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康熙是皇帝,身边伺候的奴才不知有多少,凡事根本不需要他亲手亲为,甚至他伺候的还没有奴才尽心:端的茶水温度不对,裁的纸张大小不对,熬的药火候不对……
康熙一言难尽地看着这个只会给他捣乱的好大儿,是他想多了,儿子关不关心他的身体有何重要?他只要奴才尽心伺候就够了!
如果每个儿子都像胤禛这样手忙脚乱,他可能……死得更快!
四爷在手足无措、状况频出一会儿后,终于确认了,他不适合干这样的活。
察觉皇阿玛正在偷偷看他的笑话,四爷果断跑了:“皇阿玛,儿臣于医术上多有研究,还是去和太医探讨入药的方子吧。”
说完就像什么糗事都没发生过一样,一脸淡定地退出了西暖阁,要是脚步不那么凌乱就更完美了!
“哈哈哈……”等到四爷退出去后,康熙终于忍不住笑出了声,“梁九功,你看见老四刚才一脸茫然的样子没。”
梁九功低笑:“多亏万岁爷得福,奴才才能第一次看见王爷惊讶的表情。”
这么多天来,康熙第一次感到他的心情很好,久违地开朗。
四爷说他于医术上多有研究是真的。小时养在孝懿仁皇后身边,养母身体不好,药不离口。他为了尽孝心,没少钻研医术。养成了习惯后,就经常拿医书放松大脑,调剂心情。
单论起对医书的精通,这么多年下来,四爷也算是半个大夫了。
来了一个对药方吹毛求疵的四爷,太医们瞬间感觉他们的日子不好过了,从天堂掉到了地狱。
天知道,一张药方王爷要从头问到尾,为什么放这种药材?换成另一种不行吗?人身的年限是不是太短了?黄连需要放那么多吗?
问问问……
一众太医都产生了错觉,好像回到了他们还没出师的时候,在师傅手底下被不断拷问的痛苦日子。
可恶的是,那个时候他们敢糊弄师傅,现在却不敢糊弄四爷,这可是一不小心就要掉脑袋的罪,他们还没活够本呢!还没折腾够手底下的徒子徒孙们呢!还没过够当师傅的瘾呢!
只能苦逼哈哈、耐心地向问个不停的王爷解释、解释、再解释……
康熙看了四爷和太医争论的场景却很放心,他自己是个不懂医术的,平时只能听太医的话,谅他们不敢弄虚作假。现在胤禛逐一审阅药方,言之凿凿,常把太医问得哑口无言,只能改了药方。
康熙很放心,总觉得刚喝完药不久,身体就轻松很多。
除了审阅药方,更换太医外,四爷还发现皇阿玛胃口很不好,一顿膳用不了几筷子就撤下了,还没有胖崽吃得多。
医家言:“药以祛之,食以随之。”药食同源,用膳和喝药同样重要。
发现这个问题的四爷先是安排了药膳,把一些次要的药材下到药膳里,起码药膳要比一碗黑漆漆的苦药汤要更好入口。
其次,他大胆地改变了皇阿玛用了半辈子的膳食单子。他觉得皇阿玛胃口不好,很大可能是大半辈子都在吃同样的菜肴,一丝变化都没有。