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面,莫哲轩正与未来的香江一哥----董健林进行深入交流。
意在提前与这位未来的港督大人建立良好关系。
现在董健林的日子可不好过。
自从去年董船王不幸离世后。
东方海外的烂摊子便完全落在了他的肩上。
全球范围内。
世界船灾如同寒冽的海风,无情地掠过各大港口。
使得港口变成了停航船只的坟场。
船租价格暴跌,东方海外的盈利一泻千里。
负债更是高达14亿美元(约合70亿港元)。
几乎到了资不抵债的边缘。
目前的情况虽然严峻,但尚未达到最糟糕的地步。
然而,一旦拖到明年。
东方海外的债务问题将会进一步扩大。
负债恐怕会达到200多亿港币。
那个时候将会面临来自全球50多个国家近200位债权人的催债压力。
届时局面将更为棘手,企业恐怕会陷入前所未有的困境。
后世的董健林之所以能够成功化解此次危机。
关键在于他得到了霍鹰东和李加诚两位商业巨头的鼎力支持。
霍鹰东慷慨解囊,私人注资了1.2亿米金以支持东方海外;
而李加诚也毫不吝啬,拿出一大笔资金给予援助。
正是有了这两位商界大佬的强力支援。
董健林才得以进行艰难的债务重组。
挽救家族产业于危难之中。
“董生!我对董船王一直怀有崇高的敬意。
现在东方海外遇到了破除危机。
我想任何一个华夏人都不希望看到。”
“东方海外作为目前华夏最大的航运公司之一,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一个国家若是没有自己的航运力量,那么在国际贸易中难免会受制于人,任人摆布。”
“我接下来需要做实业,所以需要货轮帮我把产品运输到全球各地。
到时候我们可以进行合作,如果东方海外需要注资的话。
我也会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进行注资。”
莫哲轩深深地明白一个道理。
锦上添花易,雪中送炭难。
现在跟未来的港督打好关系。
未来的利益是巨大的。
这一点可以参考李加诚。
董健林在成为香江的港督之后。
政府公布的一些大型公共建设项目基本上都是李家把持着。
最着名的是小超人李泽凯提出的“数码港”的计划。
获得了一大批廉价的土地,最后还是搞起了房地产。
“莫生!”,董健华满脸感动,语气认真地开口道:
“你这个朋友,我董健华交定了。
目前东方海外虽然面临一些困难,但还撑得住。
如果真的到了无法自救的地步,我一定会向你开口求助。
请你放心,我董家绝不是忘恩负义之辈,绝对不会让你的投资打水漂。”
两人虽是初次相见。
却一见如故,相谈甚欢。
仿佛多年的老友重逢。
直到晚宴结束才互相告别。
“霍叔!情况就是这样的。”
董健华一脸激动地将刚刚莫哲轩的话转述给霍鹰东。
霍家和董家历来私交甚笃。
两家之间的情谊深厚而长久。
早年间,霍鹰东和董浩云都是跑船的。
虽然一个专注于短线运输,一个则致力于长线航运。
但两人都在航运界闯出了自己的一片天地。
后来,霍鹰东看准时机,开始涉足房地产领域。
而董浩云则继续深耕航运事业,将东方海外发展壮大,一步步成为了船王。
“这小子年纪轻轻,但思想觉悟竟然比李加诚还要高,怪不得能把事业做这么大。”
霍鹰东回忆着今天莫哲轩酒宴中的表现。
发现两人都是同道中人,都有一颗浓浓的爱国心。
于是,霍鹰东当即对董健华说道:
“他说的对,一个国家若是没有自己的航运力量。
那么在国际贸易中难免会受制于人,任人摆布。
你放心,如果真的到了那一步,我一定会全力支持你。
你尽管放心大胆地去做,一定要守住老董留下来的这份家业。”
“霍叔!真的谢谢您。”,董健华再也控制不住内心的情感,泪水夺眶而出。
这段时间以来,他承受的压力实在太大了。
每天一早醒来,脑海中首先浮现的就是如何减轻负债的重担。
然而,欠下的债务窟窿实在太大。
让他感到力不从心,几乎要被压垮。
“你都多大年纪的人了,男儿有泪不轻弹知道吗?行了,今天已经很晚了,你就在我家里睡吧!”
霍鹰东说着给了董健华一个台阶,然后离开了客厅。
准备马上给新华社的李玉林打电话说一下这个事。
说明莫哲轩是值得争取的爱国商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