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再现:诸葛亮不是后勤部长

第212章 是进是退,曹操的抉择

但是,很多决定,也不能只考虑战略层面。

曹仁作为曹氏宗族的代表人物,如果曹操不能为之报仇。

一来,难安曹家众将之心。

二来,也有失曹操的个人威望。

曹操一时,难以决断。

……

曹操不表明态度,争论就不可能停止。

程昱也说应当退兵,大将夏侯渊又出来反对。

曹家的后辈,曹真曹休也站到曹洪身边,一同批驳荀攸和程昱的观点。

大帐之中,众人争吵不休,场面有些失控。

“够了!”

曹操终于忍不住,大喝了一声。

众人这才都闭起嘴来,不再说话。

然后,大帐中的人,全都看向曹操,看曹操怎么说。

不过,曹操并没有马上做出决定,他注意到贾诩一直没有言语。

贾诩被人称为算无遗策,这种时候,他不可能没有自己的见解。

曹操便开口问贾诩。

“文和,你来说说,此时应当进,还是应当退?”

贾诩被点了名,只能站出来说话。

“丞相,若让我说,曹子孝之仇,不可不报,大军行至此处,也不好退回,还是应当进兵樊城。”

贾诩站队在曹家武将一边。

曹洪马上硬气起来,他一副耀武扬威的架势,站在大帐中央。

荀攸和程昱,则用鄙夷的目光,看着贾诩。

贾诩的态度,让赞成进兵的意见,占据了上风。

曹操也就顺势决定,继续行进,大军开赴樊城。

……

计议已定,众人各自散去。

荀攸和程昱跟在贾诩后边,不停地埋怨贾诩。

荀攸说:“文和,你劝丞相进兵,难道你认为樊城可取?”

贾诩笑了笑说:“樊城当然不可取。”

“那你还劝丞相进兵?你只为迎合曹家之人?”荀攸追问道。

贾诩摆摆手说:“这是哪里话?我劝丞相进兵,可全是为丞相着想。”

进兵明明不是最合理的决定,却又说是为曹操着想?

贾诩的话,把荀攸和程昱都搞糊涂了。

贾诩也不再理会两人。

而是拂袖而去。

走出几步后,贾诩又幽幽地说了一句。

“许昌!许昌那些汉室旧臣,不知道有多少,在等着看丞相的笑话,此时不战而退,丞相还如何服众?”

贾诩就是这样,他看问题的角度,往往与众人不同。

在贾诩眼中。

樊城一定要去。

别管打不打得下来,就是在樊城城下闲住,也要住上一段时间。

等找到完美的退兵理由,才能退兵。

……

于是,曹操大军,继续朝着樊城进发,一直行进到离城十里的地方,才屯扎下来。

与此同时。

刘备也从汉中来到樊城。

刘备入樊城后,众将迎接。

接着,刘备又问守成之计,庞统也早有谋划,一切部署,都令刘备非常满意。

最后,刘备又问。

“云长擒获的敌将于禁,现在何处?”

……

人气小说推荐More+

撞破皇帝女儿身,假太监扶摇而上
撞破皇帝女儿身,假太监扶摇而上
一朝魂穿,李逸竟然成为了一名宫内的假太监!意外之下,他撞破皇帝女儿身,从此,扶摇而上,平步青云!
三三木头
枭雄镇山河
枭雄镇山河
从活一次能做什么?想让家人过上富裕的生活,来了兵灾。想让对自己好的人活的好点,那些贪婪的人不肯!怎么办?打倒他们
红色疯子
沙土窝
沙土窝
翔实讲述农村生活的小说。有代农村生活情怀的读者慎入,怕你产生共鸣,哭湿枕巾。
沙土窝
明末红衫军
明末红衫军
明朝末年,各种自然灾害频发,而华夏大地群雄并起,是一个改朝换代的大时代。颓势的大明王朝面对着各种困难,一点招架的余地也没有,只是在大踏步走向灭亡。兴,百姓苦;亡,百姓苦;21世纪新一代施工员张元彪意外穿越,三观奇正的大好青年从流民乞丐做起,能否在这乱世力挽狂澜扶大厦于将倾,再造一华夏盛世。来,我们一起看看这个不开后宫,缺乏爽文的张元彪如何表现。
迷人的贾老板
明末豪门
明末豪门
明朝末年,时局昏暗,民不聊生,老朱家靠不住,闯王这个清朝快递员更加不靠谱,而投靠清廷的汉人,没有几个有好下场的。既然如此,那就只能靠自己了!
小木子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