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高宗:朱祁镇二世

第217章 皇上的智慧(下)

侯大苟搅乱了安南的政局,让大明完成了第一步。现在接力棒传到了萧十一手上,他要助大明完成第二步。

朱祁镇把三万残兵安置在乂安府,那就必须得给他们安排一个有威望的头目。萧十一当然就是最佳人选。有野心、有威望,在他的领导下,这帮贼寇残兵绝不会投靠安南。即便他们不造反,也会成为安南的达摩克利斯之剑。

只有安南一直处于动荡不安的情况下,明朝才能实施自己的蚕食计划。最终才能让安南“心甘情愿”的回归中原。虽然对于安南百姓来说,这将是一场长达十几二十年的悲剧。但是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呢。

一切安排妥当,仅仅从中原分离出去了十六年,安南再次被中原王朝控制在了手心。

朱棣当年想的太过简单,以为只要征服了安南,再派遣几万军队驻守,安南就会老老实实的跟着中原王朝混。它已经脱离中原将近五百年了,用如此简单粗暴的方式就想让他们真心归顺实在太天真了。哪怕就是张辅继续驻守安南,也逃不掉面对安南遍地狼烟的结局。

毕竟在别人的主场,如何消耗都只会是大明吃亏。(一旁的美国人,默默的举起了大拇指。)

九月中旬,安南的秩序已经趋于稳定,除了驻守新安府的张軏和他手下的三万明军,李贤带着剩下的军队,依次返回了南京。闹腾了小半年,安南又恢复了平静,只是安南再也不是当年那个安南。

朱祁镇下令为凯旋之师举行隆重的仪式。皇上亲自到太庙去拜谒,朱祁镇伏在地上,眼含热泪的告诉父亲:“爹爹,儿子为大明把安南收回来了。”

光复安南之事已经结束,但是故事的结尾还有一个小小的尾巴。朱祁镇不是拨款建造仿制的鲁密帆船嘛,结果这安南的战争,没想到这么快就结束了。这船也不能白造啊,朝廷除了升级了广东和福建的水师。

一部分三角帆船就卖给了东南的这些海商们。他们在安南买卖了一次奴隶之后,貌似尝到了“人矿”的甜头。从此在他们的货物清单中,又增加了一个名目:奴隶。

正统七年,鲁密商人萨拉赫的船队,击败了一支倭寇的海盗。之后福建水师清剿了几个倭寇据点,抓了些倭人。最后全部卖到了官合山一带的银矿里面去挖矿去了。

这次安南之役,福建、广东商人在安南的骚操作很快就传到了浙江海商们的耳朵里。原来“人(奴隶)”也可以卖钱。这帮浙江的海商们左看右看,突然发现了一个好地方:日本。这里有他们的致富的法宝:倭人。

浙江南部、福建北部的这些银矿,开采的难度极大。狭小的矿洞只容得下孩童的身躯,童工一次能带上来多少矿石?然而这些矮小的倭人就不一样了,他们虽然矮,但是力气足。简直是下矿的不二人选。

装备了大量三角帆船的浙江商人,很轻松的就能横渡东海。

正统九年底,日本的沿海出现了大量张着三角大帆的战船。他们不干别的,就是袭击沿岸的日本船只和村落,目的只有一个,抓人。

人气小说推荐More+

从南明末代皇帝开始
从南明末代皇帝开始
众所周知,打灰是一门技术活。土木老哥魂穿明末,却好死不死穿到了桂王朱由榔身上。这位原本的跑跑皇帝,本来是一个笑话,东躲西藏跑过五十多个地方,最后还是难逃一死。“这可是地狱难度啊,可我啥也不会,只会打灰,这可怎么办?”求生的本能下,桂王勉强登基,开始自救。紧接着明清之际的一众名臣、将星闪亮登场:堵胤锡:“你说这个,叫水泥手榴弹?还能伤人?”李定国:“这叫混凝土的东西实在是神物!用来筑城,必是坚城,千
大白萝卜烧牛腩
开局假太监,我把女帝看个底朝天
开局假太监,我把女帝看个底朝天
一朝穿越,被皇帝发现假太监身份,生命垂危,好在他能看到人生剧本。,把女帝哄成了乖乖女,从此平步青云,步步高升,权倾朝野,称霸武林,独步天下。
木燃青
穿越明朝战神崇祯
穿越明朝战神崇祯
特种兵教官龙成弼,穿越到即将挂歪脖树明朝皇帝朱由检身上,突破束缚,改革赋税,还政于朝,打造最强军队,一个爱亲征的战神崇祯皇帝,收编闯军,收编大西军,振兴华夏。
净坛八戒
伐晋
伐晋
公元347年,东晋第二次北伐彻底失败。两年后,赵国皇帝石虎驾崩,其诸子为争夺皇位致使中原大乱,东晋朝廷派遣大将司马勋乘机再次北伐。苏赫在乘游轮出海旅游的时候发生意外,坠入海中,灵魂穿越到这个最为混乱的时期,变成一名十四五岁的晋人少年。开局被匈奴骑兵俘虏,成为奴隶。且看苏赫如何以弱小的身躯,运用后世的知识,搅动时代的风云!
壹更摸鱼
三国:我在蜀汉朝九晚五
三国:我在蜀汉朝九晚五
简介:回到汉末,绑定系统,杨业只想朝九晚五,不想996,007。刘备:“子瞻有旷世之才,就是疲懒了些,当狠狠磨砺。”杨业:“为了我的躺平大业,当多拉些人来才是”诸葛亮几岁了?徐庶如今在哪?还有那谁谁……
丛淼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