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忱还没有回京,而朱祁镇的脑袋里早已经储存了N个政策想要和这位理财专家商量了。上一世的朱祁镇去土木堡之前,国家财政就已经到了崩溃的边缘。经济问题就是大明的顽疾。一直伴随着这个庞大帝国从生到死。
而祸根就源于开国之初,朱元璋把“白银”从流通货币的序列中给剔除。洪武八年朝廷发行“大明宝钞”,大力推行纸币,朱老大天真的认为,经济市场会按他的要求,执行以宝钞为主铜钱为辅的货币政策。
然而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没有贵金属的兜底,印出来的“大明宝钞”就是一堆废纸。百姓不是傻子,“大明宝钞”除了造成明初全国疯狂的通货膨胀,就没有产生过任何一点正向的价值。所以无论朝廷如何制定刑罚,“大明宝钞”都无法很好的执行。
再加上铜矿的稀缺,造成明初铜的价值也远远超过了铜币本身的价值。
同样一斤铜,制成“洪武通宝”只能买三头牛,但是直接用一斤铜锭却可以换回五头牛,老百姓又不傻,把铜币熔成铜锭就能提高价值,那么谁还会傻傻的去用铜币呢。把铜币熔炼成铜锭存在家里坐等涨价不好吗。
由于货币的缺乏,导致明初的经济贸易一下子退回到了以物易物的石器时代。
到了朱老四,又是北征蒙古又是南下西洋,每一项都是花钱的事情。郑和七下西洋,去西洋各国做贸易的时候,指望三宝太监用兜里厚厚的一沓“大明宝钞”,就能把别人的货物给“买”过来吗?我觉得与其这样,还不如直接抢,至少还不带侮辱性。
所以到了永乐年间,白银表面上还属于非法货币,但是实际上无论是对内的赏赐,还是对外的贸易,都已经开始大量的使用白银。而朱老四这种狠人中的王者也是简单粗暴,既然国家缺白银,那就把全国银矿都收归国有。
浙江南部、福建北部,这些山区的百姓本就不以农耕为主要的经济来源,这样一搞,完全就是断了大家的活路。所以偷偷私采白银的事情屡屡发生。
比狠人还多一点的狼人朱棣,当然不可能放任不管。朝廷下达了各种刑罚来严惩私自采矿。然而就如同当初管仲在齐国实行盐、铁专营开始,两千年来私盐贩卖就一直没有被禁止过。
四百年后的欧罗巴州思想家马子曰:“三倍的利润,商人就敢冒杀头的风险。”这句话就完美的诠释了市场的规律。银矿就摆在那,凭什么不让挖。渐渐的大量的流民,涌入浙江、福建、江西交接地区的崇山峻岭中,盗采银矿。
而地方官吏也拿这些盗采组织毫无办法,既然解决不了问题,那就当没有发现。这样一种奇怪的平衡就此达成,一切都基于大明开国以来制定的这个畸形的货币制度。
这种平衡一直维护到了正统七年,经过三次南征麓川的战争,大明的财政早已枯竭,为了维护高昂的军费开销,朝廷开始对银矿地区的盗采组织开始清理。正应了思想家马子的那句话,浙江、福建就此爆发了祸害东南六年之久的:叶宗留、邓茂七大起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