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竟是表妹吗?”沈惠宁一脸讶异的样子,“之前竟是从未见过!”
又转向张含柔,含笑道:“说起来,今天竟是和柔表妹的第一次见面。表妹还是要多出来走动才是,免得像今天这般,姐妹之间,竟生分起来。”
张含柔气极,她一介庶女,没有主母的允许,又如何外出走动。这沈惠宁对她的话充耳不闻,分明是不把她放在眼里,故意折辱她。
当下便咬牙切齿道:“宁表姐说的是,妹妹往后定是要多多拜访,届时可方便向表姐请教这《牡丹唱》的精妙。”
“表妹到底是出门少了,一区《牡丹唱》,也值得你提这么多回。不过这戏曲赏鉴,虽不是什么能登大雅之堂的本事,但到底是需要一些文化底蕴的,妹妹既是喜欢,待会我让丫鬟送你一本《礼说》,妹妹先通读研透之后,有了基础,我们再细细研讨这各路名家戏曲的精妙。”
这是讽刺她见识少,没文化,还没礼教呢。张含柔哪里能忍,大怒拍桌而起,怒视着沈惠宁:“你什么意思......”
“住口!”一边的张含妍冷冷呵斥,“大庭广众之下大喝小叫,我们张家可没教你这样的礼仪。”
张含柔被呵停之后,虽心有不甘,到底不敢违逆嫡姐,只得愤恨地坐下,看着沈惠宁的双眼里,像是能喷出一股火。
沈惠宁坐得四平八稳,无视张含柔杀人似的眼神,老神在在的喝着面前的茶水。她算是看明白了,这张氏姐妹和沈惠芊是一路的,看不上她又故意为难,既如此,她也不需要和她们讲什么情面。
张含妍看着沈惠宁没事人的样子,眉目轻皱,道:“一别多年,宁表妹这嘴皮子功夫倒是越发厉害了!”
沈惠宁放下茶盏,连连摆手:“哪里哪里,实话实说罢了。”
张含妍脸一寒,冷冷地看了沈惠宁一眼,便撇开了眼睛,低头饮茶不语。
亭内气氛一下冷凝起来。
一直如空气般作壁上观的沈惠君开口打破僵局,声音温婉柔和:“时候也不早了,寿席也快开始了,我们也回去吧,莫要误了开席。”
......
王老太太的寿席定在沈府花堂,花堂开阔,分里间和庭院,里间台席招待各府贺寿女眷,外间庭院布席则招待男客。
沈惠宁一行人到达花堂时,堂内已是宾朋满座,受邀宾客都已基本到场,沈父和江氏都正忙着招待宾客。
江氏看到她们,抽空出来将她们带到里间,张氏姐妹进得离间后,便回到沈姑母身边。而沈惠宁三姐妹则是跟着江氏,和各府女眷见礼、寒暄。
沈惠宁正被这个夫人,那个小姐的搞得晕头转向之时,突闻外围庭院男客处传来一阵喧哗之声。里间女客都不由侧目。
江氏使了丫鬟去外边探情况,不一会儿,丫鬟便回来回话:“太太,是老爷同僚,翰林院众位大人同来贺寿,苏公子也在,众位大人正缠着苏公子为老夫人写贺寿诗呢。”
“苏公子?可是苏晋思苏公子?”女眷中有人发问。
“正是。”
闻言,女眷里面微微躁动起来,特别是那些年轻小姐们,脸上更是难掩欣喜和期待。
苏晋思,沐恩侯府世子独子,前年恩科探花郎,那时他才十八岁,进士及第授编翰林编修。少年翰林,才华横溢,出身名门,又深得圣宠,走在哪里,都是众星捧月般的存在。
苏晋思至沈府贺寿,才一进门,便和往常一样被诸位同僚、大人团团围住,并起哄让他作祝寿诗。本不欲喧宾夺主,但主家沈大人也是盛情相邀。
盛情难却,大喜的日子也不能扫了众人兴致,驳了主家面子,苏晋思便也就爽快应下。
很快,沈府小厮便抬来书案,备好笔墨纸砚。
苏晋思立于书案处,沉吟片刻,便已胸有墨章,提笔着墨,挥毫下笔:齐家育子勤操劳,不道辛苦恩情长。沧桑变幻人不老,福荫后辈永安康。儿孙尽尽膝下孝,彼岸寿诗祝无疆。诗毕,又着墨在末尾提上诗名:《永成十二年至沈府贺老太君喜寿》
一首七言律诗一气呵成,围观者啧啧称叹,并争相上前观摩,皆称叹果真是青年才俊,临场赋诗亦能作此佳作。
沈端亦是十分高兴,待各位大人观摩完毕,便差人将诗作收起,并吩咐给老夫人送去。
花堂里间,家仆将贺寿诗呈上后,王老太太身边的丫鬟翠雯接过,得老太太授意,将诗作打开,大声吟诵出来。完毕,自是又惹得席间众人交口称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