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五年狗县令,震惊朱屠夫

第852章 姚广孝:宋大人这么做,一切都是为了殿下!

朱棣重重地叹了口气。

虽然姚广孝的话,听起来逆耳,但是也不得不承认,姚广孝分析得非常到位。

即便他朱棣没有想要篡位的心思,但是朝臣们都会因为他有做皇帝的实力,从而忌惮他。

此时,朱棣不由得想起了他的二哥朱樉。

朱樉还是皇子时,也同样的文武双全,才华出众。

可是去了封地以后,不知怎么的,后来就越来越出格。

后来还惹发民愤,被朱元璋召回京,让他修身养性,实际上却是变相软禁。

由此看来,姚广孝分析得没错。

不过朱棣有些不快,“大师,本王告诫过你多次,不要随意议论皇室的事情,特别是涉及父皇和我们兄弟们的事情就更不要妄议。”

“你跟本王说说,本王听过也就算了,不会跟你计较。”

“但是大师切记,小心隔墙有耳。”

“如果大师的话传到父皇耳中,连我都保不了你。”

朱棣郑重其事地再次告诫,但是姚广孝显得不以为意。

“殿下,人生在世是功是过,都是由世人来评论的。”

“如果一个人他问心无愧,世人再如何议论都不会颠倒黑白。”

“但若是为人处事有愧于心,有愧于天地,世人对你的指指点点,你也得接受。”

“贫僧不过是就事论事,实话实说罢了。”

“如果殿下只想听好话,却听不得逆耳的忠言,那说明殿下心胸太过狭隘。”

“行了!”

朱棣直接打断了姚广孝的话,“大师,我正在跟你谈论宋师的事情,不是让你对皇家的事情指指点点。”

“言归正传,大师解释一下,宋师为什么会突然间锋芒毕露?”

姚广孝看到朱棣有些着急了,这才耐心解释。

“殿下,宋隐之所以性情大变,是因为审时度势,改变策略。”

“殿下觉得宋隐这段时间风头过劲,假设殿下是朝中大臣,遇到一个以一人之力就相当于拥有了千军万马的对手,殿下会怎么做?”

姚广孝才说了两句,又开始反问朱棣。

这也是他和朱棣的相处模式。

朱棣有问题想咨询姚广孝时,姚广孝基本上不会直接把答案告诉朱棣。

往往以反问的方式让朱棣去思考。

他是朱棣的谋士,不是朱棣的教习先生。

在姚广孝心里,朱棣日后是要称王称霸,所以朱棣要有自己的见解,不能人云亦云。

只有朱棣考虑不够周到,或者是实在想不出时,姚广孝才会加以指导。

朱棣也非常喜欢这样的方式,让他勤于思考,无形中领悟了很多东西。

看到姚广孝又把问题甩了过来,朱棣皱了皱眉头,思索片刻才尝试性地作答,“任何一个臣子,肯定都想自己的官职越升越高。”

“甚至妄想有一天,权力能达到巅峰,甚至足够跟皇帝对抗。”

“但是在我之上,已经有这么一个权力比我还大的大臣挡在我前面,如果不是同一条船上的人,我肯定会想方设法除掉他。”

监国这段时间,朱棣见过太多的勾心斗角和尔虞我诈。

因而姚广孝的问题,他不假思索就能回答上来。

姚广孝闻言点了点头,“不错,正是如此。”

“那你现在知道宋隐为什么跟以往不同了吗?”

姚广孝继续反问。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寒门败家子
寒门败家子
一睁眼便看到一个如花似玉的老婆是什么体验?
风卷尘沙
三国:我是吕布大善人
三国:我是吕布大善人
人心中的成见是一座大山,任你怎么努力也休想搬动。穿越成吕布的吕小布心中明白,一个人想成事,需顺应天下大势而为。于是,吕布凭借自己的武力,在乱世中劫富济贫,布施天下,仁义广播,百姓爱戴。大丈夫生居天地之间,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惟贤惟德,能服于人。我吕布平生不好斗,唯好解斗,行善,讲道理。可你要是不和我讲道理,阻止吕某替天行道,那我就让你尝尝什么叫方天画戟吧!此身此武,天下无双,看我神威,
大干饭者
都穿越了,我还不能享受了
都穿越了,我还不能享受了
一次意外,主角穿越到了平行世界类似民国的世界,激活了系统。家里为上都第一富豪,本想好好享受。却不得不选择帮助受难的民族和国家。最后一步步影响世界的故事。
喜欢淡水
乱世烽烟:大石山房正说五代十国
乱世烽烟:大石山房正说五代十国
中国历史上的五代十国这一时期是一个着名的乱世,别看这段时间不长,可是这几十年里所发生的那些事儿,其精彩程度一点都不比《三国演义》里边所描写的那些故事逊色。在这期间,盗贼横行、奸雄并起、战乱不止、朝代更迭不休,闹得一塌糊涂。五代前后一共53年,换了八姓十三个皇帝,国号改了五次,这五个国号分别是:梁、唐、晋、汉、周。历史学家因为这五个名字前代都已经用过,担心会前后混乱,所以就给它们都加了一个“后”字,
大石山房主人
重生明朝:我真的不是太监啊
重生明朝:我真的不是太监啊
现代的屌丝李瑾意外穿越到明朝正德年间的大太监刘瑾身上,本想以超越时代的知识和远见,改陈弊制,富国强兵,振兴中华,但因改革太过超前,不被百官理解,误认为奸臣。且看刘瑾如何游走于百官和正德皇帝之间,带领大明复兴,剿灭日朝,威震西洋,屹立世界之巅。
林星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