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走走,咱们走。”
没多久,老中医脱下白大褂,跟下一个班的坐堂大夫交代了一下,一边穿着自己的衣服一边叫上董思萌,董思萌拉开了早已经拦下的出租车门,请老中医上车,老中医也不客气,也没有显得有什么不适应。
也对,这种级别的医生,请他去看诊的人不知凡几,有些甚至家里本身都有车,毕竟现在已经改开了,一部分人当年藏下的家底也可以拿出来用了,再加上那些有背景的家庭,有些人家甚至自己都有车,自然也不会太过吃惊,算得上见多识广了。
这会儿的出租车虽然不太多,但其实还挺好打的,第一个原因是随着经济的繁荣,对外交往日益频繁,人员往来也不断增多。北京街头也涌现出了更多的出租车,日本的皇冠、法国的雪铁龙等等,他们更多地出入于北京的高档对外酒店、友谊商店、机场等场所。那时候的出租车定位准确,更多地服务于外籍人士、改革开放刚刚富裕的人群、游客等。那时候的司机喜欢收外汇券,俨然成为了高收入人群,出租车司机也是较为体面的一种的职业,甚至于很多姑娘找对象都想找一个出租车司机。由于合理的定位,也没有出现打车难的情况。
当然了,好景不长,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打车出行也走进了寻常百姓家。使得市场出现了较大的供需缺口,出租汽车产业发展像脱缰的野马,全社会办企业,出租汽车数量井喷式发展。
至于这第二个原因,就是同仁堂大栅栏老店的位置了,妥妥的二环里,旁边就是张一元,街头就是吴裕泰和六必居,后世的德云社广德楼戏园子和前门三庆园店也在这条街上,算得上是个相对繁华的地方,出租车自然也爱往这地方跑。
现在虽然车少,可是正是下班时间,路上行人和自行车比较多,各方面规章制度也不算太完善,所以哪怕是汽车,也没有开的太快,等到了三宝家的时候,司机脸都绿了,太偏了,回程估计是拉不到人了。
三宝早就带着丫丫在家门口等候,见到董思萌带着一个头发花白的老先生下了出租车,赶忙迎上来。
“董哥,你来了。”
“你说你,你等着就等着,让丫丫在这站着干嘛,再累着了。”
董思萌上前一步抱起丫丫,十多岁的孩子,不但长的不高,还非常瘦弱,抱起来轻飘飘的。
“这位是同仁堂的名医程大夫,程大夫,这是我好兄弟,今天就是给他女儿看病,这是他女儿丫丫,丫丫,快问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