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生赤雪又如意

第295章 进退两难的皇帝

其实程不器并不知道,蔡德全几人是凭借什么手段,看出这些供词的真假,但这样也省去了一些繁杂的工作,免得自己再费尽心思还要证明真假。

接下来就只需要等着皇帝的处置手段,并在适当的时机,将这团科考大案的火,烧到皇帝本人身上。

在这短短的时间内,李承安的脸色阴晴变化不断,并且意识到这一次确实被李承怀胆大的行为所连累,第一次明白过来,自己这个皇弟竟然敢如此胆大包天,将手已经伸进了科举之中。

李承安当然不知道李承怀将王尚可掉包成许文德一事,若是知道他敢如此行事,至少也不会引火烧身般将这个假王尚可钦点为新科状元。

以李承安的精明,以及对事物轻重缓急的把握,绝不会为了一个自家皇弟看上的未来女婿,甘愿冒这种风险,一旦被人抖落出来,自己以及皇室的名声必然会大受折损。

这一次确实是李承怀故意隐瞒,但从他的角度来看,安排的如此精密一事,很难有外人知晓,而且他一直自信,以他的身份地位,根本很难有人敢彻查此事,而且自信认为,皇帝会为他撑腰。

如果这一次在科考之中动手脚一事,不是程不器追究,而是放任长安城内其他任何一个官员来查探,都不可能有真相大白的一天,因为所有涉案官员都可以在李承怀的支持下,对查案者强硬回应。

可程不器却是这其中的特殊一人,因为他的真正地位,不低于成亲王李承怀,甚至因为背后有着威王府,就是当朝皇帝李承安本人,对他也得态度温和,何况一些小官小吏。

也确实如此,面对程不器的凶威,尤其亲眼见证了他以雷霆手段直接就灭掉了忠毅侯父子,即使当街与三皇子李宣刀兵相向,直接斩杀他两名贴身高手护卫,皇帝本人都不敢加大罪责于其身,褚成青等人面对程不器时,当然想象过自己直接被程不器砍掉脑袋的后果,自然不敢愚昧地替李承怀守口如瓶。

此时此刻,程不器彻底地将这件事抖落在满朝文武面前,等待着皇帝本人的裁决。

李承安此时默不作声,暂时收敛了一个帝王的威严,心中犹豫不决,但并非是为了如何替李承怀开脱而犹豫。

李承安此时心中所想的,而是如何避免程不器利用科考一事,将污水也泼到自己身上,李承安虽然对程不器不算十分了解,但从他的几次行事不难推测出,这个丝毫不将皇家威严看在眼里的威王世子,绝对不会轻易与自己这个大周皇帝和解。

何况此时两人面面相对不过数丈距离,李承安更能清晰感受到来自程不器的强烈敌意,知道他所作所为,不会只是为了针对一个成亲王而已,一定还有更大的目的。

不过有一点让李承安心中稍感轻松,那就是眼前仍旧被关押在囚车内的李承怀,并不是一个完全只懂得依仗身份行事的傻子,对一些微妙的局势也有很敏感的认知。

李承怀自从被程不器当街劫持,有过两次当面的谈话之后,尤其发现向来手段凶狠的程不器,并未对自己动用一些狠决的手段时,就知道自己并非是这个威王世子的攻击对象。

李承怀自己心中清楚,他背后的依靠只有当今的大周皇帝李承安,所以明白这一点之后,敏感地意识到了程不器的用意,就是想借用这次科考一事,将皇帝的名声搞臭,让整个李氏皇族的颜面扫地。

跟随并完全效忠皇帝李承安多年,李承怀对自己这个兄长还是十分了解,在此时此刻,绝不会冒险来保全自己,而且他也擅于使出弃车保帅的逆转杀招,自己哭着喊着要皇帝为他主持公道,救他一命,反而只会适得其反引得皇帝本人的厌恶。

李承怀一反常态,显得无比从容镇定,只是对着皇帝的方向,在囚车内跪拜不起,等待着皇帝的处罚,已经准备好了被皇帝一脚踢开。

若是对自己动用亲王之尊的身份,在科考时收买主考官员,为自家后辈打通官场冒名顶替他人,最终获封功名一事供认不讳,皇帝就有理由直接定罪,自然也就不会继续追查,并牵扯到皇帝本人。

李承怀愿意用主动让皇帝舍弃自己,反而还会让皇帝顾念一些旧情,也许事后真正的处罚也不会太过严厉,即或是被判一死,也能保全成亲王府上下其他人,外人也不会逼着皇帝更下狠手。

李承安心中所想也确实如此,所以面对李承怀的默不作声,皇帝本人也并未严词追问,只是在心中急速盘旋着,思考着一个万全之策,但直到此刻,李承怀并没有主动开口认罪,李承安尚未给他定罪。

而且在这短短的一刻钟之内,程不器也显得十分有耐心,等着李承安思考犹豫,只是对囚车内李承怀的沉着稍感意外,明白这位成亲王,为何自落入手中之后,就并未有过情绪十分激动的反抗。

从这一点来看,李承怀多少还有两分自知之明,能够看清局势的发展,没有做徒劳无功的事,同时也证明了李承怀确实了解程不器的行事作风,懂得在适当的时候收起自己亲王的威风作派。

