膳食监的宦官和食材已经被东厂的人带走调查了,御医也全都被召进了宫中,在御医们针灸、拔罐、灌药,一阵猛如虎的操作下,皇上终于是醒过来了。但是仅仅是醒过来,病情却丝毫没有好转。
接下来几天,皇上时而清醒时而昏迷。朱瞻基应该知道自己大限已到,清醒的时候就强撑着病体赶紧的交代后事,一旁的太则监执笔记录。此刻的孙皇后彻底慌了神,哭哭啼啼不知所措。还是张太后见过世面,面对此情此景,还能强忍住悲伤冷静行事。
这几天朝堂上也是热闹非凡,内阁大学士们齐聚文渊阁。老狐狸们开始商讨着朱瞻基下去之后的权力过度问题。很显然,朱祁镇太小,还不具备统治一个帝国的能力。皇上必然会安排太后和皇后垂帘。
那么外朝的大臣就要面对孙皇后和张太后这对组合了,孙皇后是一个没有什么深沉心机的人,可张太后可不好对付。此人历经三朝,处事冷静,而且朱瞻基之后,就她的地位最高。
说来也就那么巧,就在此时,不经意间一条小道消息慢慢的在朝廷中散播开来:张太后认为大明的天下由九岁的朱祁镇执掌有些不合适,国家依赖年长的君主。所以应该迎立仁宗第五子襄王朱瞻墡。
此人是张太后第三子,有着及其丰富的政务经验。
此消息传到后宫,气氛一下子就紧张了起来。皇上可还剩着半口气躺在床上呢,皇后、太子也可都在床边候着呢。这遗诏刚刚才写好,墨迹未干,作为皇上的母亲,太子的奶奶就要抗旨不尊?
朱祁镇到是异常的冷静,不光是因为上一世他登基的时候,也同样面对过这样的传闻。而且他也经历了二十几年和这帮文臣打交道的日子,他太了解这帮文人是怎么样的人品。一个个口口声声说着仁义道德,背地里却干着龌龊小人的勾当。
单单从这件事就可以看出端倪,这个小道消息早不出完不出,偏偏在这个紧要关头出现。
对于外朝的大臣来说,越小的皇帝越好控制,为何还要传出另立长君的传闻呢?其实这都是为了针对张太后,日后若张太后垂帘听政,外朝的大臣们想要忽悠皇上可就没那么容易了。趁此机会造一个绯闻,若能撸掉张太后最好,就算撸不掉也会在小皇帝心中留下结缔。
当此消息传到后宫的时候,张太后有些尴尬,你说解释吧,她拿什么证据来证明自己从来没说过这话,你说不解释吧,那就等于默认了。所谓造谣一张嘴,辟谣跑断腿。谣言三遍成真理,就这种谣传,本人是很难自证清白的。
上一世的时候,朱祁镇还是真正的小白。他不明白奶奶为何要拒绝大臣们的建议,不留在朝中帮助自己。
但是此时此刻,朱祁镇早已明了这隐藏其中的所有玄机。他无比的瞧不起外朝的这帮文人,各个表面都是正人君子,却为了攫取更大的权利,不惜离间太子和奶奶之间的亲情。
这段日子,所有的后事安排都是张太后在布置,一位五十多岁的老太太,压抑着内心无比的痛苦,安排儿子的生后事,耳旁还传来如此恶毒的流言蜚语。小朱祁镇在一旁看着实在难受,他来到奶奶身边,扑通一声就跪了下去。
“奶奶,传说您希望迎立三叔这件事一定是外朝的那帮大臣搞的鬼,我在此立誓,我是完全相信奶奶的。奶奶您千万不要多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