和气说道。

“怎么没用?学门手艺,荒年都饿不死,咱是读不下去,不然也去夜校了。”

老工人摇了摇头,反驳道。

“夜校?那是什么?”

高谷听到新词,瞬间作出反应,追问。

“嘿嘿,咱这不是白天没时间嘛?想要识字,只能晚上,所以圣人就组织了学习小组,让一些识字的人教咱。”

参加过的工人乐呵呵笑道:“过年俺娃儿回来,作业上的不懂,问俺,俺也不知道,所以,俺就觉得应该去识字,不然都不知道怎么跟俺娃儿聊天了。”

关于孩子的话匣子一打开,在场的工人就你一言我一语,说起了自家的变化。

有的说的是儿女,而有的是说自己的孙辈。

高谷也注意到,很多外来的流民工人在感叹自己来得晚了,孩子还读不上书,只能说着羡慕的话语。

如此这般的改变,如果不是亲耳听到,高谷最多认为京城的改变就是多了那么些建筑而已。

教之则善,本无类也。

活了这么久,高谷都没想过这个年纪的工农,竟然还有着读书识字的心思。

他总觉得,士农工商的概念逐渐模糊了起来,为此也有几分忧心。

不可以其种族庶鄙而不教之,这是儒家的教育思想,可是,思想是思想,现实中,氏族阀门的兴起,就是对知识的垄断,对于农工商,都是极为鄙视。

高谷没有作出激烈反应,因为他习惯的往深处去想。

圣人如此安排,一定有其意义,自己半百的年纪,没有那么肤浅。

更何况,和这些工人坐在一起,看着那一张张笑脸,为生民立命,不就是如此吗?

“你们听说了吗?说是那田税要改了,不算人头了。”

不知是谁说了一嘴,其他人也安静了下来,随后问道:“你从哪里听说的?”

“卖报郎啊。”

那人指着不远处的人,说道:“就在那报纸上写着,不过说得不多,好像是朝廷有这个意思。”

“莫谈国事,莫谈国事!”

另一人突然就忌讳如深,阴恻恻道:“国事可不是咱们这种人可以谈的。”

人气小说推荐More+

湛湛露斯卿
湛湛露斯卿
“你为何选我?”“因为我想看你君临天下的样子。”……因为一首童谣,他从皇子变成质子。从此,他发誓,他一定会回来的,回来讨回那属于他的一切,包括那至高无上的权力。
豆氏凉拌
大唐最苟皇子
大唐最苟皇子
一觉醒来,成为李世民最不受宠的皇子。面对这上可杀兄囚父的皇帝,下可全是心眼子的大臣,李明只敢唯唯诺诺在苟道中发展自己的势力,然后重拳出击打造属于自己的时代。
残风徐徐
我在古代搞发明
我在古代搞发明
穿越到古代,成为寒门赘婿,没有豪横权势,也没有万贯家财,有的只有一个漂亮老婆和一个可爱的小姨子。且看他如何凭借智慧,让寒门崛起,问鼎天下。
风云乱啊
三国,召唤烽火狼烟
三国,召唤烽火狼烟
[武将乱斗+轻松造反+历史人物尽显光辉]泥头车司机业绩+1,刘和穿越到穿越人次最多的三国时代,成为汉室大宗正、幽州刺史刘虞的独子刘和。刘虞忠于汉室,拜幽州刺史假节北方四州,堪称天胡开局,但唯一的独子却一心想要造反……刘备有五虎上将,但刘和丝毫不慌,反手扔出凌烟阁二十四功臣。刘和:董卓匹夫,虽然你有天下第一的吕布当义子,但如果我打出李元霸和李存孝两张王炸,阁下当如何应对?不要问我有多强。别问,问就是
咕噜噜的扇叶子
大汉匈奴王
大汉匈奴王
这是汉末南匈奴的故事。刘豹万万没想到自己穿越到三国,成了“其心必异”的匈奴王,与蔡文姬纠缠在一起。他蓦然发现,原来在大汉恢弘的篇章中,竟然有着这么一群胡人,替大汉镇守北关,甚至可能是你我的祖先。他们夹缝中生存,有人恨他们是爪牙,有人视他们为猛兽,有人把他们当走狗,唯独没有人愿意把他们当人。恰逢汉末渐失权柄,又有鲜卑崛起,匈奴难民大量涌入河套,汉廷最后用计再次分裂其部,之后再也无力握住缰绳。逐鹿中原
老李不似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