只是这短短的一瞬间,李承安就要思考极多的信息,尤其是他必须要压制怒火,对于眼前如此目无君上的程不器,也只能强行忍耐。

而陪同站在李承安背后的文武百官,则各有心思,其中也有不少人看不清局势,还在想着如何在皇帝面前卖弄一番忠心,想要开口指责程不器行为偏激,且又太过目中无人,放在他们这些百官身上,任是一条枉顾律法私设刑堂,就足以当堂判死。

但也有一些看得清程不器地位,尤其是能够猜出皇帝本人心中多番顾虑的人,知道皇帝此刻已经陷入两难的境地,也在想着帮皇帝找个借口开脱一下,或是给他一个恰当的台阶,免得当着百官为程不器难住。

皇帝确实有些难以进退,首先就是对于李承怀的处置,一时间根本拿不准轻重,毕竟这是自己的亲弟弟,身上流淌着先皇血脉,理应看在皇家尊贵的份儿上网开一面。

可李承安也看得出来,程不器绝无轻易放过李承怀的意思,同时作为大周天子,李承安也需要考虑此事若是传播开来,是否会对朝廷有何坏的影响,万一对李承怀的处置不够严厉,必然会在大周数十万读书的士子之中掀起轩然大波,而这些都是潜在的人才,若是事情发展朝着坏的方向,甚至可能动摇国本。

这确实是程不器故意给李承安找的难题,否则不会在皇帝上朝之时,亲自押着李承怀跑到承德门外叫嚣,目的就是要引出李承安,在百官面前将此事揭露出来,为的就是让他进退两难。

......

程不器一大早看见府内仆人都忙碌不停,有些疑惑。

准备出府去柳茹玉的柳亭别院蹭饭,走到门口,却看见莫九千在门前与老七几人说个不停。

“莫叔,做什么呢?一大早忙忙碌碌的。”

程不器睡眼惺忪,走到府外一看,威王府大门前一条长长的巨蛇蜿蜒到了街尾,排队的有老人、小孩,也有面容憔悴的成年人,一个个衣衫褴褛面容不整,队伍的开端是两口巨大的铁锅,锅里冒着热气的白粥正吸引着队伍里每一个人的双眼。

“少将军,您醒了。”

程不器点点头,看着眼前长长的难民队伍,眉头紧皱。

“今早开门,瞧见街上多了许多逃难的百姓,不少带着小孩,有的因为饥饿哭喊不停,所以我们几个擅自做主,开设了粥棚,能帮一个是一个。”

程不器点点头,十分认可莫九千几人的做法。

“这是好事,不必报给我,你们多设一些,钱银不够了就来找我。”

程不器心中有些郁结难释,长叹一声。

“难民多吗?”

老七扫视了周围街道一眼:

“目前看到的是第一批难民,后面应该还有不少,只要楚地战事不停,逃难的百姓就不会停止北逃的步伐。”

“楚王向皇帝求援几次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明末豪门
明末豪门
明朝末年,时局昏暗,民不聊生,老朱家靠不住,闯王这个清朝快递员更加不靠谱,而投靠清廷的汉人,没有几个有好下场的。既然如此,那就只能靠自己了!
小木子2
大明:自曝穿越后,老朱心态崩了
大明:自曝穿越后,老朱心态崩了
穿越大明洪武十八年,陆渊无奈自曝穿越者身份。老朱:既然你说你是穿越者,那咱何时驾崩?陆渊:陛下洪武三十一年驾崩,只有十三年好活了。老朱:........陆渊:哦,太子朱标死得比你早,是你的乖孙朱允炆即位。老朱:........陆渊:朱允炆登基不过四年,就被人赶下台,夺他王位的正是你的好大儿朱棣。老朱彻底崩不住了。但老朱却是发现,这个自称穿越者的家伙随便拿出一点东西,都是国之重器。扶桑望着明军发出哀
潜水的夜猫
穿越到三国一统江山
穿越到三国一统江山
东南军区神剑特种兵队长秦锋参加在西北举办的全国兵王争夺赛,意外穿越到三国前。既来之,则安之。提前的布局,慧眼识英才,广纳孝贤德,力降猛将,巧收谋臣军师,智斗袁曹孙刘,总揽天下权柄,一统江山。改汉为秦。
梦幻国度
假太监:从女帝寝宫开始
假太监:从女帝寝宫开始
明决穿越古代王朝,不料竟成了太监!他掀开裤子一看,还好家伙事儿在!首次出医,便撞破皇帝女儿身!女帝狂喜,要明决替她临幸后宫三千妃!只要明决圆房成功,神级功法、灵丹妙药统统都奖!随着名声大燥,越来越多的妃子找到明决就医……白天他针灸妃子玉手,夜晚他肩扛妃子玉腿!一年后,全国震惊,后宫三千妃全都怀孕了!
吉林分强
大明:俺爹朱高煦,江湖人称造反大帝
大明:俺爹朱高煦,江湖人称造反大帝
二十一世纪末的大孝子,因为一串时间倒计时,穿越到了历史上最后一个汉人王朝,还成为了着名做死家朱高煦的好大儿,姬阳表示:有我爹在,想不死都难。汉王扫堂腿,一腿坑三代,人死名还在。姬阳:爹啊,别做死了。朱高煦:儿子捞捞!
四夕火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