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再现:诸葛亮不是后勤部长

第227章 姜母劝子,孔明铸钱

“伯约,孝以顺为先,你何不问过母亲,再做决定?”

赵云这句话,是孔明让他说与姜维听的。

姜维听后猛然醒悟。

他辞别赵云,急忙回到家中。

……

见到母亲,姜维讲述事情的前因后果,可是还没有讲完,母亲就打断了他的话。

“我儿不必多言。”姜母说:“前日赵将军来时,同我说过,我只问你,那诸葛军师才学如何,可堪为人师?”

一边从怀中取出那卷《兵法二十四篇》,姜维一边说道。

“大家都传说他足智多谋,即便传说不实,他所着之书,肯定假不了。”

姜母说:“那你还有什么顾虑,受邀赴汉中,追随诸葛军师才对。”

姜维抬起头,看着母亲鬓角白发。

他为难的事情,不是自己要不要去汉中,而是自己去汉中,对母亲的影响有多大。

姜母知书达理,不是普通的女人。

她立即明白了,姜维的顾虑,全是因为自己。

姜母走到姜维身边,“你是个孝顺的孩子,你在担心去汉中以后,无法尽孝?”

姜维闻言,点了点头。

从出生开始,姜维的母亲就一直生活在翼县,从来没有离开过。

姜维一直认为,故土难离,母亲肯定不愿意离开家乡。

可是这时候,姜母却轻松地笑了。

“自幼,我便教你孟母三迁的故事,你可还记得?”

姜维说:“当然记得。”

姜母说:“孟母为孟子的学业,可以三迁其家,为你能追随诸葛军师,我搬去汉中又如何?”

母亲一起去汉中,可以两全其美。

听母亲这样说,姜维非常高兴。

同时,姜维也觉得,出于自己本意的话,母亲一定不愿意离开故土,母亲现在主动说去汉中,是母亲在为自己作牺牲。

……

姜维最终下定决心,一起去汉中。

除了姜维。

马超的其他属下,都对去汉中没有异议。

这些人跟着马超,转战南北,不停迁徙,早已习惯。

于是,马超准备好后,便带着大队人马,向汉军进发,准备正式投靠刘备。

……

再说刘备。

为了迎接马超,刘备提前从襄阳来到汉中。

刘备势力,现在一切向好。

人口在逐渐增加,粮草也储备充足,军队也日益强盛。

唯一让刘备烦心的事情,就是钱。

发展生产也好,扩充军备也好,这些都需要钱,而且是很多的钱。

怎么搂钱?

庞统和法正都没有好办法。

见到孔明后,刘备立即让孔明为他出主意。

孔明闻言大笑,因为孔明早就在想着这件事。

而且,想解决这个难题,历史书中,也有答案。

孔明问刘备:“主公想要钱饷充足,有一个办法能够做到。”

“什么办法?”刘备一听,眼睛亮了。

孔明说:“铸钱!”

“铸钱?铸什么样的钱?”刘备还是有些不解。

孔明摇摇扇说道。

“直百钱!”

……

人气小说推荐More+

大汉匈奴王
大汉匈奴王
这是汉末南匈奴的故事。刘豹万万没想到自己穿越到三国,成了“其心必异”的匈奴王,与蔡文姬纠缠在一起。他蓦然发现,原来在大汉恢弘的篇章中,竟然有着这么一群胡人,替大汉镇守北关,甚至可能是你我的祖先。他们夹缝中生存,有人恨他们是爪牙,有人视他们为猛兽,有人把他们当走狗,唯独没有人愿意把他们当人。恰逢汉末渐失权柄,又有鲜卑崛起,匈奴难民大量涌入河套,汉廷最后用计再次分裂其部,之后再也无力握住缰绳。逐鹿中原
老李不似人
撞破皇帝女儿身,假太监扶摇而上
撞破皇帝女儿身,假太监扶摇而上
一朝魂穿,李逸竟然成为了一名宫内的假太监!意外之下,他撞破皇帝女儿身,从此,扶摇而上,平步青云!
三三木头
枭雄镇山河
枭雄镇山河
从活一次能做什么?想让家人过上富裕的生活,来了兵灾。想让对自己好的人活的好点,那些贪婪的人不肯!怎么办?打倒他们
红色疯子
沙土窝
沙土窝
翔实讲述农村生活的小说。有代农村生活情怀的读者慎入,怕你产生共鸣,哭湿枕巾。
沙土窝
明末红衫军
明末红衫军
明朝末年,各种自然灾害频发,而华夏大地群雄并起,是一个改朝换代的大时代。颓势的大明王朝面对着各种困难,一点招架的余地也没有,只是在大踏步走向灭亡。兴,百姓苦;亡,百姓苦;21世纪新一代施工员张元彪意外穿越,三观奇正的大好青年从流民乞丐做起,能否在这乱世力挽狂澜扶大厦于将倾,再造一华夏盛世。来,我们一起看看这个不开后宫,缺乏爽文的张元彪如何表现。
迷人的贾老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