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高宗:朱祁镇二世

第257章 摊牌了

在客厅,朱祁镇看见两个仆人搀扶着的周忱,没想到老爷子做戏做全套,这演技还是挺不错的。来到里屋,朱祁镇借机,屏退了左右,说道:“周阁老,朕知道你为国家日夜操劳,但是身体也很重要啊,一定要多保重身体啊。”

周忱还假装咳嗽了几声,“臣现在年事已高,偶感风寒,身体就无法坚持工作,陛下百忙之中,还能来看臣下,臣感激不尽。”

“朕为你带了一副药来,你服用之后必定药到病除。”

“谢陛下,敢问陛下是一副什么药呢?”

周忱机敏的小眼神瞄了皇上一眼,朱祁镇面带微笑的坐在他面前,两人心照不宣。突然皇上用手指沾了一下杯中的茶水,在桌面上写了两个字,说道:“这就是我给周阁老带来的灵药。”

周忱顺着皇上的手指看了过去,“大同”二字映入眼帘。既然大家都心知肚明了,也就没必要再藏着掖着了。周忱坐直身子对皇上拱了拱手,中气十足的说道:“陛下,一眼就看穿了臣的心病呀。”

“周阁老,当下只有你我二人,有什么话朕就直白的跟您说了。周阁老还记得当初朕给您说的那个消灭瓦剌的计划吗?”

“陛下,这个计划可是非常的冒险啊。一旦把瓦剌大军放进了长城,身后可就是京师重镇啊,本朝开国以来,从来还没有被蒙古人攻破长城的先例,这一旦出了问题,我等如何向太祖太宗交代啊。”

“周阁老您也看到了,关西一战,明军占尽天时地利人和却被也先打得大败,若不是西宁一战明军勉强获胜,现在的陕西早就乱成一锅粥了。”

“对付瓦剌有很多种办法啊,为何陛下一定要选择风险最大的那一个呢?”

“周阁老,我们的时代与太祖太宗的时代不一样了,宣宗皇帝可以退守长城,是因为当时鞑靼、瓦剌、兀良哈三家分裂。我大明可以从中斡旋制衡。现在瓦剌一统草原,我大明除了与瓦剌正面交锋别无他法了啊。”

“陛下,开平卫的脱脱不花,得到了鞑靼部落的支持,势力已经不同当年,只要朝廷稍加扶持,脱脱不花必然会脱离也先的控制。”

“脱脱不花在没有受到也先威胁的情况下,是绝对不会分离出来的,他现在是也先和大明共同争取的对象,脱脱不花在两方势力中都有所获利,所以保持现状才是他最希望的。周阁老,我们怎么可能指望脱脱不花会选择主动对抗也先呢。”

人气小说推荐More+

都穿越了,我还不能享受了
都穿越了,我还不能享受了
一次意外,主角穿越到了平行世界类似民国的世界,激活了系统。家里为上都第一富豪,本想好好享受。却不得不选择帮助受难的民族和国家。最后一步步影响世界的故事。
喜欢淡水
乱世烽烟:大石山房正说五代十国
乱世烽烟:大石山房正说五代十国
中国历史上的五代十国这一时期是一个着名的乱世,别看这段时间不长,可是这几十年里所发生的那些事儿,其精彩程度一点都不比《三国演义》里边所描写的那些故事逊色。在这期间,盗贼横行、奸雄并起、战乱不止、朝代更迭不休,闹得一塌糊涂。五代前后一共53年,换了八姓十三个皇帝,国号改了五次,这五个国号分别是:梁、唐、晋、汉、周。历史学家因为这五个名字前代都已经用过,担心会前后混乱,所以就给它们都加了一个“后”字,
大石山房主人
重生明朝:我真的不是太监啊
重生明朝:我真的不是太监啊
现代的屌丝李瑾意外穿越到明朝正德年间的大太监刘瑾身上,本想以超越时代的知识和远见,改陈弊制,富国强兵,振兴中华,但因改革太过超前,不被百官理解,误认为奸臣。且看刘瑾如何游走于百官和正德皇帝之间,带领大明复兴,剿灭日朝,威震西洋,屹立世界之巅。
林星寒
三叔是刘邦
三叔是刘邦
两千年前,一个健身馆改变了大汉皇朝——一个热衷于打磨肌肉的黑道少年刘圣,穿越后,成为了汉高祖刘邦大哥的儿子、刘邦的亲侄子刘信。不出意外的话,他会成为后来的“羹颉侯”。“羹颉侯”是个戏谑、嘲讽式的封号。史书记载,刘邦在未发迹前,经常呼朋唤友去寡嫂家蹭饭,寡嫂不胜其烦,故意敲打锅底表示“羹尽”,意思是连汤都没有了。刘邦觉得很丢面子。当皇帝后,分封同姓诸侯,唯独不分亲哥哥的儿子刘信。经“太上皇”劝说,才
红掌清波
祖宗保佑之风起大明【君临天下】
祖宗保佑之风起大明【君临天下】
明朝末年,社会动荡,天灾人祸,十室九空。徐闲在徐达的强坑下,来到了大明。他将凭一己之力,救崇祯,挽民生,收台湾,占北美。凭借一众中国古代科学家的力量,造战船,入深蓝,并世界。打造一个万邦来朝的大明帝国,更打造一个铸剑为犁的和平世界。“我要让日光照处,皆为大明土地!让月光撒落,全是大明公民!”
烟雨蓑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