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五年狗县令,震惊朱屠夫

第771章 推出种植园计划,朱标正式提出巡视

“大明现在的发展规模,已经远超许多朝代最为昌盛时的情景,那时的朝代都没有出现饥荒,没有出现粮食问题。”

“那为何如此繁荣的大明,竟然还出现粮食短缺问题呢?”

“会不会是你们统计错了,还是说户部之前的统计就有问题?”

朱元璋神色严肃,语气也相当严厉。

朱元璋这态度,大有问责之意,王雄等朝臣都沉默下来,不知道要如何回应这个问题。

现在的朱元璋,没有几人敢去惹。

甚至连太子朱标也不敢在这个时候多说。

不过,他们心生惧意,并不代表宋隐也怕。

或许宋隐是大明唯一敢在朱元璋动怒时,也敢开口的人。

“皇上,没有调查就不要妄自下结论。”

“皇上自然不愁揭不开锅,但是户部统计结果,自然是经过严谨的调查后才得到结论。”

“事实上,人口再如何的成倍增长,粮食再如何紧缺,都不会影响到皇室用度,受影响的只是民间百姓和军队。”

宋隐语气毫不客气。

这朱老头,竟然敢说户部统计数据有问题?

这不是说自己工作不力,在指责自己不负责任吗?

这老朱头,前几日还大言不惭地说他身为皇帝,不会做出过河拆桥的事情。

可是眼下,就妥妥的开始卸磨杀驴,挑自己的刺!

不等朱元璋有所反应,宋隐又抢先开口,“皇上,大明可以种植的土地是很多,但是真正利用起来,并能种出高产粮食的地方,并不多。”

“而且这些年来一直战事不断,耗费在军队补给上的粮食就占了多数。”

“再加上大明人口快速增长产生的损耗,粮食自然就出现短缺。”

“而且粮食品种单一,时间长了自然就没有那么高产,这也是数粮食短缺的原因。”

“所以,大明要趁现在人口还没有增长到不可控时,对于粮食不足引起重视,并加以干预,这才能防患于未然。”

“而且粮食也不怕多,如果产量多到大明消化不完后,还可以出口。”

“这样一来,是不是一举多得。”

宋隐把粮食短缺原因,以及为什么要重视粮食问题,一口气全说出来。

朱元璋虽然心头不爽宋隐这嘚瑟的样子,但是也不得不佩服宋隐谋虑深远,而且考虑到的问题还很周到。

重要的是,朱元璋也从宋隐话中,明白了问题严重性。

现在还没有严重到发生饥荒等一系列问题,如果放任不管,那么三五年后,问题就严重起来。

那时,大明粮食严重短缺,只能依赖进口。

那样的话,岂不是无形中会消耗许多宝钞。

关键是,那时呈现出来的就不单单是粮食局问题,而是整个大明经济都会发生连锁反应。

不得不说,朱元璋当了多年皇帝,看问题角度还是非常精准。

当朱元璋明白了宋隐的顾虑后,他也眉头不展起来。

“咱明白了。”

“粮食不足会引发经济危机,如果一味依靠进口,大明有可能被他国掌控。”

“很好,宋隐你这小子,果然眼光毒辣。”

“那么你想到解决办法了吗?”

朱元璋想明白后,立马着急起来。

只是,他刚才也快速思考了一下,并没有想出解决办法。

看到朱元璋如此着急要听到解决办法,宋隐当即狂翻白眼。

刚才是谁说自己工作不负责,户部统计错的?

这老朱头,翻脸比翻书来快,忒不厚道啊!

宋隐暗自诽谤而已。

他不怕朱元璋,有时却也拿朱元璋没办法。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剧透:说好的强秦,你二世而亡?
剧透:说好的强秦,你二世而亡?
李昱作为一个刚毕业的人,本想通过做历史剪辑Up主谋生,不料却偶然推动了命运的齿轮!开局第一个视频,直指二世而亡的强秦。祖龙:我刚四海归一,你告诉我二世而亡?
小鸡吃老英
让你治水患,你刨皇帝祖坟?
让你治水患,你刨皇帝祖坟?
武华年穿到大乾朝,成了一方县令。武华年倾尽全力将卧龙县打造成了一方富县。武华年本想躺平,享受美好生活。谁知那一日大乾皇帝突然到访,使得他离自己躺平的梦想越来越远。
马龙藏海
大唐逍遥侯
大唐逍遥侯
作者很懒,当年误入书坑……玩够了,还是要把坑填上的。嗯,完本后,改个笔名,这样大家就都不认识我了。
工具超人
平乱传
平乱传
大琼帝国末年,百姓民不聊生,全国各地相继爆发农民起义,最后整个国家四分五裂,呈群雄割据之势。赵阳也是起义军的一份子,看赵阳如何在群雄中夹缝生存,如何一个个消灭群雄,最终平定乱世,改天换日建立新的秩序。
败于情
红楼医梦
红楼医梦
实习军医李享意外穿越红楼世界,时值三月春暖,举国迷梦,殊不知凛冬将至,大厦将倾。风云际会,人来人往,李享既要救人,还要救国……
牛头波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